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鐘為誰而鳴?毛大慶:企業對“現金為王”的重視度遠遠不夠

企業生存的第一本領,就是成本控制,疫情下要建立全員成本意識。

————————————

臺前打著柔光燈,臺上架著麥克風,身著黑色休閒衛衣的毛大慶端坐在直播臺上。他抱起黃澄澄的小熊玩偶“肥小柴”,跟網友打起招呼來親切熟絡。“肥小柴”是毛大慶請來的一位“快樂的小朋友”。因為他覺得,待會兒要聊的話題太沉重了,還是得製造一點兒輕鬆氣氛。

“直播者”毛大慶一直生活在光環之下。

他是地產老兵,馬拉松愛好者,社會學者,亦是創業導師。5年前,他創立優客工場,時至今日,已經在全球佈局了近200個聯合辦公空間,成為國內最大的聯合辦公運營商,中國聯合辦公行業首個獨角獸企業。

自2018年下半年開始,經濟整體下行壓力下,中小微企業生存態勢維艱,聯合辦公行業遭遇資本寒冬。更為嚴峻的現實是,國際資本市場開始對這一新興行業反應冷淡。年前,共享辦公空間鼻祖WeWork上市擱淺,估值遭遇滑鐵盧。當期,優客工場吸引了更高的關注度,也承受了更多猜測與擔憂。

創業公司該如何度過寒冬?疫情危機下,中小企業如何絕地求生?3月12日晚的“春播行動”中,優客工場創始人毛大慶做客《中國企業家》直播平臺,向網友分享中小企業的解困之道。

警鐘為誰而鳴?毛大慶:企業對“現金為王”的重視度遠遠不夠

“以冬天態度過四季,則四季存。”直播伊始,毛大慶對著鏡頭說出了這句話。它最早來自雷軍2009年所發的一條爆款博文,這篇文章被視為創業公司的五個“過冬錦囊”。11年後,雷軍把文章翻出來增訂修補,又把這句話強調了一遍。

雷軍說,小米的創業選擇了一條極為艱難的道路。但優客工場以及它所承載的大大小小的創業公司又何嘗不是如此?過去的一個多月,毛大慶在關注疫情對社會經濟、行業影響的同時,也在反思自家公司治理過程中,需要改善、改良甚至需要做出巨大變革的部分。

“我要再次跟大家敲響‘現金為王’的警鐘。大家一直對‘現金為王’念念不忘,當經濟飛速發展,甚至我們頭腦發熱的時候,這四個字經常被掛在牆上。實際上,大家對這個問題的重視度遠遠不夠。”直播中,毛大慶反覆強調了成本控制的重要性。

“企業生存的第一本領就是成本控制。”毛大慶表示。他建議創業者,面對危機不要過度悲觀,勇氣是根本,信念很重要,要反思自己,減少冗餘,相信自己和團隊的力量。“疫情過去活下來的企業是懂得大趨勢、有基本功的企業。它們願意嘗試跟命運搏鬥、勇於挑戰。”

毛大慶提醒企業,除了活下去,還要鼓勵創新。此外,在直播中,毛大慶還針對近期部分熱點話題作出瞭解答。

反思“成本控制”,建立全員成本意識

“過去四五年是一個現金流充沛的時代。在國家政策支持、資金充裕的情況下,大家對成本沒有意識,甚至很多公司拿融資的錢隨便花,情況非常誇張。”如今,在疫情影響下,毛大慶建議,企業負責人及高管應該進一步反思“成本控制”這四個字,建立全員成本意識。

毛大慶表示,首先,公司管理層要以身作則成為成本控制典範。其次,企業要建立全員成本控制體系,尤其在現金流緊張的時候“增收節支”。此外,企業要培養員工與企業風險共擔的意識和習慣,同時也要對回報員工的方式有更多思考,諸如工資之外的股票、期權等方式。

毛大慶強調,疫情過後,拆解固定費用和可變動費用將是企業的看家本領。企業要非常明晰地跟員工分析固定費用和可變動費用。固定費用如果不能降下來,企業剛性壓力會很大。因此要拆解哪些屬於真正的固定費用,哪些可以劃到可變動費用,可變動費用中是否存在大手大腳的消費。

