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動啟停能省油,但不一定省錢!

隨著汽車市場的競爭越來越激烈,以往汽車那種單純靠口碑、質量、性價比的銷售模式或許已經不能完全打動消費者,取而代之的是更高的顏值,更運動的外形,當然還有更高的配置,所以帶自動啟停功能的車子也是越來越多。


自動啟停能省油,但不一定省錢!

什麼是自動啟停?

所謂自動啟停用通俗的解釋就是:發動機在車輛行駛過程剎車靜止狀態後(如等紅燈)的時候,自動關閉另外兩個氣缸(四缸車為例),當輕踩油門踏板繼續前進的時候,車子自動點燃關閉的兩個氣缸。其實就是一套自動控制發動機啟動和停止的系統。

筆者親測自動啟停能否省油

以1.4T發動機在三線城市為例,車子每天行駛里程大概150公里左右,每年實際行駛4萬公里。不開空調下發動機怠速四缸運作時油耗為每小時0.4~0.5升,每分鐘油耗大概9毫升。


自動啟停能省油,但不一定省錢!


按照每天行駛150公里計算,大概每天要等25個紅燈,平均每個紅燈90秒,90秒怠速油耗大概14毫升,25個紅燈就是350毫升,一年下來等紅燈大概要用掉130升油。

有了自動啟停後就一年可以大概省80升油。按照每次自動啟停點火損耗4毫升油,一年就是36升,80減36就是44。取最高與最低之間的油價均值7元一升為例,有自動啟停一年大概可以省大概308元。

但是我們還沒把自動啟停的電瓶和技術成本算進去。帶自動啟停技術大概3000元,電瓶1500元,加起來約4500元。也就是說每年開4萬公里,大概14年就能把自動啟停功能的錢省回來。這麼一算自動啟停是可以省油但不省錢。

既然自動啟停那麼雞肋為什麼廠家還要強行配置?

發動機啟停主要是用來省油,而廠家為了給車子增加噱頭,讓車子好賣一點以外,主要是為了應對排放法規,減少二氧化碳排放,而且交通越堵,發動機排量越大,節能減排效果就越明顯。

但是幾乎所有人一上車就關閉自動啟停,或者讓4S永久關閉

自動啟停天生無法克服的噪音和震動讓駕駛者無法忍受。在市區堵車時,不單駕駛者難受,旁邊的行人或者電動車也很煩躁,因為它總是點火。


自動啟停能省油,但不一定省錢!


自動啟停不夠平順,駕駛體驗不好,連續不順會讓人很不難受。在倒車時,技術不好的倒車入庫要打好多把方向,點好多次剎車,每次它觸發啟停熄火了,然後又要點火,倒個車反反覆覆熄火點火,正常人都會抓狂。

自動啟停跟車時,反應遲鈍。比如在堵車時候,前車稍微動一下,就有可能前進了兩三米,等你輕踩油門想跟車,發動機還沒啟動,說不定已經被人加塞了。

雖然自動啟停能省油,但是對駕駛和乘坐的體驗是很難讓人接受的,而廠家也是絞盡腦汁的在想辦法解決這個問題,相信將來會有更好的方法取代自動啟停功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