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逆境”突圍:中國或成最好市場

本報記者 張英英 吳可仲 北京報道

“歐洲不少國家的招標工作都在延期。”作為一家光伏設備企業的歐美區域總經理,王智靈最近感到焦灼、無奈。

光伏“逆境”突圍:中國或成最好市場

從今年2月到西班牙工作以來,王智靈大部分時間是在配合歐洲開發商和投資商開展項目工作。自3月下旬,歐洲迅速成為新冠肺炎疫情“風暴眼”,當地光伏市場不斷惡化。

王智靈告訴《中國經營報》記者,疫情之下,2020年全球光伏裝機下滑擊穿100GW成為可能,市場在二季度將非常困難,全球總需求在三季度末至四季度才會迎來裝機高峰,中國會繼續成為今年全球最好的市場。不僅如此,全球經濟萎縮,加之電價壓低,部分投資方是否會繼續投資新能源項目都將是一個問題。

如今,不僅是歐洲,美國、印度和拉美等地區和國家的光伏市場也全面遭受疫情衝擊。光伏產業鏈最完整、產能佔全球超70%的中國市場,出口壓力倍增,產品價格全線殺跌,新一輪考驗已經來臨。

被打亂的項目節奏

進入二季度,國內光伏企業開始遭受海外疫情帶來的“二次衝擊”。

疫情籠罩下,各國紛紛採取封鎖措施,限制出行、並下發停工令,海外多數光伏項目開發、推進和建設進入停擺階段。4月初,國際研究機構IHS Markit下調全球裝機預期,2020年全球光伏裝機約105GW,同比上年下降16%。

不過,身處歐洲的王智靈卻預期,情況可能會更糟糕,裝機下滑至100GW以內也不無可能。

作為設備供應商,王智靈所在企業與開發商和投資商合作密切,不少工作都是圍繞開發商和投資商展開的,提前參與項目,全流程跟蹤配合。然而,疫情之下,整個光伏市場的項目推進和建設節奏都被打亂了。

“目前,歐洲不少國家的新能源項目招標工作都在延期。像政府的新能源電力拍賣項目,葡萄牙的已經推遲到年底,而西班牙原本今年計劃實施的電力拍賣,目前也無確定消息何時進行。市場消息稱,今後西班牙的無補貼項目佔比會繼續增加,但當前已在施工階段的項目由於疫情管控,工期受到很大影響。”王智靈說。

他還表示,疫情除了對歐洲已授標光伏項目的執行影響很大外,新項目招投標、項目收購等都不同程度延遲,原本計劃三季度開建的項目,預計會順延至四季度,甚至2021年執行。

有資料顯示,歐洲光伏產業協會曾預測,歐盟2020年新增光伏裝機量將達到21GW。而疫情之下,這一預期早已大打折扣。

值得期待的是,目前歐洲部分國家疫情已有拐點跡象,並逐漸放寬疫情防控措施。其中,4月13日開始,西班牙建築業、製造業等部分行業復工。在王智靈看來,由於疫情影響,分佈式市場受限於人員和物流問題,目前影響較大,但恢復也會很快,可能還是繼續支撐2020年歐洲裝機的主力。

Wood Mackenzie報告顯示,由於印度太陽能行業對中國光伏設備嚴重依賴,加之勞動力短缺,新冠肺炎疫情將給該行業帶來“重創”。2020年光伏項目開發量將減少2.9GW,較最初預期下降24.8%。同時,方正證券提到,美國光伏協會在給美國國會的信件中寫到,住宅板塊的訂單取消率已經達到了30%,在某些市場已經達到了50%。

而不同於王智靈,王雙已經在國內被迫等待了三個月。

作為光伏項目開發和EPC承包企業東亞和南亞的負責人,王雙惦記的中國臺灣地區和孟加拉國兩地的項目始終沒有敲定。

春節前,王雙與臺灣客戶簽訂了一個幾百兆瓦EPC工程合作意向函。原本雙方對價格沒有異議,過了春節就簽訂正式合同。不過,因疫情耽擱,王雙也一直沒有去臺灣簽訂合同。

投資類的項目開發,根本談不了。原本在孟加拉有兩個項目準備談‘路條’收購的事情,現在人家都不願見我們,政府放假,很多工作都沒辦法做。”王雙無奈地告訴記者,現在只能等著“解禁”了。

二季度出口承壓

海外終端項目擱淺,相應的光伏出口壓力也隨之增加。

華創證券援引海關出口的數據指出,2020年一季度國內組件合計實現出口14.77GW,其中1-3月分別實現出口4.45GW、2.83GW和7.49GW。從3月數據看,出口環比實現大幅反彈,遠超市場預期,反映出海外光伏旺盛的需求。

