李斯的被腰斬夷三族充分證明了一個真理:“德不配位必有災殃!”


李斯的被腰斬夷三族充分證明了一個真理:“德不配位必有災殃!”

千古一相李斯


李斯是中國歷史上千古一相,他和秦始皇一起締造了彪炳春秋的雄霸天下大秦帝國。他的人生是恢宏壯麗的一生,更是跌宕起伏精彩紛呈的一生。假如他的道德方面不出問題,他毫無疑問應當是丹青大書特書的偉人之一。就是因為道德出了問題,也就是說靈魂深處自私貪婪汙泥濁水把他從泰山之巔一步步跌落到最終被腰斬夷三族的可悲境地,令人唏噓萬千,不斷引發人們深思:作為情商智商超一流的李斯為什麼墜入“德不配位必有災殃”玄幻莫名的劫網?在新的時代我們又該如何避免李斯這樣的人生悲劇在自己身上重演?

李斯的人生軌跡大致是這樣的:鄉下小吏————荀子學生————

呂不韋門客————秦國郎官————秦王客卿————秦國廷尉

————大秦帝國丞相————囚徒罪犯————被腰斬夷三族。

李斯的人生追求註定了他的一生不會幸福甚至可能是災禍盈門,所謂根基不牢地動山搖說的就是這個道理。人生價值觀扭曲是李斯心理陰暗卑鄙最致命的缺陷,也是壓垮李斯人生最後的一顆稻草。


李斯的被腰斬夷三族充分證明了一個真理:“德不配位必有災殃!”

官倉裡的老鼠


一、從老鼠身上總結出“環境決定成敗”金科玉律

李斯在鄉下當小吏的時候,偶然發現了這樣一個奇怪現象:廁所裡的老鼠瘦骨嶙嶙,吃著汙穢東西,一副猥瑣下賤模樣,而且一見人就狼奔豕突逃之夭夭。而官倉裡的老鼠則一個個肥頭大耳,悠閒自在在一眼望不到頭的糧倉裡大塊朵姬繁衍子嗣快樂逍遙,即便是人走近也像沒事人一樣,照樣該幹啥幹啥。李斯頓時大徹大悟:哎呀,人原來有沒有出息,是和他所處環境息息相關哈啊。既然這樣,我還在這窮鄉僻野熬什麼燈油啊?人往高處走,我李斯也要成為高高在上一員官倉裡的碩鼠啊!

二、學成文武藝貨與帝王家

於是李斯就告別上蔡,去拜當時最有學問的荀子為師。荀子融合了儒家墨家法家學術觀點,提出了著名“性惡論”和“人定勝天”思想。李斯天資聰穎,一點即通,他在很短時間就領悟了荀子文學政治軍事經濟法典條文要義,還時常和老師就當時天下大勢促膝談心辯論縱橫,不用說,李斯是荀子得道弟子,也是荀子最為驕傲和自豪的一個學生。

李斯畢業了,他的畢業論文是這樣寫的:“人這一生最主要的是把握稍縱即逝機遇,最關鍵是積極向上博取功名富貴。人生最大恥辱莫過於卑賤,最大悲哀莫過於貧窮。如果長久處於卑賤貧窮地位還自命清高怨天尤人,這不是一個有抱負大丈夫所為。目前天下紛爭,正是讀書人實現自己理想的最好時機,其他人都成不了大事,只有秦王雄心勃勃有一統華夏的天時地利,要是再加上我這個人和,那麼我就一定能建功立業名垂青史!”

荀子點了點頭,又輕輕搖了搖頭,似乎為李斯不甘人下的青年人韌勁所鼓舞,又像是為李斯根子裡只有自我不以蒼生為念的執著而隱隱作痛。


李斯的被腰斬夷三族充分證明了一個真理:“德不配位必有災殃!”

蕩平六國一統華夏李斯厥功至偉


三、一書成名天下知

李斯到了秦國,一頭扎進呂不韋門下。呂不韋當時是秦國相國,號稱“尚父”,具有一言九鼎呼風喚雨能力。李斯認為只有呂不韋才能幫他實現“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人生夢想。靠著三寸不爛之舌和卓爾不群的辦事才幹,呂不韋很快將李斯從舍人提拔為秦國郎官。得近天顏的那一刻,李斯就迫不及待向秦王獻出了他的“兼併六國隆中對”,那就是分化瓦解山東六國合縱連橫,具體辦法就是派出大量秦國間諜,向六國將相權貴大肆行賄,也就是用金錢美女收買這些人為秦國充當內奸。如果聽話就萬事皆休,不聽話就採取暗殺手段,要不就使用武力震懾脅迫征服,李斯的這一陰招讓秦王刮目相看,李斯用無數人頭落地換取了秦王歡心,李斯自己也一躍從郎官晉級為客卿。

