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多少警鐘會專為你而響,餘生請珍惜浪子回頭的機會

沒有多少警鐘會專為你而響,餘生請珍惜浪子回頭的機會

一、

最近,我居然患了痛風,一整個星期,我都是一瘸一拐地走路。

前一天的晚上,腳還是好好的,還到外邊的球場跑了十多圈,出了一身汗。

哪知道第二天早上,六點不到我就讓右腳腳拇趾關節處劇烈的酸楚給痛醒了。

我還納悶自己到底什麼時候把腳拇趾歪到了,於是早早爬起床猛擦活絡油。

但是越擦越不對勁,感覺就像隔靴搔癢,腳上的皮肉好像也不是我的皮肉,痠痛感藏在骨髓深處,奈何不得。而且明顯右腳腳趾比左腳的腫了一圈,走路稍一使勁便狠狠地痛,只能輕輕挪腿。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當時趕著上班,也沒多想,反正仗著自以為還年輕,頂多是腿腳扭傷,沒啥大不了。

出門時父母看我半拖著腿,問啥事,我大略說了情況,發現父母的神情似乎變了。

“不好了,無緣無故腳趾頭痛,怕你是痛風了!”母親說。

我一聽,似乎突然恍然大悟,畢竟老爸也是多年的痛風腿,有個叔叔和一個叔公也曾被痛風困擾,我太知道痛風的症狀了。

而前兩天晚上,我著實也大大地吃過一頓海鮮……

我大約的確是痛風了……


二、

那天上班雖然腳趾一直在酸楚發燙,但還是可以忍受,我也一邊工作一扛著,可是從下午開始,那痛感便越發越厲害,連空調吹到腳都痛,右腳幾乎到了不能著地的程度。

部門的領導見我走路的怪異姿勢,關切地問我情況,我如實說明。

領導給了我不少應付痛風的方法,原來他有多年的痛風,每年都會發作一兩次。

飲食注意自不必說,平常還要多喝水,推薦檸檬水,因為維生素C有助排出尿酸,痛得受不了時可以吃一片阿司匹林等等。

這些都是過來人的好建議,我都記住了,但領導的一些心路歷程還是讓我的心咯噔了一下。

他說,最慘的是“夜深人靜”發作的時候,那種獨自承受的鑽心的痛,有幾次頂不住,三更半夜跑去醫院打針。

我第一次發現“夜深人靜”這個詞能讓人不寒而慄。

前幾年有一句網絡流行語是這麼說的,沒在深夜痛哭過的人,不足以談人生。

領導呀,您這是在給我談人生麼?


三、

當天下班回家一路,我右腳掌痛得幾近不能自由踩油門剎車,於是一路慢速行駛。沿路沒少被後車鳴笛催促,或者有些急躁者輕佻地一個漂亮拐彎超到我前頭,還故意鄙視似的稍微停頓,然後猛轟油門絕塵而去。

我彷彿聽見那些高貴的賽車手們一邊瀟灑地駛著鈦盤一邊罵道,什麼玩意,不會開車滾回家吃奶去!

回想起來自己也不應該,當時發覺駕駛困難我應該要叫代駕的,畢竟安全第一。

好不容易熬回去,迫不及待地進社區醫院掛了號,發現前面還有十多個人。

坐下等候時,腿已經站不起來了,醫院裡人聲嘈雜,孩子的哭聲,護士的叫號聲,電視的播放聲,醫院外陰暗的天還突然下起大雨,我漸漸感覺肚子餓的不行,坐在椅子上不自然地捲縮著身子,雙手空抱著不時發出咕嚕聲的肚子。

比起肚子餓,我更想安慰的其實是我的右腳,它一刻不停地在麻,在痛,在滾燙,但是我自知無法靠擁抱來慰解這種痛。

痛風發作時的痛感在我身體內,卻又似在這個次元外。


四、

電話響起,是妻子的來電,通常下班了她便會給我打電話。

我說了我的“慘況”。

半小時後,妻子來到社區醫院,我還在等候,但我突然感覺舒服多了。

我跟妻子聊了一下腿的情況,然後她忙前忙後地幫我進診室問排號、繳費、取藥,然後打完針的我扶著她的肩膀走出醫院……

外邊,天黑齊了,雨也停了。

我倆就在附近的餐廳吃了晚餐回家。

羅振宇在某一期的羅輯思維節目上分享一個關於“捅一下”的故事。

說一個老男人老人病犯了走不動,整天只能窩在床上,某天晚上他很口渴,渴醒了,他什麼都沒說,只輕輕地用手肘“捅一下”睡在旁邊的老伴兒,然後他妻子就馬上起床給他倒了杯水。

有某一瞬間我似乎體會到這“捅一下”的厚重意義。


五、

往後的幾天,我走路都幾乎是拖著一條腿走,偶爾碰到認識的人,會常被問,咦?你的腿幹嘛呀?

