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達仕:讓凱悅獨寵的幼子,竟然也不只是浮誇的富二代

序語

我一直相信,真正喜歡酒店的人,必是熱愛生活之人。因為值得銘記的酒店裡,記錄的就是從過去到現在的,形形色色的生活。有悲有喜,有笑有淚。


什麼酒店是好的酒店呢?它也許不那麼貴,也許不那麼新,但它一定是經歷了時間的檢驗後,成為當地的一種標誌,甚至是一種回憶的象徵。


酒店傳奇系列,就是在寫這樣的一些酒店;它們感動了我,我用筆寫下來,希望也能感動你們。


不需要刻意的喊口號說“酒店即目的地”,時間浪潮打過,剩下的都是經典。


聖地亞哥:國境之南的偶遇

幾年前,剛成為凱悅會員不久的我,為了完成凱悅的品牌收集活動,在加州之旅的最後一站聖地亞哥時,發現剛好在這座浪漫的城市裡,有當時極難碰到的凱悅新品牌——安達仕,於是便毫不猶豫的訂了一晚。沒想到這一晚入住卻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至於每次翻出當時在酒店拍的照片時,許多回憶依然歷歷如新。


安達仕:讓凱悅獨寵的幼子,竟然也不只是浮誇的富二代

Andaz San Diego的屋頂泳池 小而精緻

Andaz San Diego選址在整座城市的夜生活中心,周邊數不盡的酒吧、餐館。這片區域入夜之後格外熱鬧,街上隨處可見微醺的行人,三三兩兩,他們的狀態非常的鬆弛,話語中夾雜著或大或小的笑聲。


安達仕:讓凱悅獨寵的幼子,竟然也不只是浮誇的富二代

Andaz San Diego屋頂酒吧,就在泳池旁邊

酒店建築外形古典,是這座城市百年前輝煌時刻的重要註腳:1914年,隨著巴拿馬運河的開通,中北美地區的海運貿易進入到一個空前繁盛的新階段。次年,巴拿馬-加利福尼亞州世界博覽會選在聖地亞哥舉辦,當時這座城市為了能在這次世博會中大展風采,短短几年內大興建築。酒店的前身,1916年開業的Maryland Hotel就是這種大時代背景之下的產物。


如果說聖地亞哥安達仕酒店的建築是對這座城市歷史風貌的保留,那麼內在的種種特徵則是對這座加州活力之城的現代風格的本土化演繹。具有朋克精神的圖像投射在電梯間的牆上,讓人精神為之一振,情不自禁的也想隨之哼起小曲。酒店房間內的牆上點綴的帶有現代風格的藝術畫,均出自本地藝術家之手,客房手冊、房卡互相呼應,亦是對城市地標建築的呈現。


安達仕:讓凱悅獨寵的幼子,竟然也不只是浮誇的富二代

Andaz San Diego客房裡的藝術品均出自本地藝術家之手

正如凱悅給安達仕的品牌定位一樣,這家酒店植根於當地歷史、文化和藝術,卻以一種極為摩登、新潮而活潑的方式來呈現。對於第一次到達這座城的旅客而言,酒店本身就是目的地,因為它提供了一個直接且方便的讓你最快體驗當地生活的場所。


從倫敦到洛杉磯:黃金時代追憶曲

安達仕:讓凱悅獨寵的幼子,竟然也不只是浮誇的富二代

Andaz San Diego的偶遇讓我重新審視起這個品牌:作為凱悅親自孕育出的第一個名稱裡不帶Hyatt的品牌,安達仕從問世開始就註定了它的特立獨行。2007年,Andaz London Liverpool Street在倫敦東區開業,安達仕品牌首次登臺亮相,我們不妨來近觀一下它的處子秀。


