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可以學習別人,但決不能盲目複製!

很多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投資人喜歡到國外,臺灣、還有一些國內景觀做得好的地方進行參觀學習。我所知道的,僅差旅費就花上十幾萬,有的甚至是幾十萬。學後回來就是複製摹仿,沒有進行認真的資源調查分析和因地制宜地規劃設計。其結果可想而知。


在我們進行全國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的考察服務過程中,很多投資人,還有政府部門的相關人員,特別喜歡去一些別人介紹比較好的地方參觀學習,由於沒有深入瞭解別人做得好的理由,而是走馬觀花式的參觀學習,回到當地後主要就是模仿複製,照抄照搬,大家同質化,完全沒有自己的發展主題與經營特色,因此效益差,浪費大。


做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可以學習別人,但決不能盲目複製!

1、簡單模仿


陝西關中平原的蒲城縣城往東15公里,打造了一個新的鄉村旅遊景點——重泉古鎮。這座建造於荒地上的古城,幾乎完全複製了當地很多古鎮模式。我們來到這裡考察調研時,看到一些商家雖然在積極的招攬顧客,但並沒有多少遊客。


做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可以學習別人,但決不能盲目複製!

重泉古鎮

古鎮內,街道兩邊經營各色小吃的商戶們都坐在各自的店門口等客人來。我們走進一家店鋪問老闆:生意怎麼樣?老闆說:“週末稍稍好點,平常非常一般”。


為什麼會是這樣呢?


“現在模仿的人越來越多,新盤子越來越多,總的來說基本都是模仿的,大家都是一樣的,遊客在這就是逛一逛,就感覺疲勞了,沒有那個新鮮感了”。這是陪同我們的一位當地朋告訴我們的。


做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可以學習別人,但決不能盲目複製!

和仙坊

據瞭解,這裡原來是一片荒地,蒲城縣政府通過招商引資,引進了投資商進行開發經營。古鎮2016年開始營業,其經營理念完全照搬別人的鄉村旅遊模式。據當地朋友介紹,在陝西富平縣,兩年前,在縣城附近也修建起了一個鄉村旅遊景區——和仙坊。現在大部分的商戶已經關門歇業,建設到一半的大樓也已經停工了。


2、盲目跟風


在湖南嶽陽平江縣平汝高速安定出口有一家水上樂園,當我們九月份經過這裡的時候,這裡已經是大門緊閉,沒有一位顧客,也沒有接待人員。據當地農業局的陪同人員告訴我們,這裡投資了數千萬,開業兩個月就關門歇業了。


做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可以學習別人,但決不能盲目複製!


而在不遠的臨近瀏陽市,也有兩家休閒農莊也是搞的水上游樂項目,據說是一家投了3000多萬,一家投了8000多萬。在其中的一個休閒農莊,農莊的經理人員給我們介紹了一些情況,7月運營旺季,顧客還可以,門票收了400來萬,開支200多萬,只經營了一個半月,平常因沒有了客人,也就只能歇業了事。


出現這種狀況的原因是由於投資人不熟悉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的內涵與經營規律,自己到外地參觀後,看到當地很多人玩,生意也好,也就在鄉村小鎮邊上投資搞起了大型水上游樂中心。由於投資大,客源較少,經營項目單一,夏季一過,只能關門。


做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可以學習別人,但決不能盲目複製!

湖南生物機電職業技術學院談再紅休閒農業專家團隊每年暑假巡診了全國不少休閒農莊,一些農莊由於同質經營,服務產品低端也是舉步維艱,經營慘淡,苦苦支撐著。


3、照抄照搬


在我們休閒農業調研中,有這樣一個投資老闆,非常熱愛自己的家鄉,當他成為有錢人後,就非常想在家鄉投資,回報家鄉。他在家鄉投資了一個大型休閒農莊,佔地1000多畝,總投資達到了二億元。但是,由於事先沒有進行科學地規劃設計,完全是憑著他個人的想法建設的,所以農莊到現在只有投資,還沒有回報。他自己也到國內外很多地方去學習參觀。回來後把別人很精典的創意搬到了自己的農莊。


做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可以學習別人,但決不能盲目複製!


如學習紅色文化創意,他把毛主席舊居複製建在了自己的農莊裡;學習農耕文化,他把炎陵雕像放在農莊的百草園裡;學習農莊養生文化,他把紅豆杉栽在農莊的溼地水塘邊上;看別人的生態大棚餐廳火爆,本來農莊有了餐廳的他又複製建一個生態大棚餐廳。學習別人搞釆摘項目,他把幾十種水果栽在農莊裡,為了學習別人搞農業產業,他在農莊養了豬,雞、鴨、鵝、各種魚,特種水產等等。這位老闆邀請我們過去考察指導,我們經過調查分析,這位老闆農莊裡什麼都有,農莊唯一沒有的就是沒有經營主題,因而也就沒有形成自己的特色特色。所以,盲目照抄照搬別人經典的創意,其結果是浪費大量錢財。


4、複製抄襲


目前,很多地方依託城市與周邊名勝古蹟、旅遊景點發展起了鄉村旅遊生意還不錯。但是,近年來一些地方通過人造景觀發展起來的鄉村旅遊,幾乎都是把景點觀光作為外在包裝,通過將附近農民房屋進行穿衣戴帽,刷白牆、統一的徽派建築,仿古建築等,形成一定規模的鄉村旅遊景點。這些鄉村旅遊景點紛紛上馬,閃亮登場,開門迎客。


做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可以學習別人,但決不能盲目複製!


但是,這些景點基本上靠跟風複製模仿,千人一面,沒有明顯特色,文化元素太少、農耕文明、農耕文化的東西太少,基本上去一個景點,其他的景點都不用去了,感覺沒有意思。而且,來一次,下一次再也不會來了。我們認為,鄉村旅遊,背景是鄉村文化,特色是民俗體驗,引擎是旅遊產業,如果忘記了這三者之間的有機協調,一味強化鄉村旅遊的景區化,則同質化、空心化、庸俗化以及粗製濫造,東施效顰等現象會甚囂塵上。這些鄉村旅遊沒有根據自己的資源,進行特質的研究和規劃,沒有創意。


做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可以學習別人,但決不能盲目複製!

青苗村臘八節

事實上,如聞名遐邇的陝西袁家村、浙江魯家村、湖南青苗村也沒有多麼有優勢的資源,它更多地靠的是它的產業發展、旅遊創意設計與組織,才有今天的輝煌。因此,只有因地制宜的發展當地特色產業,進行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創意,才會有自己的經營特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