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來陝西必吃麵食排行榜TOP8

陝西的麵條究竟有多少種?據不完全統計,每天一碗麵,兩個月都不帶重樣的。

陝西面形狀上千變萬化,澆頭花樣百出,來到陝西,一市一縣甚至一鄉一村都有各自的代表麵條,什麼形狀配什麼澆頭,那可比小姑娘什麼衣服配什麼口紅色號講究多了,今天所選的幾種麵食就很有特色,快看看你的家鄉上榜沒?

01

Biángbiáng面

“biang~biang~biang……”

是麵條和案板撞擊的聲音,也是老陝對生活的熱愛。

作為關中忒色風味麵食,Biángbiáng面十分有意思,家裡母親在廚房biang、biang、biang抻著面,大街上小孩邊唱邊畫:“一點飛上天,黃河兩邊彎;八字大張口,言字往裡走,左一扭,右一扭;西一長,東一長,中間加個馬大王;心字底,月字旁,留個勾搭掛麻糖;推個車車走咸陽。”難寫的字,好吃的面,一條條麵條寬厚瓷實,像極了厚道的老陝,油潑辣子等佐料一調,唇齒留香,渾身帶勁!

五一来陕西必吃面食排行榜TOP8

02

楊凌蘸水面

楊凌蘸水面一上桌,陝西八大怪“麵條像褲袋”就活了!在楊凌蘸水面面前,沒人敢說大話,一上來就要十幾二十跟面,服務員會跟你說:“要不先給你們上十根你先吃,不夠再說~”

楊凌蘸水面的味道小忒太愛了,“面白薄筋光、油汪蒜辣香”,那叫一個香,可惜小忒每次只能吃兩根。

五一来陕西必吃面食排行榜TOP8

03

岐山臊子面

岐山臊子面,陝西各色臊子集大成者,具今已有3000年的歷史,始於周代。製作時以大肉“臊子”(即肉丁)加豆腐、黃花、木耳,烹湯澆面而成。岐山臊子面以“薄、盤、光、酸、辣、香、煎、稀、汪”九大特點聞名遐邇,以獨特的食俗將三千多年的祭祀禮儀保留傳承到今,堪稱美食裡的活化石。韌柔光,酸辣汪,煎稀香,吸溜一口,整個人都舒服了!

五一来陕西必吃面食排行榜TOP8

04

武功旗花面

旗花面是武功特色麵食,婚喪嫁娶各種大小儀式上,都少不了它的身影,如果一個武功人用旗花面招待你,那足以證明對你有多重視。“汪、煎、清、稀、細、軟、工”,湯是熬製數小時的上等雞湯,臊子製作工藝的繁雜程度一點都不亞於岐山臊子面。模樣是小家碧玉,但排面必須恢弘大氣,跟楊凌蘸水面只能幾根幾根要相比,旗花面一次要十幾碗都是小意思,要幾十碗的也大有人在。

話說有個真事,兩個外甥去舅舅家做客,舅媽做旗花面招待,大外甥一碗接一碗地咥,舅媽一盤接一盤地端,最後舅媽都端“操”了(方言:生氣的意思),數了一下,兩人足足吃了七十多碗,求舅媽心理陰影面積?

五一来陕西必吃面食排行榜TOP8

05

驢蹄子面

因“懶”和“奇”出名的麵食。農村人下地幹活回來晚,來不及擀麵,就用這種懶方法,半小時就能吃上飯。驢蹄子面起源於乾縣,因狀似驢蹄,口感勁道,有股“犟驢”勁在裡頭,故稱為驢蹄子面。臊子調料一澆,夾一筷子入喉,奏四個沃耶!

五一来陕西必吃面食排行榜TOP8

06

戶縣軟面

據《史記·留侯世家》秦末漢初,張良在論證定都關中時說:“關中左崤函,右隴蜀,沃野千里,此所謂金城千里,天府之國也”,zui早的“天府之國”,實際上指的是關中平原。

而在關中平原,有“金周至銀戶縣”的說法,戶縣土地肥沃,南靠秦嶺北臨渭水,好風水產好糧食,麵食幽香筋道,配上韭菜、豆腐乾、豆芽等菜,再澆上臊子,保證你能咥一大老碗!

五一来陕西必吃面食排行榜TOP8

07

油潑面

大道至簡的麵食工藝,把面的味道發揮到了極致,單純的一勺子滾燙熱油澆在辣子面和麵條上“滋~”青色油煙嫋嫋飄起,香氣遁入鼻腔,瞬間上頭,讓人慾罷不能!

油的溫度和辣椒的細膩度如果掌控不好,是吃不到正經內味兒的,看起來簡單做起來難,這就是在外地吃不到正宗油潑面的原因。

五一来陕西必吃面食排行榜TOP8

08

餄餎面

餄餎以藍田餄餎zui為出名,詩人眼裡的藍田是“藍田日暖玉生煙”,吃貨就是藍田蕎麥麵餄餎,咥奏完咧!餄餎不僅綿軟筋韌、柔軟可口,而且因糖分含量少,粗纖維多,被很多想減肥的小姐姐種草,這不,馬上夏天到了,小忒已經加入了餄餎大軍!

另外餄餎粗、長、韌的特點和藍田人剛直豁達的脾性不謀而合,合得是熱鬧歡喜和鄉情的濃郁綿長!

五一来陕西必吃面食排行榜TOP8

陝西面條的種類就像陝西的歷史文化一樣璀璨,佔據了陝西美食的半壁江山,除了以上幾種,還有像合陽頁面、麟遊血條面、彬州御面、宮廷罐罐面等幾十種,隨便拉出來一個,都能說道半天。

你的家鄉是哪種麵條呢?你想聽哪種麵條的故事呢?歡迎在評論區裡留言討論。

五一来陕西必吃面食排行榜TOP8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