安達仕:讓凱悅獨寵的幼子,竟然也不只是浮誇的富二代

Great Eastern Hotel、火車站與《每日鏡報》構成了那個年代的繁華的代名詞

這家酒店的前身Great Eastern Hote早在1884年就隨著倫敦興建城中規模最大的火車站Liverpool Street Station而開業。在火車剛剛發展併成為主流的中遠程交通工具的時代,哪裡有火車站就意味著哪裡是繁華的中心,而開在火車站的酒店更是能招徠最矚目的關注。然而隨著火車逐漸不再成為出行的首選交通工具,Great Eastern Hotel也和車站一起走向了衰敗,最終於1996年關門歇業。

安達仕:讓凱悅獨寵的幼子,竟然也不只是浮誇的富二代

即使從海報中也可以想象當時這家酒店的繁華如斯

關鍵時候,英國傳奇設計師Sir Terence Conran(特倫斯·考倫爵士)出手買下了酒店的所有權,並花重資對酒店進行了重新設計——這也是他設計生涯中第一個親力親為的大型酒店項目。2007年,酒店移交給凱悅管理,由於建築本身是文化遺產,不宜做過多改動,但凱悅旗下的現有品牌又都有著固定的“模式”,這時候安達仕也就應運而生。


安達仕:讓凱悅獨寵的幼子,竟然也不只是浮誇的富二代

今天的Andaz Liverpool Street依舊保持了當年的建築外形

更有意思的是,在安達仕時代的十週年慶之際,凱悅還特意請回特倫斯·考倫爵士主持設計他們與RED公司聯名推出的Red Suite(紅色套房),該套房收入的30%將捐贈給RED公司用於艾滋病慈善事業。這項由安達仕與RED的跨界合作也在許多後來的安達仕酒店中得以延續。


第二家安達仕則醞釀了兩年才正式登場亮相,這家落子在洛杉磯的Andaz West Hollywood同樣是一家故事多到足夠立傳的酒店。


安達仕:讓凱悅獨寵的幼子,竟然也不只是浮誇的富二代

1963年,美國20世紀最傳奇的鄉村歌手Gene Autry在洛杉磯日落大道上開張了好萊塢附近的第一家高樓酒店,開業之時,酒店周邊幾無人煙。第二年,披頭士樂隊在美國發布第一張搖滾專輯《Meet the Beatles》,引發了60年代對美國樂壇產生重要影響的“英國入侵”,而酒店所在的日落大道則剛巧成為了這次音樂革命的中心。在這一時期,眾多酒吧、俱樂部紛紛開業,日落大道上來來往往的搖滾青年們迷茫而頹廢、復古卻時尚。


安達仕:讓凱悅獨寵的幼子,竟然也不只是浮誇的富二代

洛杉磯著名DJ、音樂經紀人Rodney Bingenheimer在酒店門口

當1966年凱悅將這家酒店買下並更名Continental Hyatt House時,它業已是許多樂隊在洛杉磯演出、聚會甚至是長居的首選之地。在這座佔據著當時美國流行文化最前沿的酒店裡,以前所未有的高頻率和高密度接待著當時美國樂壇最受歡迎的樂隊們。這座酒店也被當時的人們親切的稱之為The Riot House,成為了60年代歐美搖滾樂壇的一處標誌性建築。


安達仕:讓凱悅獨寵的幼子,竟然也不只是浮誇的富二代

Led Zeppelin樂隊主要成員Robert Plant在酒店客房陽臺的這張照片(1975年)其實是為了他們的新專輯Physical

諸多在今天都可以稱為傳奇的搖滾樂隊在這家酒店裡留下了自己濃烈重彩的一筆,而這些痕跡在Andaz Westhollywood時代得到了完好的保留——住客能在酒店的許多地方找到當年這些老照片,以此遙想當年。


安達仕:讓凱悅獨寵的幼子,竟然也不只是浮誇的富二代

千禧年上映的電影Almost Famous中精準的還原了這個搖滾黃金時代的“世界中心”

連同本文開篇提到的Andaz San Diego一起,這三家最早期的安達仕酒店借用了在見證城市重要發展階段的老酒店的建築外形,而以現代的手法來勾起住客對這座城市的黃金時代的追憶與嚮往。這三家酒店不僅奠定了整個品牌的基調,也達到了後來作品再也無法企及的高峰:設計可以不斷顛覆、創新,但是城市的風骨,卻當真需要真實的積澱才能形成


