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軍臨終留下囑託,200多年無人願意盜他墓,盜墓賊:騙得我好苦

自古以來中國傳統中的帝王或者名侯死後總會讓自己身邊的家屬僕人陪著殉葬,同時也會把自己的陵墓修建得十分浩大壯觀,同時也會放置許多的財寶,雖然我們知道那些財寶人死後也並不能帶走,也許這是他們的一種心理安慰吧!歷史中“兵馬俑”就是非常著名的一大文化遺產,而前段時間一系列的小說和電影更是讓我們對古時候的墓穴產生了濃厚興趣,似乎古時候的墓穴中總能發現一些神秘的“財富”。

將軍臨終留下囑託,200多年無人願意盜他墓,盜墓賊:騙得我好苦


雖然小說和電影都只是一些改編並不完全是事實,但我們國家發掘的墓穴中也有不少“財寶”!其實這些所謂的財寶對已經逝去的名侯們並無實際的作用,頂多只是身份財富的象徵罷了,相反因為這些財寶更是滋生了一些盜墓現象。一部《盜墓筆記》的小說更是將這種現象描寫的非常玄幻。

將軍臨終留下囑託,200多年無人願意盜他墓,盜墓賊:騙得我好苦


然而並不是所有的墓穴都有金銀財寶,一些清官自然是沒有什麼“財富”,可能自身的墓穴只有簡單的裝飾,畢竟不是所有的墓穴都是那麼神秘,好比我們現今的墓碑不過也只是個形式的悼念,更多的是一種思念!有些名侯更多的是希望自己死後可以安穩,古時候都是很迷信的,曾經有位將軍叫張詹,他希望自己死後能享受安寧的生活便臨終留下囑託,讓家人寫了個墓銘志,寫著自己的棺材都是最差以及告知世人自己的墓穴並沒有財寶……也許這種行為看起來像是“此地無銀三百兩”,但事實是怎樣我們可以繼續猜想。

將軍臨終留下囑託,200多年無人願意盜他墓,盜墓賊:騙得我好苦


雖然這個墓誌銘現在讓人看起來十分荒誕和可笑,但事實上這個墓誌銘在當時的社會給了盜墓賊一種強烈的暗示“這個墓穴沒有財富”,古時候的人也許並不像現在的我們容易發散思維,盜墓賊更是沒有那麼強大的心思在動亂的社會輕易去嘗試沒有利益而又可能失去性命的事情,因此這位將軍也是享受到了死後的寧靜。仔細分析這位將軍,他巧妙地騙了所有的人,於是200多年無人願意盜他的墓。在這些年裡,各種朝代與時代的變化,貧窮與富貴,內戰與外憂,不管事態的怎樣變化,他的墓穴居然沒有遭到盜墓賊的偷盜與毀壞,這可謂是非常難得!

將軍臨終留下囑託,200多年無人願意盜他墓,盜墓賊:騙得我好苦


直至後來發生了饑荒,一些墓穴基本上都被盜墓賊盜得所剩無幾,因此盜墓賊不得不挖開了這位將軍的墓穴,然而他們挖開墓穴之後他門大吃一驚。原來,這個墓裡面並像墓誌銘說的那樣,反而是非常富麗,有著許多財寶,這時盜墓賊直呼:騙得我好苦!早知道這麼富有,還會用等到現在?

將軍臨終留下囑託,200多年無人願意盜他墓,盜墓賊:騙得我好苦


這個事情被眾人揭露後,大家都十分驚訝,同時也表示非常後悔,後悔自己當初為何沒有去挖這個墓。雖然這件事後不少人也跟著這位將軍的方式將自己的墓穴留下相同言語的墓誌銘,但是似乎已經沒有盜墓賊願意再次去相信這樣的謊言,因此之後的盜墓行為也是越來越猖狂,即使有些名侯墓穴裡確實一貧如洗,但是同樣也會被盜墓賊“光臨”,畢竟動亂的社會生存才是第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