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為何總是對永動機如痴如狂?

人類為何總是對永動機如痴如狂?從某個角度說,可以歸因為“貪婪”。

從古至今,無論皇族貴胄還是平民百姓,無論科技鉅子還是玄學大師,都在苦苦追尋“永恆”二字。這兩個字放在生物生理角度,叫做“長生不老”,放在物理角度就是民間科學愛好者孜孜不倦地追求著的“永動機”。

人類為何總是對永動機如痴如狂?

在大多數人看來,永動機只是一種理論,現實世界中根本不存在這種裝置,因為它違背了自然規律。自然界中雖有能量守恆定律,但並沒有一個系統是完全獨立封閉的,所以凡是和外界有接觸的系統都會存在能量損耗的現象。

但這並不妨礙人們對它如痴如狂般的追求!

人類為何總是對永動機如痴如狂?

永動機的想法最初起源於印度,公元1200年前後,這種思想從印度傳到了伊斯蘭教世界,並從這裡傳到了西方。後來,文藝復興時期意大利的達·芬奇,16世紀70年代意大利的機械師斯特爾,甚至在17世紀英國,一個被關在倫敦塔下的犯人馬爾基斯,都為研究、製造永動機貢獻了自己的智慧。

人類為何總是對永動機如痴如狂?

在不斷探索與失敗的過程中,軟臂永動機、阿基米德螺旋永動機、磁力永動機、表面張力永動機、浮力永動機、永磁永動機、自動車、自動洗衣機等想法相繼問世,但也隨著不斷地失敗推動著物理學的發展。

比如說克魯克斯的光能輻射計——在一個局部真空管裡放置一組金屬葉片,所有葉片一側是拋光或白色的,另一側是黑色的。當用光照射時,葉片竟然會自發轉動,因此,這個裝置也被稱為“太陽風車”。

人類為何總是對永動機如痴如狂?

這個“神器”一時間眾說紛紜,直至1879年,雷諾斯發表論文給出了光能轉化成機械能的準確解釋,讓這個在當時富有神秘色彩的故事落下了帷幕。並且,隨著能量守恆定律逐步確立,人們才從一點一點的承認:想要偷取上帝的能量,那簡直就是痴人說夢!

儘管如此,人們還是對永動機心存希望,他們在自然界探尋到了一些有趣的現象,發現了看似“額外”的能量,並想辦法去利用它們。要不然那些轉動的天體的能量從何而來呢?

人類為何總是對永動機如痴如狂?

以地球為例,除了太陽和周圍的星球對它產生了一定的引力作用之外,它幾乎不受到其它力的作用了,那麼它自轉的動力從而何來呢?對此抱著懷疑態度的人認為,如果科學家合理解釋這個問題的話,那麼就不能宣判永動機的“死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