安達仕:讓凱悅獨寵的幼子,竟然也不只是浮誇的富二代

Andaz化以後,酒店的客房窗戶上有不少俳句,勾引起人的無限遐思

從東京到紐約:現代都市雙城記


如果說早期安達仕是在借歷史講故事,讓住客看到的是“過去”,那麼成熟階段的安達仕,則是在通過各種方式來展現“當下”。接下來,安達仕將在國際兩大現代都市紐約和東京嶄露鋒芒:位於紐約的Andaz Fifth Avenue與位於東京的Andaz Tokyo Toranomon Hills均請來了華裔設計師季裕棠主持室內設計。


這部精彩的現代都市雙城記,將促使安達仕完成由storyteller到design leader的輕巧轉身。


率先開業的Andaz Fifth Avenue開在了紐約最重要的街道——第五大道之上,此時柏悅全球新旗艦Park Hyatt New York尚未問世,而Grand Hyatt New York則垂垂老矣,凱悅急需新鮮的血液來延續它們在紐約的存在感。在紐約生活了幾十年的季裕棠此前剛剛憑藉上海柏悅酒店技驚四座,此番接過安達仕的重要項目也就顯得順理成章了。


安達仕:讓凱悅獨寵的幼子,竟然也不只是浮誇的富二代

Andaz Fifth Avenue的大門甚至讓後來的PH New York也不禁模仿

與前作類似,第五大道安達仕的整體設計依舊偏重於公共空間的呈現,酒店從大門開始就營造出一種視覺高差,使得本來顯小的酒店入口豁然開朗。門口兩側綠植點綴,活潑輕快,這種整體格調讓後來開業的紐約柏悅都有“模仿”痕跡在裡面。


安達仕:讓凱悅獨寵的幼子,竟然也不只是浮誇的富二代

這種弱化的酒店前臺是安達仕酒店的一大特色


而在室內,季裕棠則弱化了各區域嚴格的功能劃分:check-in櫃檯環繞一處現代藝術雕塑展開,既體現了典型的安達仕風格,又展現了現代紐約的時尚氣息;酒店的餐廳亦打破restaurant的窠臼,而更多施以shop的隨性;酒店還內置了一個迷你圖書館用於精選一些時下最流行的讀物,與街對面的紐約公共圖書館形成了和諧的呼應。

安達仕:讓凱悅獨寵的幼子,竟然也不只是浮誇的富二代

季裕棠在一次採訪中提到,這家酒店他有意與整個街區聯動,圖書館就是典型例子

在季裕棠的眼裡,崇尚時髦、富麗堂皇的酒店理念已經屬於過去,當下的奢華,應該是融入本地文化、街區特徵的那種自然而然的雍容氣度,這種氣度得以在安達仕東京分號得以更加淋漓盡致的展現。


安達仕:讓凱悅獨寵的幼子,竟然也不只是浮誇的富二代

門口的綠植是不是讓你想到了才看過的Andaz Fifth Avenue?

作為季式風格演繹安達仕的2.0版本,這家酒店串聯起“日本的過去,現在和未來”,季裕棠和本地設計師緒方慎一郎聯手,通過建築空間的呈現來解讀日本文化裡與自然接通的純粹美感。季裕棠在摺紙的時候獲得啟發,運用了日本和紙藝術串聯起抵達、辦理入住、到達客房的三部曲,最終在電梯裡將和紙浮雕的美感呈現到極致。