毛大慶提醒,當部門越來越多、職能越來越複雜時,製造花錢理由的部門也會越來越多。因此要去掉“花拳繡腿”的職能,促使管理更扁平、更下沉,花費反而會更少。此外,企業管理中還應注意應付和應收賬款的問題,分析應付原因,嚴格管理應收賬款,儘量現款銷售,建議設立專門負責人,加大去庫存力度,建立獎勵制度、階段性優惠政策。省錢也要群策群力。

在毛大慶看來,企業一方面要活下去,另一方面也要鼓勵創新。創新的本質是發現問題並解決問題。危機中的市場考驗是推動反思、逼迫反思的極好機會。無論是過去的地震、非典,還是現在的新冠疫情,企業都可以當成一次練兵。

“很多企業說要大膽擴張市場,這點毋庸置疑,因為很多企業從危機中誕生。”毛大慶表示,在企業抗疫過程中,無論是主動還是被動抵抗,都要思考“企業到底向何處去”的問題。疫情過去,企業成長道路或會分岔。因此要以終為始,思考企業命運的終極狀態。同時企業還要加大凝聚力,利用危難時刻,重新審視和研究企業文化價值觀,形成共識。

此外,毛大慶還建議企業設立專門人士,研究透政府出臺的一系列紓困政策,同時密切關注金融、資本市場趨向,補充相關管理架構短板,思考如何獲得更廣闊的資本支持。

保留剛性崗位,推進全員營銷

如今,在疫情的影響下,一些企業通過裁員的措施來應對危機。毛大慶認為是否應該裁員沒有固定答案。“一類說法稱,手段要堅決。另一類說法稱,要在保有員工的前提下節儉支出。這時候去精簡員工、修正冗餘,可以讓員工更有緊迫意識,讓留下的人迸發更大熱情。因此一定程度的精簡、修正是需要的,但更重要的是保有剛性崗位的員工。做出職能合併,砍掉平時沒有下狠心砍掉的職能,解決以前沒有下狠心解決的問題,反而會幫助我們更果敢地解決危機。”

另外,在過冬時,也可以採用“全員營銷”等辦法來支持公司的業務發展。毛大慶建議,所有員工動員所有資源,讓很多人變成網絡銷售高手。特殊時期學習的技能,也可能會變成公司的常規化手段和辦法。“優客工場最近會開放幾個有代表性的專題活動和平臺,來支持營銷業務。好多本事都是逼出來的,逼出來的本事才是真本事,痛苦中學會的本事才會變成看家本領。”

他還以近期的房地產企業直播賣房為例,毛大慶表示市場低迷時,採用直播賣房是房企主動出擊的自救手段。疫情出現前,VR、直播等營銷模式早有嘗試。須注意,消費者很謹慎,因為買房不像買麵包那樣簡單。因此,線上營銷中做些解答沒問題,但通過它來賣房的作用有限。

“在房住不炒的大背景下,過於嚴厲的調控手段會有放鬆,促使流動性增加。”毛大慶認為,有一批改善型需求會釋放。“比如,以前猶豫考慮的人會堅定決心,加上及時行樂的消費動機,對空間的要求也在提高,會促使改善型需求得到比較大的釋放。”

對於聯合辦公的未來,毛大慶稱,今天很難說聯合辦公適合於哪些企業。很多企業都在解決辦公效率、員工幸福度的問題。事實上,辦公服務市場一直在發生變化,疫情發生後這種變化會更快。場地成本問題、彈性辦公環境、辦公服務、敏捷空間也是很多企業的思考及需要。

“對優客工場來說,疫情期間,我們接待的企業越來越多。原來更多是中小微企業,現在很多擁有百十個人的大公司某部門也來關注了。我們也在加強線上營銷推廣能力,比如增強企業互動,建立無接觸小賣部。”

但他並不看好“共享員工”的未來,他認為這只是權宜之計。“共享員工從事的工種相對簡單、基礎,基本到位就上崗,類似行業也沒有行業壁壘。因此這是特殊情況下產生的臨時行為,也是企業間互助行為,值得稱讚,但只是權宜之計。我不太相信會長期存在。不過,類似模式為社會用工服務打開新視角,未來肯定會產生更靈活的用工機制和崗位,僱傭關係也會通過共享員工模式產生新啟示。”


備註:文章來源:李豔豔,《中國企業家》雜誌記者,關注地產領域,歡迎爆料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