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外棉價下跌 棉紗價格相對穩定

國內外棉價下跌 棉紗價格相對穩定


國內外棉價下跌 棉紗價格相對穩定


本週(2019年7月8-12日),國內外棉價紛紛下跌;國內棉紗價格先漲後跌,外紗價格弱穩為主;滌綸短纖價格繼續回落。

一、國內棉花價格下跌

本週,市場對中美貿易談判信心不足,疊加德銀風險引發宏觀避險情緒的傳聞紛至沓來,鄭棉一度跌停,皮棉現貨價格隨之下調。2019年7月8-12日,代表內地標準級皮棉銷售均價的國家棉花價格B指數14196元/噸,較上週下跌75元/噸,跌幅0.53%;鄭州棉花期貨主力合約結算均價13276元/噸,較上週下跌604元/噸,跌幅4.35%;儲備棉輪出成交均價12894元/噸,較上週下跌308元/噸,跌幅2.33%。

二、國際棉花價格下跌

本週,受美國得州降雨和美國農業部下調全球棉花消費量影響,國際棉價承壓下跌。2019年7月8-12日,紐約棉花期貨主力合約結算價63.7美分/磅,較上週下跌3.29美分/磅,跌幅4.9%,代表進口棉中國主港到岸均價的國際棉花指數(M)76.39美分/磅,較上週下跌1.65美分/磅,跌幅2.11%,折人民幣進口成本13174元/噸,較上週下降276元/噸,跌幅2.05%;內外棉價差1022元/噸,較上週擴大200元/噸。

三、國內棉紗價格先漲後跌,外紗價格弱穩為主

本週,紡織市場氣氛短暫好後再次降溫,棉紗報價先漲後跌,整體較上週略漲;國際棉紗去庫存為主,外紗價格弱穩為主,常規純棉外紗均價高於國產紗價格535元/噸;國內純棉坯布市場仍以降價去庫存為主;滌綸短纖價格隨原料PTA繼續下跌。

四、後市展望

國際棉花市場延續謹慎態度。美國6月PPI同比上漲1.7%,為自2017年1月以來最小漲幅,美國PPI漲幅收窄意味著工業水平不佳,需求前景轉淡,疊加近期德意志銀行危機等金融市場脆弱表現,市場將更為謹慎。國際棉花市場方面,近期得州降雨利於美棉生長,截至7月7日,美國新棉生長狀況達到良好以上的為54%,較去年同期增加13個百分點;印度季風雨雨量今年首次高於長期均值,截至7月10日的一週,印度降雨量比近50年同期均值高28%,抵消了6月份降雨缺乏對棉花播種的影響。USDA7月供需預測報告調增2019/20年度全球棉花產量10.2萬噸至2738.7萬噸,調減消費量21.8萬噸至2705.6萬噸,全球產大於需由上月的1.1萬噸擴大至33.1萬噸。皮棉現貨市場成交清淡,上週美棉出口淨簽約量較前周減少62%至1.21萬噸,中國繼續毀約;印度棉價強力下降,市場詢價和成交緩慢;巴西棉上市量增加,實際成交量有限。國際棉紗詢價出貨延續低迷,巴基斯坦新增稅收後,巴紗銷售緩慢,下游布和服裝廠需求依然疲弱。在國際貿易形勢緊張和金融市場波動背景下,預計短期內國際棉花市場仍以謹慎為主,後續需持續關注印度季風雨和美國棉區等天氣狀況。

國內棉花市場弱勢運行。海關總署數據顯示,以美元計,中國6月出口同比下降1.3%,進口同比下降7.3%,紡織品服裝出口額同比下降約3.2%,近期中美談判重啟充滿不確定性,以及國際經濟環境趨弱背景下,未來我國貿易仍面臨一定壓力,紡服企業接單及生產仍較為謹慎。國內棉花市場方面,據監測系統數據顯示,截至7月12日,本年度全國新棉銷售進度為75.8%,同比下降8.6個百分點,產量按610.5萬噸測算,全國尚有約147.7萬噸新棉待售;鄭棉期貨倉單較上週繼續減1.3萬噸至62萬噸;儲備棉繼續每日掛牌1萬噸左右,本年度累計計劃出庫53.43萬噸,供應端整體仍顯充沛。上週中美雙方元首會晤後,下游棉紗出貨短暫好轉後,本週隨著期貨市場大跌再次轉差。棉布持續走跌,企業不斷降價去庫存,減少資金壓力,但產成品庫存仍處高位,據監測系統數據顯示,7月初,被抽樣調查企業紗庫存29.1天,比近三年同期平均水平高14.8天;布庫存在49.2天,高於近三年同期平均10.5天。受中美貿易談判不確定影響,市場悲觀情緒延續,市場各方不敢貿然提價,以穩價去庫存心態為主。在沒有重大利好前提下,國內棉價短期內可能延續謹慎盤整態勢,後續需要關注新棉進入花鈴期後新疆天氣變化。

想與更多的紡織行業人員交流,歡迎關注我的V:newyar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