安達仕:讓凱悅獨寵的幼子,竟然也不只是浮誇的富二代

和紙浮雕是整個酒店的點睛之筆


從夏威夷到新加坡:Vacation與Staycation的廝磨

安達仕在都市酒店中到達一定高度後,也終於尋思著要挑戰度假風格了。作為生活方式酒店品牌,安達仕進軍度假酒店領域的時間並不算早,全球首家resort開在了夏威夷。早在紐約佈局的時候,安達仕除了第五大道以外,還請來Rockwell Group主持了同年在紐約開業的Andaz Wall Street設計。在早期的安達仕分號中,這家酒店更像是刻意埋下的伏筆——當年正是Rockwell Group在紐約打造了全球第一家W酒店,開啟了W之後的蓬勃發展之路同時,還引領了之後高端精品酒店將酒店大堂客廳化的新理念。


安達仕:讓凱悅獨寵的幼子,竟然也不只是浮誇的富二代

W New York首倡客廳化酒店大堂的理念

Andaz Wall Street的酒店大堂依舊沿用了Rockwell的經典手法:推開低調的紅色酒店大門,首先映入眼簾的就是一方如同客廳般的空間,低矮的皮質沙發坐起來非常舒適、柔軟,就同造訪好友家裡一樣自在。


安達仕:讓凱悅獨寵的幼子,竟然也不只是浮誇的富二代

整個Andaz Wall Street最讓我產生感覺的一處莫過於這個“客廳”


有了華爾街分號的愉快合作,夏威夷茂宜島開業的Andaz Maui at Wailea Resort多了幾分從容,一舉成為夏威夷新開業度假酒店中的熱門選擇。


安達仕:讓凱悅獨寵的幼子,竟然也不只是浮誇的富二代

從景觀到家居再到藝術品,均是濃濃的本地風情


在凱悅最新的酒店級別中,東京、紐約以及夏威夷三家門店均高居等級7——這意味著在這些地方,安達仕的地位已經能與柏悅平起平坐,是當之無愧的安達仕”御三家“。

安達仕:讓凱悅獨寵的幼子,竟然也不只是浮誇的富二代

在經歷了幾年蟄伏之後,安達仕的3.0版本由2017年開業的Andaz Singapore領銜。棲身於外形佈滿蜂巢式解構玻璃的雙景坊塔樓(DUO)裡,這家安達仕酒店由才華橫溢的傅厚民領銜設計,自開業以來已經成為重要的酒店設計獎項AHEAD近年的頒獎典禮指定場所。除了典型的安達仕風格(大量使用的藝術品、輕鬆活潑的酒店色調、開放式的公共區域)以外,傅厚民還在這家城市酒店中點綴以不少綠植,儼然已經是在用時下新潮的staycation在妝點這一城市綠洲了。


安達仕:讓凱悅獨寵的幼子,竟然也不只是浮誇的富二代

旅行者大抵分為兩種。有的人旅行時喜歡打卡式旅遊,照著“當地必吃、必玩、必買指南“,在有限的時間內如高速運轉的機器,把無數人已經走過的路,去過的店,一個不漏的過完一遍。也有的人把旅行就看成一種體驗,他們可能會在路邊一個咖啡館坐一個下午,卻絕不會趕著去遊客最多的地方拍網紅打卡照;他們沒有固定的目的,只是想在每一分每一秒裡,感受當地的真實與陌生。Andaz取義北印度語,代表著”個人風格”,似乎就是為第二種旅行者而生。


目前,安達仕的在建項目超過十個,其中僅在中國就達到六家之多,重點散佈在深圳、廈門、三亞、西安等地。就從目前國內僅有的這家上海新天地安達仕酒店而言,其開業以後的表現差強人意,使得不少中國的酒店愛好者對安達仕的印象分打了不少折扣。新酒店的批量產出,能否扭轉這一勢頭,亦有待時間的檢驗。


在保持著個性的同時,安達仕酒店亦有一些固定的規律可循,它不是固定的程式,因為每家酒店的展現手法可能都會有所不同:


安達仕用倫敦和洛杉磯寫下《追憶似水年華》之後,繼而憑紐約與東京打造出夢幻般的《雙城記》,在夏威夷和新加坡則如《大瑟爾》一般將人帶入了一個理想安逸的世界。下一階段的安達仕將會表現如何呢?且讓我們等待並期望著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