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建迷信?別再給道教術法扣帽子,這本是天人相應的文化傳承!

封建迷信?別再給道教術法扣帽子,這本是天人相應的文化傳承!

1、“一命二運三風水,四積功德五讀書,六名七相八敬神,九交貴人十養生,十一擇業與擇偶,十二趨吉要避兇。”這是古人總結出來的人生運勢。其中,四到十二項的內容能夠理解的人比較多,唯有命運和風水本屬於玄學一類,因為無法用現代手段去測量,質疑的人很多,也因此總是被扣上封建迷信的大帽子。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與人們對近代自然科學的迷信密切相關。

近代自然科學是從最基本的觀察和推理出發,確定出在當前某些條件下能得到的可靠結論,以此作為探索世界本質的有力證據。自然科學有兩個特點,可重複性和可驗證性。用這兩個特點去驗證傳統的命理與風水等術數問題,往往因為無法實現可重複與可驗證,從而道學中的諸多術數——甚至包括宗教儀式中的科儀、符籙等——皆被盲目地證偽了。

中國古人有一個寓言故事叫“削足適履”,自然科學就像是那個鞋,你穿不進去,不是鞋有問題,是你的腳有問題,要標準化,就把腳砍一截。所以風水被解釋成為物理學、建築學、環境學,易學變成了概率學,宗教學則成為了心理學,中醫學甚至還被認定為巫術。當用外來的理論去驗證傳統文化,難免總會出現鞋與腳不適應的問題。

如何才能正確認知道教術數,以及整個傳統文化中的方術,我們不妨以風水學的原理為例,去探討傳統文化本身的內在邏輯性,以及其所要闡述的人與自然的關係。

封建迷信?別再給道教術法扣帽子,這本是天人相應的文化傳承!

2、《葬經》講:“葬者,藏也,乘生氣也。”乘就是藉助、假借的意思,我們現在講乘車、乘船,是藉助於車和船的力量幫助人們出行方便。生氣,就是生養萬物、潤化萬物的能量,道教稱之為“氣”。

《葬經》中說的這句話,是指風水乃是藉助自然界的生養之氣來對環境進行調理。古人又曰,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水土在先,人在後,風水是擇地而居,是在尊重自然規律的前提下,充分發揮人類的主觀能動性,從而創造出更好的宜居的、與天地自然相適應的環境。《陰符經》中提到:“天地,萬物之盜;萬物,人之盜;人,萬物之盜。三盜既宜,三才既安。”此處之盜,借去的就是天地間的這一團生機,並且是天地人三才相適的生機。

《葬經》還講到:“氣乘風則散,界水則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謂之風水,風水之法,得水為上,藏風次之。”風水實際上是“生氣”的嚮導,一個地方符合風水所成的局,就是藏氣之所,把人安放在這個地方,就能借助到天地間這點“生機”。

道家尚水,認為其“善利萬物而不爭”,水的作用是涵養萬物,風的作用是頤養萬物,一個主生髮,一個主運化。這裡的風水不是形質,而是功能性的,其中即體現了自然界有形物質對居住環境的調養,同時還蘊含著德行上的寓意,可謂妙哉。

封建迷信?別再給道教術法扣帽子,這本是天人相應的文化傳承!

3、再把同樣的理論放到人身上去理解:中醫講“腎者,精神之舍,性命之根”,“人之有腎,猶樹之有根”,腎五行屬水,乃先天之本。醫易同源,人身體的腎壞了便不能生育,水為萬物之源,滋養萬物,不得水等於掐斷了生命的源頭。由此而言,以風水為代表的道教術法等內容,根本上則是古人認識天人宇宙關係的一種方法論,並非是簡單地以封建迷信就可以界定其屬性的文化特質。

在以道文化為主流的中國傳統文化中,五行間的生克是宇宙萬物運行的基本規則。金木水火土是構成世界本源的要素,具體可表現為山川河流、花草樹木、東西南北、上下高矮等等,甚至和人身體中的臟腑、品性有一定的對應關係。用現代的話來說,是一種人與時空、人與自然環境的認識論和方法論。倘若僅僅因為此認識方法與西方自然科學的認識方法相悖,而因此認定道教所秉承的這些術法都是迷信,這樣的結論無疑是武斷的。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世界並不是非黑即白的陰陽分明。因為有了中間的“和氣”,才能使不同的文化在相互碰撞過程中產生無數種新的可能。道儒兩家都提倡“中和”,道教與自然科學自古以來便不是相互背離的二元論,如你我之大眾又何必非要把宗教與科學對立起來看待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