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忘渭河情

難忘渭河情

今年夏末我和朋友相約一起去遊渭河源頭,哪裡是我期待想看己久的地方,一早我們在晨光中從蘭州開車經過一個多小時就到了甘肅省渭源縣鳥鼠山系的渭河源門前廣場,首先映入眼簾的是蔚為壯觀的渭河源石質大門,門右側邊刻有左宗棠提名的紅色大字“大禹導渭”,一種歷史的凝重感已撲面而來,門口遠眺屹立著巍峨蔥鬱的山峰,遠山和濃密的層林包圍著她,進入大門,通過一座建築宏偉的殿堂,裡邊講述著與渭河源有關歷史故事,從殿堂出來走過一段青石板鋪成的園內廣場,我們走上了通向渭水源頭的山路,進入鳥鼠山澗,踏著茂密灌木林中小道,時而躬身穿林、時而踩石跨溪,嘩嘩的流水聲伴隨我們一路上山,移步換景,引我們去看她的源頭,河水在掩映在濃密的叢林下的縫隙透過,河川並不寬,最寬處不到兩米,從高山流下的水流從她自然衝開的河道里飛快地向山下衝去,流水碰撞在河中石頭上激起向色的浪花,我們走到一個叫“一線天”的奇峰面前,山體從中間斷開,形成一個直面峽谷,渭水從兩山之間一米多寬的狹縫流過,河水中有人工擺放的墊腳石,山休上固有鐵索道,供遊人手扶,山間抬頭仰望就能看到“一線天”景,山體上佈滿綠色苔蘚和叢草,穿過大約二百米左右的峽谷,又看見了寬廣的藍天白雲、遠山、森林,宛如穿行於世外桃源,又若陰森幽谷之感,沿著河流大約穿繞行進了近兩小時來到一處地勢險峻、飛泉流瀑的山坳處,此處便是渭河源頭——禹仰泉。據說是大禹治水時到過的地方,傳說大禹治水時,人困馬乏,難於支撐的時候,來到了這個泉邊,士卒們喝了泉中之水,頓時精神抖擻,取得了治水的勝利。為此,大禹曾在此設壇祭奠,稱其為神泉,後來,人們便將此泉稱為禹仰泉。渭河源頭人稱“品”字泉實為三泉,分別為“禹仰泉”、“吐雲泉”、“遺鞭泉”,“吐雲泉”看上去泉中似有吞雲吐霧的奇觀;“遺鞭泉”傳說是唐太宗李世民經過這裡,用馬鞭探泉水深淺,不慎將鞭掉入泉中,霎時不見,待他回到長安時,馬鞭竟在渭河下游出現。三泉在山坳中相隔百米,呈倒“品”字分佈。渭河一路納川容溪,收河攜峪,最終,向東千里奔流, 浩浩蕩蕩匯入黃河。

渭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黃河的最大支流。鳥鼠山上“鳥鼠同穴”的神奇現象和傳說曾吸引眾多文人墨客訪古探勝,吟詩作賦,留下了不朽名篇,讚頌恩澤千里的渭河。李白感慨道:“渭水銀河清,橫天流不息”。漢代詩人劉侖有詩:“六月驅車塞外行,洮雲渭水不了情。晚來更上層樓望,羌笛一聲山月明。”清人朱集義有詩讚美道:“長天一色渡中流,如雪蘆花載滿舟。江上太公何處去,煙波依舊漢時秋。”抒發了對鳥鼠山的一片深情。探尋完渭水之源,沿新修的木製棧道拾級而上,一片高山草甸豁然呈於眼前,目不暇接於原始森林與高山草甸交相輝映,巨峰幽谷與溪流泉瀑渾然天成,如一幅多彩靈動山水畫卷,令人心情舒暢,流連忘返!……