然而,一季度並不能反映全球疫情對我國光伏市場的影響。在業內看來,“關鍵要看二季度表現”。

PV InfoLink認為,按照疫情發展,5-6月可能是“最艱難的時刻”,市場觀望氣氛濃厚,成交量可能持續稀少,使得組件廠庫存壓力也將上升,後續組件及整體供應鏈開工率可能進一步調整。

某光伏企業的市場分析員李一鳴向記者直言,目前組件企業對外大都宣稱開工率降了20%,但實際情況要更大些。同時,記者採訪瞭解到,一線組件企業在生產層面也進行了相應調整,有些選擇在疫情期間進行一些產線設備技改升級,從而保證剩餘產線滿負荷生產,同時確保市場恢復後產品的競爭力。

值得關注的是,進入4月,由於項目施工受到影響,國內組件企業已經遭遇客戶推遲訂單、退單,同時還碰到了以客訴方式追回違約金的情況。

某一線組件企業負責人對二季度的基本判斷是:企業目前四五月份產能基本滿產,訂單也算充足,但6月情況仍是未知數。(出口)可以保持一個不錯水平,但同比會減少一些。

不過,有業內人士更為悲觀。“國內組件企業基本都是提前1-2月接海外訂單,5月肯定會有交付訂單。但是,目前物流受阻,產品能不能發出去、能不能收到錢,心裡都沒底。即使有部分發出去了,也並不能安裝,產品只是放置到了海外公司的倉庫裡。”

國內某民營企業高管的一個擔憂是,目前正值項目開發階段,如果市場上並未開發更多的新項目,導致的結果是未來半年時間訂單需求會大幅減少,海外市場需求可能會出現斷崖式下滑。

然而,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太陽能光伏產品分會秘書長張森卻略顯樂觀。他告訴記者,疫情短期內會對貿易產生不利影響,但中長期來看,隨著疫情控制則會有所改善。其預測,二季度(組件)出口不會減少,也不會對一線企業造成太大影響,畢竟光伏市場涵蓋國內國外兩個市場,而且國外又是多元化市場。

價格何時止跌?

全球光伏市場疲軟,各供應鏈端庫存亦壓力劇增,這直接導致了整個產業鏈價格全線下跌。

財通證券4月13日指出,光伏產業鏈價格承壓,尤其多晶產品走弱明顯。硅料方面,特級緻密料和多晶用料價格分別為69元/kg和39元/kg,分別較上週下跌4.17%和2.5%;硅片方面,單晶硅片取消報價,多晶一二線廠商價格分別為1.38元/片和1.28元/片,分別較上週下跌3.5%和3.76%;電池片方面,多晶一二線廠商價格分別為0.58元/W和0.57元/W,分別較上週下跌3.33%和3.51%;組件方面,多晶二線價格為1.39元/W,單晶價格為1.7元/W,分別較上週下跌0.71%和0.58%。

記者還注意到,單晶硅片龍頭隆基股份(601012.SH)開啟降價模式。4月17日,其官網信息顯示,單晶P型M6硅片價格從每片3.26元降至2.92元,降幅10.4%;單晶P型158.75mm硅片價格從每片3.17元降至2.83元,降幅10.7%。

與此同時,近日在大型地面電站項目招投標中,EPC價格跌破3元/瓦成為一個風向標。

據智匯光伏統計,中核集團電子採購平臺發佈了中核匯能海西州烏圖美仁100MWp光伏電站項目EPC總承包中標候選人公示。其中,西北電力建設第一工程有限公司、河南中核五院研究設計有限公司、四川電力設計諮詢有限責任公司,分別以摺合單價2.81元/W、3.07元/W、2.95元/W成為中標候選人。

“縱觀全球市場變化,需求端沒等疫情警報解除之前,實際上是看不到增量市場轉變的趨勢,而供給端的‘超前’進度,也將讓光伏製造商的壓力不斷湧現。”集邦新能源網EnergyTrend分析認為,當前國內製造環節已經達到供給正常狀態,但海內外的需求依然是遙遙無期。國內雖有政策出臺加持,可疫情後項目實際建設進度不如製造端復工來得快,估計市場需要觀望到5月。

值得繼續關注的是,目前這一輪降價並未到光伏價格底部。“價格將繼續呈現下行趨勢,未來一個月內價格仍有下滑的可能。”李一鳴判斷,“隨著5月歐洲等疫情好轉,疊加國內項目需求釋放,價格可能會迎來止跌。”

集邦新能源網EnergyTrend也分析認為,受到海外需求放緩與運費漲價影響,企業迫使轉向國內市場競爭。由於國內市場尚未達到正常供需階段,使得組件廠庫存水位不斷拉高。目前來看,這輪跌價行情估計會持續至少2-4周。

(應受訪者要求,文中王智靈、王雙、李一鳴為化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