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技術或改變“一切了之”請對闌尾“刀下留情”

科技日報記者 李麗雲 通訊員 衣曉峰 孔令建 宋明洋

當下,在很多手術中,有些出現問題的器官往往被簡單的“一切了之”,比如闌尾、子宮、扁桃體、膽囊等,這樣真的對身體沒有影響麼?

與此相反,持有反思觀點的醫生也在不斷探索。鄭州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消化病院院長劉冰熔教授以他的科學思考和嚴謹探索,在國際首創了內鏡下逆行闌尾炎治療術,改變了臨床上對急性闌尾炎“一切了之”的傳統做法。

五一假期期間,記者採訪了劉冰熔教授。他根據自己十餘年的探索實踐呼籲:請對闌尾“刀下留情”。

新技術或改變“一切了之”請對闌尾“刀下留情”

新思考——闌尾是人體保存細菌的“安全屋”

劉冰熔教授認為,人類的所有器官均是千百年進化的結果,任何器官的存在均有其天然的合理性。有些器官被認為無用那是因為人們的認知還很膚淺,闌尾就是這樣一個器官。現在越來越多的專家逐漸認識到,闌尾並非沒什麼用的演化殘跡,不是多餘的器官,不應該受到冷落並被“一切了之”。

據介紹,美國中西大學解剖學實驗室主任、演化生物學家史密斯2017年主導的一項研究評估了533種哺乳動物,發現多個互不相關的物種都有闌尾。“這暗示,生物有充分的理由保留闌尾。”史密斯注意到,闌尾要麼包含淋巴組織,要麼和淋巴組織密切相關,而淋巴組織對免疫系統有支持效果。同樣,美國杜克大學的科研人員發現,人類的闌尾中還生存著一些有益腸道的細菌。他們提出闌尾是保存這些細菌的“安全屋”,當腸道的微生物組因疾病遭到重創時,躲藏在闌尾中的有益菌就是腸道微生物的生力軍。

到了2011年,一項研究為上面的觀點提供了充足證據:相比正常人,沒有闌尾的人在感染艱難梭菌後復發的幾率要高4倍。艱難梭菌是腸道菌中的危險細菌,當有益菌缺失時,艱難梭菌就會開枝散葉,四處出擊。

隨著研究的深入,專家的結論是,不論是闌尾、扁桃體,還是膽囊、子宮,沒有身體哪一個部位是無足輕重的。


新突破——內鏡下逆行闌尾炎手術

打破根深蒂固的思維模式並不容易,而且更大的困難在於探索出一個可以治療闌尾炎,又能保留闌尾的有效方法。2009年,作為原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二院消化內科主任和學科帶頭人,劉冰熔潛心探索,在國際上首次開創了“內鏡下逆行闌尾治療術(ERAT術)”。與傳統外科手術相比,ERAT技術在有效治癒急性闌尾炎並去除其發病根源的同時,還成功保留了闌尾,且體表無疤痕。

新技術或改變“一切了之”請對闌尾“刀下留情”

劉冰熔教授因此多次受邀赴美國消化病周、歐洲外科年會、歐洲消化病周等國際大會做專題報告,其學術文章被國際權威期刊《胃腸內鏡》、《外科內窺鏡》等雜誌發表。至此,由中國人開啟的“破冰之旅”,把保留闌尾、無創治療闌尾炎的理念變成了現實。

專家介紹,闌尾炎是外科最常見的疾病,其主要癥結是闌尾管腔被糞石或淋巴濾泡增生阻塞。闌尾炎與急性化膿性梗阻性膽管炎的病理生理學基礎非常相似,解除管腔梗阻是治療的關鍵。內鏡下逆行胰膽管造影(ERCP)技術的出現使急性化膿性膽管炎的醫療方法從外科手術為主轉變過渡到以內鏡下治療為主,患者死亡率由原來的40%以上降低到現在的4%以下。

受此技術啟發,劉冰熔教授在國內外首次提出經結腸鏡逆行性闌尾炎治療術(ERAT術),即在結腸鏡和X線配合下,向闌尾腔內注入造影劑以使闌尾腔顯影,確認闌尾腔內有無梗阻及梗阻的原因和位置,或發現管腔狹窄處,經過活檢孔道注水沖洗、抽吸清除腔內積膿,以網籃或取石球囊清理闌尾糞石,之後放置闌尾腔內支架解除其狹窄並行闌尾腔引流,清除感染源。待闌尾炎消退、闌尾開口水腫消除後,取出闌尾支架,由此更好地預防闌尾炎死灰復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