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online」非洲豬瘟疫苗研發有多難?

非洲豬瘟(African swine fever, ASF)是由非洲豬瘟病毒(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ASFV)感染引起的一種高度接觸性、廣泛出血性、豬烈性傳染病,最急性和急性型感染死亡率可高達100%。ASF自2018年8月在我國爆發後,已流行近一年,目前除臺灣外均有暴發,累計疫情129起(3起野豬疫情),撲殺豬隻超過100萬頭,直接經濟損失超百億,對養豬業的影響超過以往任何的豬病。主要是因為高死亡率,無疫苗可用。

「科技online」非洲豬瘟疫苗研發有多難?

非洲豬瘟是怎樣的動物疫病?

非洲豬瘟是由非洲豬瘟病毒引起的家豬、野豬的一種急性、烈性、高度接觸性傳染病,所有品種和年齡的豬均可感染,其強毒力毒株對生豬致病率和致死率可高達100%,嚴重危害著全球養豬業。世界動物衛生組織將其列為法定報告動物疫病,我國將其列為一類動物疫病。家豬感染本病潛伏期為15天左右。

「科技online」非洲豬瘟疫苗研發有多難?

非洲豬瘟如何診斷?

由於非洲豬瘟與古典豬瘟、高致病性豬藍耳病和豬丹毒等疫病症狀相似,臨床上難以進行鑑別診斷,因此必須依靠實驗室技術進行確診。發現豬無症狀突然死亡,或出現步態僵直,呼吸困難,腹瀉或便秘,糞便帶血,關節腫脹,局部皮膚潰瘍、壞死等症狀,可懷疑為非洲豬瘟。

「科技online」非洲豬瘟疫苗研發有多難?

如何看待中國科學家成功創制非洲豬瘟候選疫苗?

據瞭解,候選疫苗的研究成果早已出來,但是田間實驗的效果並不好,因此在之前的會議上都沒有公佈。候選疫苗不是重大突破。候選疫苗可以簡單理解為疫苗在實驗室階段針對已分離出來的病毒取得一定效果,但是尚未經過田間試驗檢驗和認證的初成品。是疫苗研發中很正常也比較容易成功的一步。但是和行業內專家交流可知,複雜病毒的候選疫苗在田間試驗被淘汰的概率很大,核心還是因為實驗室條件相對比較簡單,田間試驗環境更為複雜,而且經過足夠長時間之後,疫苗是否能夠保證安全不返毒有待驗證。比如這個候選疫苗研發出來之後,已經變異了非常多次,這對疫苗的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科技online」非洲豬瘟疫苗研發有多難?

非洲豬瘟疫苗研發的難點是什麼?

目前國內外均沒有有效的非洲豬瘟疫苗,主要由其病原生物學特性決定的。研究人員的成果顯示的是:“非洲豬瘟病毒結構複雜、基因組龐大,目前一共有24個基因型;病毒編碼超過150多種蛋白,其中超過一半的蛋白功能還不清楚。”現階段已研製的一些非洲豬瘟疫苗,雖然能誘導產生一定水平的抗體,但並不具備中和非洲豬瘟病毒的能力,無法達到有效防控非洲豬瘟的目的。

「科技online」非洲豬瘟疫苗研發有多難?

儘管非洲豬瘟來勢兇猛,目前也還沒有防禦疫苗研發成功,但是早先爆發過非洲豬瘟的國家如今有些已經徹底根除了。西班牙和葡萄牙都是在1960年左右爆發的疫情,到徹底根除用了35年左右;巴西1978年開始發現疫情,1984年就重新獲得OIE的無疫認證,從爆發到恢復正常,用時僅6年。

如今希望在國家的生化控制與深入科研下,能在更短的時間內攻克非洲豬瘟的難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