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英學霸棄別墅高薪回國種地?本地農民他是當騙子,沒想到

登上熱搜排行榜名列第15,劉曉以不自知的速度紅了。

2018年4月9日,梨視頻的一則“創業版變形記”成為轉發熱門。留英高富帥回鄉種樹的字眼激起了人們的好奇,主角劉曉成為輿論中心。據悉,劉曉本科畢業於北京林業大學,之後前往英國謝菲爾德大學攻讀園林設計專業,目前是北京林業大學生物學在讀博士生。2014年秋天回國,創辦了山東謝菲爾德生態農業有限公司,開始了下鄉種樹的生活。

2018年4月11日晚,AI財經社記者採訪到了劉曉本人。

賣車賣房投資創業,四年未添新衣服

視頻中的劉曉髮型蓬亂,穿著黑色外套、灰色運動褲,低頭走在鄉間小路上,30歲的他似乎並不符合人們對於留英高富帥的形象。

留英學霸棄別墅高薪回國種地?本地農民他是當騙子,沒想到

研究生畢業後,劉曉留在英國從事景觀設計工作,每天過著朝九晚五的日子,年薪約50萬元,住在一棟兩層的小別墅裡。他表示,自出國起便開始在腦海中想象自己擁有一個農場的樣子。而讓劉曉回到國內的一個契機,是2013年春節獨自在公寓時聽到了歌曲《我的中國心》。“當時心裡就有說不出來的感覺,回國的念頭就定下了。”劉曉說。

2014年秋天,劉曉正式開始“種地”。回國一兩個月後,他經過一段時間的考察,將農場的選址定在了青島的即墨。

上千畝土地的投資總共1000多萬元,其中300萬元是劉曉賣房賣車湊出來的,剩下大部分則是劉曉連哄帶騙從父母那裡要來的。而幾乎是在創業半年後,劉曉父母才真正知道兒子在做些什麼。

劉曉稱,目前1000多萬元的投資已經全部用完,基本建設、人工、地租都需要花錢。因為回本週期要10年之久,所以現在處於入不敷出的狀態,而為了省錢他已經4年沒有買過新衣服。

“我現在就是處於投資成長階段,滴滴還要投好幾年呢,你說是不是?我算老幾啊。”劉曉直言。

目前,農場的持續投資仍舊來自於親朋好友,雖然有一小部分銷售收入,但也基本處於虧損狀態。最初出於生態保護的初衷,劉曉養了三千隻大鵝,在這期間收了很多鵝蛋,但因為不願意被小販低價收走、高價賣出壞了自己農場的名聲,於是便將它們捐給了青島市殘聯。後來大鵝也被周邊的市民陸續買走,不過總成本為45萬元的大鵝最後只賣出了35萬元,淨虧10萬元。

留英學霸棄別墅高薪回國種地?本地農民他是當騙子,沒想到

招工被人當騙子,條件艱苦難留研究生

瘋了,騙子,是劉曉最初創業時收到的最多的評價。

剛開始起步時,劉曉去周邊農村招人,但基本上都會被當成騙子。“出國回來種地,你有病嗎,你是騙錢的吧!”劉曉無奈向記者學村民的反應,“不過後來還是招到了人。”

留英學霸棄別墅高薪回國種地?本地農民他是當騙子,沒想到

目前,劉曉的農場大概有五六十名工人,都是從周邊農村招來的農民,還有兩名管理人員是本科生,劉曉稱,其中一個是陪著自己從創業初始一直堅持到現在的。

因為地處偏僻,農場環境閉塞,條件艱苦。創業初期,劉曉就住在集裝箱改造的房子裡,他稱之為“藍色小別墅”。從大城市到偏僻的鄉下,劉曉對很多東西都顯得有些陌生,最初只能不斷地摸索,比如看著說明書自學開拖拉機。一次意外中,劉曉不小心掉進溝裡,昏迷了1個小時才醒來。

農場還停了一輛報廢的“中國神車”——五菱,是他在創業初期買的,開了三年半之後,因為道路條件太差被迫退役了。劉曉笑說,之後他又買了一個更貴的五菱,價值五萬塊錢。

“夏天給我曬得黑瘦黑瘦,冬天給我凍得白胖白胖。下大雨刮風,就得出去巡視,一般人受不了。”劉曉形容道,也因為環境艱苦,一般年輕人根本無法堅持太久,最初招來擔任管理人員的六名研究生都沒能留下來。直到2016年12月,同樣畢業於謝菲爾德大學的妻子辭掉在高校的工作,與劉曉一起留在了農場。從那以後,有了妻子陪伴的劉曉結束了一個人在農場的生活。

微博突走紅稱影響種地,稱目前不會開放觀光

劉曉朋友圈的第一條消息寫著“亂嚼舌根子的,好好過自己的日子,有這點精力乾點啥不好。”發表時間是走紅微博後的第二天。

留英學霸棄別墅高薪回國種地?本地農民他是當騙子,沒想到

當視頻獲得熱門轉發,劉曉成為了人們指手畫腳的對象。 “人怕出名豬怕壯,我是個比較大條的人,但我媳婦兒比較心細,看到那些話就心裡不太舒服。”劉曉抱怨道,“說我醜,說種個地還需要出國嘛,還有說編繼續編的,都太負能量了,就不說了。”而當記者問到走紅對生活的影響時,劉曉不假思索道,影響我種地,打破了我原來平靜的生活狀態。

有人在評論中求職,劉曉表示自己也的確在私信面試了一些人,因為正想招聘林學相關專業的研究生,“目前還沒有看中的”。不過,對於大部分的求職者,劉曉坦言他們都是一時好奇。“這兒太艱苦了,沒多少人能堅持下去。”劉曉表示,自己只是去做了很多人想象中的事情,但大部分人都把他理想化了。

對於走紅之後,是否會考慮開放觀光一事,劉曉笑言,“要真想來,自己帶水自己帶吃的,走的時候給我把垃圾帶走,反正我不會為了盈利開放。人是不可控的,我要是開放觀光,我的生態農場就毀了,至少十年內我不會開放。”

而有關於未來的發展,劉曉表示,失敗了就去求職,這是給自己安排的後路,但在此之前會一直堅持下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