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野生生物,人與自然共存

​​日本從南極捕回333頭鯨魚

保護野生生物,人與自然共存

前幾天微博上有一則熱搜火了,日本3搜捕鯨船從南極海調查捕鯨回國,並帶回捕殺的333頭鯨魚。今年7月,日本商業捕鯨正式重啟,捕鯨範圍將限於日本領海和經濟海域,南極海捕鯨也正式宣告結束。

1986年國際法律明確規定禁止商業捕鯨,但是日本卻打著“科學研究”的幌子,從未停止過捕殺鯨魚的活動。

捕殺的背後是利益。

保護野生生物,人與自然共存

沒有買賣,就沒有殺害;捕殺的源頭是需求形成的利益鏈;可是源頭好找,解決難。

其一,日本食用鯨魚由來已久,因食物需求,形成偏好,市場需求也就經久不衰;因此,商機就不會斷,利益鏈就會促使捕殺不斷。

其二,日本是一個獨立國家,有獨立主權,沒有哪一個國家和組織能控制了;即使現在國際有相關組織,那也只是心有餘而力不足。

海洋環境汙染對鯨魚的影響

保護野生生物,人與自然共存

對鯨的生活環境、生殖環境等都有影響,主要是:海水汙染,造成食物鏈的變化;水溫變暖,造成鯨的生活環境變化,生活區域和生活習性都會發生改變;當然生存環境變化了,鯨的對環境的不適應,它的生殖環境也會發生改變,找不到安全的生殖地,鯨就一系列的生活改變,鯨的自殺不一定與之無關。

鯨魚對生態的影響

保護野生生物,人與自然共存

鯨魚是海洋生態系統的消費者,處於海洋生態系統食物鏈的頂端,作為海洋生態系統的消費者,鯨魚只能直接或間接利用植物所製造的現成有機物得到能量的生物,屬於異養生物,在生態系統中,消費者的作用就是進行能量的傳遞、物質的交流和信息的傳遞,促進了整個生態系統循環和發展,維持著生態系統的穩定。

請以寬宏大量之心給生而自由的動物們以自已的空間,善待動物就是善待我們自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