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康之變早有預兆,宋太祖在百年前就埋下了禍因

“靖康之恥”是中國歷史上的一次著名事件,發生於北宋皇帝宋欽宗靖康年間因而得名。靖康二年四月金軍攻破東京,除了燒殺搶掠之外,更是俘虜了宋徽宗,宋欽宗父子,以及大量趙氏皇族。後宮妃嬪與貴卿朝臣等共三千餘人北上金國。


靖康之變早有預兆,宋太祖在百年前就埋下了禍因


京城中公私積蓄為之一空。宋皇室的王妃公主都淪為金人的軍妓或被明碼實價地頂賬送給金人,是漢族歷史上最為屈辱的事件。


靖康之變早有預兆,宋太祖在百年前就埋下了禍因


導致“靖康之恥”的直接原因就是戰爭的失敗,宋軍隊失去了戰鬥力。這一切的根源就是來自於宋朝的開國皇帝趙匡胤。趙匡胤即宋太祖在黃袍加身奪取天下之後,害怕自己打下來的江山也會被其他人所奪,就宴請群臣,杯酒釋兵權,向幫助他打天下的將軍們委婉的表達了自己的憂慮,他手下的將軍們也很知趣的交出了自己手中的兵權。也是從此開始,北宋的軍事就開始一日不如一日了。


靖康之變早有預兆,宋太祖在百年前就埋下了禍因


由於趙匡胤看到唐末到五代武將軍掌權的危害,就實行了文官為統治的方式,結果宋朝就沒有能帶兵打仗的人才。宋朝採取將帶兵不超過一年就得調離的方針,所以造成“兵不識將,將不識兵”的情況。


靖康之變早有預兆,宋太祖在百年前就埋下了禍因


再加上宋皇帝主事昏庸,麻痺大意,以及中國人擅長窩裡斗的劣根,主戰派勢力太過弱小,與主和派分歧太大,不懂求大同存小異的道理,互相排擠爭寵。所以造成“靖康之恥”的原因絕非偶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