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裡通知廣播的喇叭,也能搞成藝術?雲南一個創意園告訴你答案

本期「款款說」,介紹一個昆明市區周邊的創意園

這裡名字非常有特色,叫做紫雲青鳥

裡面最有特色的,應該就屬“喇叭文化”

具體是怎麼樣的呢?一起跟隨「款款說」來看看


好聽的“紫雲青鳥”

村裡通知廣播的喇叭,也能搞成藝術?雲南一個創意園告訴你答案

紫雲青鳥舉辦的攝影展

紫雲青鳥·雲南文化創意博覽園作為雲南省級、昆明市級的重點文創園區,主要承辦及接納了畫展、影展、文化交流、公眾服務以及各式工藝品藝術品的產品品牌打造,似乎一切關於昆明,關於雲南文化的東西,在這都能找到他們的蹤影。

村裡通知廣播的喇叭,也能搞成藝術?雲南一個創意園告訴你答案

櫻花與紫雲青鳥

春城飛花,櫻花開滿紫雲青鳥·雲南文化創意博覽園,雲南依託豐富的自然資源,挖掘豐富的民族文化資源,在這裡進行不懈的創新。以“金、木、土、石、布”為核心的雲南特色文化產業已經形成。大量民族民間手工業生產村、企業和知名品牌湧現,在這裡聚集,提升了雲南特色文化產業的影響力和美譽度。

村裡通知廣播的喇叭,也能搞成藝術?雲南一個創意園告訴你答案

活動廣場

紫雲青鳥·雲南文化創意博覽園地處昆明市國家經濟技術開發區出口加工區,距離昆明老城區20分鐘車程,距離昆明市呈貢新區15分鐘車程。

“喇叭大師”的喇叭文化

村裡通知廣播的喇叭,也能搞成藝術?雲南一個創意園告訴你答案

園區大喇叭

喇叭文化,紅喇叭是胡軍強最有代表性的一種語言,這是二十世紀中後期一些國家一種宣傳方式。

村裡通知廣播的喇叭,也能搞成藝術?雲南一個創意園告訴你答案

紫雲青鳥上的喇叭文化

高音喇叭在中國廣大農村地區的防疫、宣傳中相當搶眼,被譽為“高能”和“硬核”,但它們也提醒人們他們的歷史記憶,尤其在最近的抗疫宣傳中,很多一時火的村裡宣傳中,也表現頗為搶眼。

村裡通知廣播的喇叭,也能搞成藝術?雲南一個創意園告訴你答案

喇叭藝術“博物館”

“從九十年代初開始,胡軍強開始收集文革後被社會遺棄的廢舊紅喇叭,許多舊紅喇叭被焊接在一個倒立的紀念碑體量的人形鐵架上,形成一個紅喇叭紀念塔。這個紅喇叭碑塔給人一種強烈的視覺刺激,並具有一種複雜的意義。”

村裡通知廣播的喇叭,也能搞成藝術?雲南一個創意園告訴你答案

喇叭藝術“博物館”

“從九十年代初開始,胡軍強開始收集早些年被社會遺棄的廢舊紅喇叭

,許多舊紅喇叭被焊接在一個倒立的紀念碑體量的人形鐵架上,形成一個紅喇叭紀念塔。這個紅喇叭碑塔給人一種強烈的視覺刺激,並具有一種複雜的意義。”

那個時代,不少老同志肯定還有映像,在每天的規定時間,紅喇叭要轉播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的播音,傳播上層的號召、相關新聞和各種教化的內容。除了這些直接的集體規訓外,紅喇叭還擔任生活方式的指令性通知的角色,比如通知大家上班、吃飯、下班,或者通過唱片播放引導做官方版的廣播體操。

村裡通知廣播的喇叭,也能搞成藝術?雲南一個創意園告訴你答案

思想的束縛

“藝術的首要價值是獲得自我解放及思想的自由,因而,通過藝術使自我在意識和美學意識形態的層面上走出不一樣的路子,就是一條必由之路。”

村裡通知廣播的喇叭,也能搞成藝術?雲南一個創意園告訴你答案

圖為胡軍強老師本人

出生於20世紀50年代末的胡軍強,對集體主義生活有著不可磨滅的記憶,尤其是那個時代隨處可見的擴音器,它起到了革命動員、政策宣傳、生產和生活日程的作用,並且有著複雜的個人情感,這促使他發展了以“紅色小號”為個人象徵的藝術語言。

胡軍強老師的藝術將中國的曾經的關於喇叭的生活形式直接轉換為一種藝術形式,這種方式是與其藝術服從其自我意識的解放的目標一致的。從紅喇叭到胡喇叭的轉換,胡軍強完成了一種符號的意識控制的解放,這種解放即一種從符號本身創造出一種反符號的解國家主義的個人意識。


關於“喇叭”的記憶,歡迎留意交流

更多有意思的內容,關注「款款說」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