擬峴人物之吳溥吳與弼:鄉心隨雨雁聲秋

吳溥的一生,儘管經歷過元明之交的改朝換代,也經歷過靖難之役這樣的爭權奪位,但是這些驚濤駭浪的歷史事件,對他似乎影響不大,畢竟他一生都以教書為業。

吳溥,字德潤,自號古崖,明撫州崇仁人。吳溥生於1363年,五年後,朱元璋在應天稱帝,建立了明朝。吳氏原居臨川種湖,為書香門第,其曾祖吳景南工於詩,大儒吳澄曾為其詩集作序;祖父吳審,博學,詩藻清麗。吳溥父親吳涯,不知何故徙居崇仁小陂。洪武二十三年(1390),吳溥鄉試中舉。但是卻因病缺席了第二年的會試,於是居家以教書自娛。後又入國子監讀書,直到建文二年(1400),才參加會試,禮部考試奪魁,俗稱會元。明代的時候,崇仁縣城歷史上曾經有一座會元坊,便是為了紀念吳溥考得會元之事。吳溥最終廷試成績是第四名,這與鄉賢王安石是一樣的。隨後,吳溥被授翰林院編修。兩年後,朱棣起兵“靖難”。舊朝與新帝,每一個讀書人,尤其是官員都面臨著抉擇,是死忠舊朝,贏得身前身後名,還是順應新帝,識時務者為俊傑。據說在攻入南京的前一天,胡廣、解縉、王艮等江西籍翰林官員聚於吳溥家,立誓效忠建文。解縉、胡廣尤為慷慨,王艮獨流涕不語。三人去後,吳溥之子吳與弼嘆道:“胡廣死節,應是大好事。”話未畢,傳來隔壁胡廣吩咐家人的聲音:“外面太亂,小心將豬關好。”吳溥笑道:“一豚尚不能捨,肯捨生乎?”最終,王艮果然服毒而死。南京城破,吳溥、解縉與胡廣等人均迎降。新朝後,吳溥遷翰林院修撰,升國子司業。還曾經擔任《永樂大典》副總裁官,參與編纂《太祖實錄》。但是這些業績卻沒有幫助他在仕途上更進一步。他為官清正,不附權貴,在國子監20餘年未得升遷。宣德元年,吳溥死於任上。由於平時的官俸,大都散濟生活困難的親友故舊了,以至死去時無以為殮。

他的擬峴臺詩是一首送別之作,題為“送左仲武還臨州”。從詩歌內容看,臨州應為“臨川”之誤。左仲武,生平未詳。吳溥應該是在帝都送別臨川老鄉返鄉。詩中以擬峴臺作為臨川的代表性意象。全詩表達了濃濃的鄉愁,以及對朋友重回故土、家人團聚的美好祝福。

與吳溥相比,吳與弼的知名度要高得多。或許是受到父親吳溥一生不得志的影響,吳與弼從一開始就表現出對科舉功名的徹底棄絕。他從小拜入明初三楊之一的楊溥門下,躲入小樓,日夜讀誦聖賢書,對世俗之事毫不在意。據說他曾經有兩年足不下樓。等到再次走入人群,粗衣敝履,沒有人知道這就是吳溥的兒子。因為沒有做官,經濟上自然越來越拮据。中年後,徹底淪為貧困戶,飯吃不飽,衣不夠穿。他還不像陶淵明那樣東家討口酒,西家要碗飯,他選擇親自下田耕種。哪怕是在田裡勞作,也還在默誦精思,無一雜念。他把教育與勞動緊密結合在了一起,真正踐行了儒家理想。他足不出戶,卻名滿天下,好學之士紛紛來到崇仁小陂拜入門下,他一生教授門徒也有好幾百上千,對於一些貧困學生,吳與弼甚至提供食宿。不少學生後來成為大名鼎鼎的學者,如胡居仁、陳獻章、婁諒、胡九韶、車泰、羅倫、謝復、周文、楊傑、饒烈等篤學之士。清人黃宗羲《明儒學案》,把《崇仁學案》擺在第一,而吳與弼為《崇仁學案》第一人。他的門生陳獻章得其“靜觀涵養”,開白沙學派之宗;而胡居仁、婁諒等得其“篤志力行”,啟餘干之學。因為名氣大,山西僉事何自學、御史塗謙、撫州知府王宇等一再薦舉,但他都謝絕不出。直到石亨和李賢等朝中重量級人物都上疏薦舉,並派人前往徵召吳與弼進京,吳與弼才去了一趟久違的京師。到北京後,朝廷給他官職,他不接受。皇帝出面在文華殿召見他,親自做思想工作。吳與弼卻以學淺陋、體病,難堪任使,不為竊祿之官一再堅辭。皇帝想讓他做顧問官,他又一口回絕。雙方僵持不下,吳與弼讓他兒子以生病為託辭,皇帝才無意強留,只能厚加賞賜,遣使送歸,吩咐地方官府按月供給糧食。吳與弼的無意仕途,倒不是“躲進小樓成一統,不管春夏與秋冬”。他心繫天下民生,他給英宗皇帝上書言治國十策。

吳與弼的擬峴臺詩是一首寫景寓理之作。這首詩寫於明永樂十六年,即1418年,吳與弼28歲時。首聯交代擬峴臺的位置及其命名由來。頷聯寫景。頸聯抒發登臨的感受。尾聯是作者哲理性的思考。

送左仲武還臨州

吳 溥

擬峴臺前江水深,故鄉日夜系歸心。

細看遊子斑斑服,總是慈親密密針。

雨後叢蘭含紫茁,日長修竹轉清陰。

家庭盛事皆堪樂,到日先須寄好音。

登擬峴臺

吳與弼

城據東南勝,臺分襄楚名。

人煙縈近市,竹樹雜長汀。

愁逐登臨散,神因眺望清。

窮通看萬物,未易達浮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