一開始我都如實說。

他們聽後通常表現得頗為震驚,怎麼這麼年輕就痛風啦?然後我就得從我家長輩的病史說起,再說到自己一週前的飲食情況,再到發病時的苦況給他們好好捋一捋……

聽完後,他們通常都會語重心長地拍拍我的肩膀說,小崔呀,好好保重身體,注意飲食多運動,你這麼年輕……

誠然他們說的都對,其實我也不算不運動的人啦,有我微信的人都知道我一週起碼有四五天是超過一萬步的,而且晚上通常也會盡量擠出點時間去跑一下步,或在跑步機、踏步機上把自己折騰出一身汗才罷休的。

當然,也許這樣的運動有不科學的地方。

為了免去一些不必要的麻煩,後來很多人問起我的腿,我就說不小心弄傷了,然後他們通常會說咋這麼不小心云云就過去了,然後大家就愉快地告別。

這倒不是我不真誠,要刻意隱瞞什麼,只是我瞭解到有些事情點到為止會更合適。

是的,很多時候,人家偶爾來句關切問候並不見得是要獲得你的真實情況,更多時候僅僅是出於禮貌性的表示一下“關心”罷了。

人家既然只想表示一下對你的善意,你也只需要表示一下接受到別人的善意就可以了。

這也不虛偽,畢竟人家不是神醫,不可能在談笑間中幫你把病痛灰飛煙滅,表示一下關心已經夠意思的了。


六、

往後的一週,由於腿腳不靈便,也就沒出去跑步運動,於是晚上多呆在床上陪孩子玩耍睡覺,有空就上上網,還看了挺多關於痛風的資訊。

嚴重痛風的圖片可謂觸目驚心,看得我漸已恢復的右腳腳趾也開始隱隱作痛。

更讓我心痛的是估計以後我也要告別最愛吃的海鮮大餐、牛排和燒鵝了,這些都是嘌呤極高的食物,還有讓我意外的是酸奶也不能多喝,因為身體積聚太多的乳酸也同樣會妨礙尿酸的排出。

過去的我在飲食上確實沒有什麼節制,直到遇到問題了才慢慢學會反思,這次痛風也算給我敲響警鐘。

想起有些更不幸的人因為過度放縱,過度勞累,暴飲暴食然後暴斃當場,也許我也算不幸中的大幸,起碼只是一次警鐘,還有改正的機會。

人生其實並沒有多少專為你而響的警鐘,聽到了,請珍惜浪子回頭的機會。


七、

北大社會學專家鄭也夫在他的書《神似祖先》中提出一個很有意思的養生心法,被他本人得意地稱為“神來之筆”。

這個養生心法簡單概括就是過著“神似祖先的生活”。

如今人類的物質生活已經非常富足,可以說什麼都不缺了,但細細一想,這個“什麼都不缺”的時代,其實也就是這一百來年的事情,人類作為一個物種,數百萬年來的進化歷程都是處在物質高度匱乏的環境中的。

試想一下,數百萬年的物質匱乏環境會讓人類進化出一個什麼樣的體質?

如今這一百來年的豐富物質生活卻讓人類一下子像把只餓慣了的老鼠扔進米缸。僅僅一百年的時間,人類的體質是不可能進化出適應豐富物質條件的生活的。

是的,某種意義上,我們人類的身體還是更加適合原始世界的那種資源匱乏。

我們吃的糖太多,於是就有了糖尿病高血壓;我們吃的肉太多,於是就有了尿酸高痛風;我們不用狩獵所以好吃懶動,所以肌肉各種退化早衰亞健康;我們不用懼怕猛獸來襲,太安逸甚至“閒”出抑鬱症……

但問題來了,我們如今該如何去“神似祖先”呢?總不能倒回去荒山野嶺隱居,過著刀耕火種的生活吧?

不必。

雖然不能狩獵,但是跑步鍛鍊是必須的,沒事折騰一身汗也有益身心;祖先們經常半餓半飽,我們打個折,每頓吃個七八成飽,不要吃撐;至於糖呀肉呀,在原始部落幾乎等於奢侈品,不是不能吃,但要有意識地配額,每天不能過量。

反正鄭也夫教授的意思是,想要身體真正“適者生存”,多想想古人祖先們是怎樣過日子吧!

“神似祖先”的養生心法我個人覺得很有根據,起碼符合生物基因學或者進化論,但注意並不是全盤地複製古人,畢竟嚴謹的科學和醫學都是經過無數的實驗驗證是有利於我們,我們一方面應該要享受人類科學智慧帶來的成果,同時也應該警惕日漸膨脹物慾帶來的傷害。

希望這個養身心法也能啟發你。


我的警鐘響了,正努力浪子回頭,願你不必被警鐘敲醒,也能有安好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