讓李斯人生大放異彩的是他上秦王的一篇奏章,也就是在中國歷史和中國文學史都留下濃墨重彩一筆千古絕唱《諫逐客書》。這篇文章旁徵博引,一是深刻論述客卿對秦國強盛做出的卓越貢獻,沒有商鞅張儀範睢等一大批外來人員,秦國就不可能有今天號令諸侯震澤天下威嚴。二是指出秦驅逐客卿的錯誤和危害是“借武器給敵人,送糧食給盜賊”。三是提醒秦王想要完成統一大業,必須具備海納百川胸懷,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文章氣勢磅礴文采斐然,排比設想辭藻華美,具有亂石穿空排山倒海氣度,淋漓盡致展現了李斯作為一個政治家遠見卓識和文學家汪洋恣睢文字功底。《諫逐客書》深深打動了秦始皇,他從諫如流,果斷中止驅除客卿政策。李斯這篇《諫逐客書》首先為秦國留住了一大批安邦治國人才,韓國人鄭國為秦國建造了舉世聞名鄭國渠,為秦國成為天府之國奠定了雄厚物質基礎。李斯也正式進入秦國政治權力中心,官拜廷尉。


李斯的被腰斬夷三族充分證明了一個真理:“德不配位必有災殃!”

好風憑藉力送我上青雲


四、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六王畢四海一”,秦始皇成了千古一帝,李斯成了千古一相。廢除分封制設立郡縣,統一貨幣文字和度量衡,鞏固中央集權,修築馳道,北誅匈奴,南平百越,奠定了我國幾千年封建制度和華夏疆域,可以說李斯功勞幾千年來沒有任何一個人能與之媲美。

李斯登上了人生珠穆朗瑪峰。他實現了自己終身追求的人生目標,那就是成為享受榮華富貴的人上人。李斯當丞相,大兒子李由當三川郡守,女兒們一個個成了秦國王子貴婦,兒子們一個個都成了秦王乘龍快婿。大兒子李由回到咸陽探親,李斯在家中大擺酒宴,文武百官都去祝賀,門前車水馬龍數以千計,李斯不由得喟然長嘆:“我只是上蔡農村一個普通平民,今天卻得到這麼高位,我很害怕啊!我的老師教誨我月盈則虧水滿則溢,我還不知道我的歸宿到底在哪裡啊!”

李斯在協助秦始皇統一天下治理天下的三十多年時間裡,也把自己的自私發揮到了極致。他怕自己同門師兄韓非子超過自己,就設計逼死韓非子。本來統一天下以後,秦始皇需要的是與民休息,可是李斯為了讓自己一派法家勢力永遠佔據秦國統治地位,依舊鼓動秦始皇用嚴峻刑法治理國家,這給秦國最後迅速敗亡埋下了最大隱患。最不可原諒不可饒恕的是,李斯直接發動了臭名昭著焚書坑儒運動,致使我國夏商周歷史至今還是一片空白,李斯造成了我國曆史文化空前浩劫,也為清代的文字獄起了振聾發聵作用,在這一點上,李斯是罪不可赦的。


李斯的被腰斬夷三族充分證明了一個真理:“德不配位必有災殃!”

大秦帝國版圖


五、李斯是大秦王朝的掘墓人

1.沙丘之謀不僅葬送了大秦王朝,最終也把李斯本人送上了不歸路。

秦始皇東巡猝死沙丘,當時知道這事的只有胡亥李斯和趙高等極少數人,其中李斯作為當時權利最大丞相,直接決定著大秦王朝皇帝繼承人。秦始皇遺詔是把皇位傳給大兒子扶蘇,這一點李斯是非常清楚的。但是在趙高的威逼利誘下,李斯可恥投降妥協了。為什麼妥協了呢?因為趙高抓住了李斯人生軟肋,那就是扶蘇一旦當了皇帝,李斯丞相就得讓位給蒙恬,弄不好還會弄個滿門抄斬下場。李斯嚇破了膽,最終和趙高同流合汙,逼死扶蘇,把胡亥扶上了皇帝寶座。一開始李斯是忐忑不安的,但是當扶蘇自殺之後,“胡亥趙高李斯均大喜”,說明此時的李斯為了自己的榮華富貴,是決心昧著天良一條路走到黑了。後來趙高又逼死蒙恬蒙毅等大秦帝國股肱大臣,不能說李斯是助紂為虐,最起碼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李斯的被腰斬夷三族充分證明了一個真理:“德不配位必有災殃!”