凝望著渭河源頭東去的逝水,記憶深處捕捉起成年後第一次到渭南看見的渭河。它是離我的家鄉蒲城較近的一條河流,過去渭河在渭南市北大約三公里處流過,現在她橫穿渭南市城中心,一路向東流入潼關匯入黃河,渭河離我家約近五十公里左右的路程,人們只有在去渭南市辦事或路過時才能親眼目睹,站在河岸上東西遠眺渭河,記憶中河流充沛,水碧浪青,鳥飛魚翔,渭河充滿著詩意豪情與氣勢,它波光粼粼,沉雄寬廣,滋潤著流域兩岸的千年的熱土,就像一條白色的飄帶蜿蜒東去,渭南市渭河兩岸在七十年代初中期還沒有過河大橋,只靠幾條大木船在來回擺渡,遠遠看去,似一葉小舟在飄蕩;頭頂有釣魚雄鷹盤旋,忽然一隻箭似的朝河水扎去,再飛起時,長長的嘴中叼著一條魚。河堤上蘆葦叢一片蔥綠,堤下兩邊是一塊塊農田,莊稼正在拔節灌漿,有農民在田間鋤地除草;還有藕田夾雜其中,點綴出一派江南水鄉的景象,但前多年沿河兩岸因生活生產、森林砍伐和水土流失嚴重,渭河水的徑流量卻越來越小,小到有時可用潺潺流水來比喻。近年渭河沿線經過退耕還林,還綠水青山政策的實施,水土嚴重流失的問題得到了慢慢恢復,渭河水又有了往日的生機,水流越來越大了,也變得越來越有點清澈了。

現在探親回家有機會信步渭南市渭河兩岸河堤,邊走邊看,河堤景觀密集,靚麗多彩,渭河上建設了渭蒲大橋、沙王大橋、渭富大橋、渭河綜合廊橋多座設計新穎,造型美觀的高架橋橫跨渭河兩岸,特別是渭河綜合廊橋的設計結合渭河沿岸生態區域的城市景觀規劃,橋樑設置仿古式人行通道,方便遊客觀光遊覽,多座大橋如多條綵帶交織而成,每當夜晚是大橋最美的時候,橋上燈光閃亮,兩岸燈火輝映,五彩繽紛的色彩把大橋裝點得更加耀眼奪目,像一條條彩虹,每天吸引著眾多遊客,漫步其間,人在橋上走,水在橋下流,使人看了賞心悅目,橋面不時有河風撲面而來,河邊的樹木花草在微風中婆娑起舞,過去千孔百瘡的河床已改變了模樣,挖掘機、抽沙機不見了蹤跡,橡皮壩在河下游一道道將河水攔起,昔日的渭河灘己逐步分段變成了一汪平湖,湖水清澈如鏡,藍天飄著朵朵白雲和岸邊的風景樹影倒映水中,白雲下有水鳥飛翔。很像一幅精美的油畫。在渭河支流瀧河將流入渭河入口處的東岸區域建起了仿古街“渭南老街文化美食城”,裡邊建有下沉式廣場、奏腔大戲臺,寬闊豁達,不時有奏腔團隊演出和自樂班演唱奏腔。大道十字兩邊修建了漂亮天然的國家溼地公園,和渭河兩岸景觀遙相呼應,供市民遊玩、購物、健身、娛樂欣賞,把人們帶入了一個綠色的渭河沿線生態家園。美食城裡渭南各地名吃應有盡,最有名的渭北地區的傳統小吃水盆羊肉,極具地方特色風味,以剔骨“同羊”的肉、骨頭湯為主要原料,食用時和現場烤制的燒餅同吃,佐以糖蒜、辣子醬、鮮蒜瓣、香萊,則肉爛湯清,吃而不膩,清醇可口,別具風味,是當地人不可缺少的一份美味佳餚。渭河兩邊新修的河堤大道寬闊平坦,大道兩邊景觀林帶己綠樹成陰,生態景觀各種花草點綴期間,千奇百態,鮮花吐豔,平添了無限紫色,道路車輛穿行如梭,幾對情侶漫步在人行道上,相依相偎,竊竊私語,不時發出陣陣輕笑,令人不由的側目瞭望,愛情小說中描述青年談情說愛的一幕又呈現在眼前,讓我靈感到了一種新時代的青春氣息。

渭河是條生命之河,將再次煥發青春,成為一條有水的靈動、綠韻味更美的風景河流,以多重文化因素和獨特壯美的自然景觀呈現在世人面前。站在家鄉渭河岸邊放眼向西遠眺,和暢的微風中遠處愈來愈清晰,浮現出穿過古城長安,就一眼能看見渭河源頭的情景,似乎又能聽見渭河源頭哪裡的泉水丁冬聲、小溪的潺潺流水聲,渭河正在把新的生命、美的色彩,塗染給她養育的兩岸兒女,一起與夢想遠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