扶蘇自殺


2.李斯不是厚黑學鼻祖趙高對手。

趙高除掉了幾個主要對手之後,就開始打算收拾李斯了。他先是給李斯挖坑。當時陳勝吳廣農民起義烽火燎原,直接威脅秦王朝生死存亡。胡亥呢,驕奢淫逸昏庸無為,趙高就專門挑胡亥正和宮女妃子尋歡作樂時候讓李斯前去上殿奏本,弄了幾次,把胡亥惹毛了,他從內心開始討厭李斯。正好這時李斯大兒子把守三川郡出了問題,放走了農民起義軍,這讓趙高抓住了李斯的小辮子。

李斯本來還想挽救大秦王朝,因為大秦帝國是他榮華富貴的根本,“皮之不存毛將焉附”,作為人中龍鳳的李斯是深諳其中利害關係的。所以他想勸勸小皇帝胡亥,不料胡亥講起道理也是一套一套的,居然把老謀深算的李斯都繞進去了。李斯為了保住自己榮華富貴,再一次放棄原則迎合胡亥,竟然向胡亥上了《上督責書》,胡亥大喜過望。結果結果是秦二世趙高把秦國王公貴族權貴大臣屠殺殆盡,李斯把全天下百姓逼到了“官逼民反”懸崖邊緣。秦國人人自危,就如同冬天裡野地裡荒草,只要有一粒火星,就立馬能把大秦王朝化為灰燼!


李斯的被腰斬夷三族充分證明了一個真理:“德不配位必有災殃!”

趙高指鹿為馬


李斯和趙高開始從面和心不和又到了徹底撕破臉了。趙高想奪取李斯相位,李斯是想拼命保住自己相位。趙高向秦二世打報告說李斯兒子吃裡扒外暗通起義軍。李斯也上書說趙高這人不地道,遲早會禍國殃民葬送大秦王朝。在兩方不斷爭鬥博弈天平上,胡亥天平逐漸向自己老師和恩人趙高一方傾斜。在發現李斯打算使用非常手段收拾趙高時,秦二世終於下定最後決心:讓趙高審判李斯,看看李斯到底有沒有裡通外國。

趙高露出了人渣兇暴面目。他抓住李斯想活命心理,用盡各種毒辣手段,終於讓李斯屈打成招。李斯最後以謀反罪被處腰斬,夷滅三族。在刑場上,李斯流著淚對他二兒子說:“我想和你們幾個一起出上蔡東門牽著黃狗去追逐狡兔,可惜啊,再也等不到那一天了!”


李斯的被腰斬夷三族充分證明了一個真理:“德不配位必有災殃!”

李斯小篆是中國文字的基礎


六、千秋功罪,只留下了“德不配位必有災殃”忽明忽暗傳說

李斯的人生軌跡,有光芒萬丈旭輝,也有自私貪婪的齷齪。他之所以最終沒能名列中華歷史偉人榜,最關鍵是他“失其本心”。其實今天的許多貪官汙吏都是從最初的“失其本心”一步步滑向犯罪深淵的,所以“德不配位必有災殃”無論是昨天今天明天一直將來,都將會是一句警世名言醒世通言!

縱觀李斯一生,從野心勃勃追求榮華富貴到喪失本心拼命想保住來之不易榮華富貴,正是大多數人走過的人生之路。孟子說“功利是禍亂源頭”,今天我要說,功利又何嘗不是人生前進的動力呢?人,追逐名利是本能也是天性,這沒有什麼過錯,但是為了功利喪失本心,把功名利祿看得過重,甚至不惜犧牲大眾利益來滿足自己的私慾,那就大錯特錯了。假如李斯寧願捨棄榮華富貴乃至生命斷然阻止胡亥趙高陰謀篡位,那麼李斯就有可能成為中華歷史上人人頂禮膜拜的偉人聖人。假如李斯不貪戀榮華富貴,果斷與胡亥趙高之流割袍斷義,辭去丞相職位,像張良那樣作赤松子逍遙遊,那麼李斯也必然會成為今天許多人學習效法的榜樣。可惜李斯富貴名利心太重,最終不僅沒能保住自己想要的東西,還搭上了自己和許多親人性命,這不能不引起我們的沉思。


李斯的被腰斬夷三族充分證明了一個真理:“德不配位必有災殃!”

焚書坑儒李斯是謀劃人更是實際執行者


學習李斯胸懷天下搏擊蒼穹的鴻鵠之志,摒棄他追逐富貴貪戀富貴的思想糟粕,做一個正直的人,做一個純粹的人,做一個義薄中天的人,做大事不圖做大官,時時把國家利益和百姓福祉沉湎心底扛在肩上,在關鍵時候,在魚和熊掌不可得兼時候,寧可捨身取義,不可苟且偷生,不然必將重蹈李斯人生覆轍,淪為新的李斯新的笑柄。


李斯的被腰斬夷三族充分證明了一個真理:“德不配位必有災殃!”

李斯被腰斬,天下人沒有一個人同情


李斯的被腰斬夷三族充分證明了一個真理:“德不配位必有災殃!”

千古一帝秦始皇


李斯的被腰斬夷三族充分證明了一個真理:“德不配位必有災殃!”

今天的兵馬俑依稀記得當年大秦帝國丞相李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