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文摘》卷首:信念的力量


《青年文摘》卷首:信念的力量


《青年文摘》卷首:信念的力量


信念的力量

魯先聖

魯西南深處有一個小村叫姜村。這個小村子因為這些年幾乎每一年都要有幾個人考上大學、碩士甚至博士而聞名遐邇。方圓幾十裡以內的人們沒有不知道姜村的,人們會說,就是那個出大學生的村子。久而久之。人們不叫姜村了,大學村成了姜村的新村名。

姜村只有一所小學校,每個年級一個班。以前的時候,一個班只有十幾個孩子。現在不同了,方圓十幾個村,只要與村裡有親戚的,都千方百計把孩子送到這裡來,人們說,把孩子送到姜村,就等於把孩子送進大學了。

在驚歎姜村奇蹟的同時,人們也都在問,都在思索。是姜村的水土好嗎?是姜村的父母掌握了教孩子秘訣嗎?還是別的什麼?

假如你去問姜村的人,他們不會告訴你什麼,因為他們對於秘密似乎也一無所知。

在二十多年前,姜村小學調來了一個五十多歲的老教師,聽人說這個教師是一位大學教授,不知道什麼原因被貶到了這個偏遠的小村子。這個老師教了不長時間以後,就有一個傳說在村裡流傳:這個老師能掐會算,他能預測孩子的前程。原因是,有的孩子回家說;老師說了,我將來能成數學家;有的孩子回家說;老師說我將來能成作家;有的孩說;老師說,將來我能成音樂家;有的說,老師說我將來能成錢學森那樣的人,等等。

不久,家長們又發現,他們的孩於與以前不大一樣了,他們變得懂事而好學,好像他們真的是數學家、作家、音樂家的材料了。老師說會成為數學家的孩子,對數學的學習更加刻苦,老師說會成為作家的孩子,語文成績更加出類拔萃。孩子們不再貪玩,不用像以前那樣嚴加管教,孩子也都變得十分自覺。因為他們被灌輸了這樣的信念:他們將來都是傑出的人,而有好玩、不刻苦等惡習的孩子都是成不了傑出人才的。

家長們很納悶,也將信將疑,莫非孩子真的是大材料,被老師道破了天機?

就這樣過去了幾年,奇蹟發生了。這些孩子到了參加高考的時候,大部分都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了大學。

這個老師在姜村人的眼裡變得神乎其神,他們讓他看自己的宅基地,測自己的命運。可是這個老師卻說,他只會給學生預測、不會其他的。

這個老師年齡大了,回了城市,但他把預測的方法教給了接任的老師,接任的老師還在給一級一級的學生預測著,而且他們堅守著老教授的囑託:不把這個秘密告訴給村裡的人們。

我的幾個好朋友就是從姜村走出來的,他們說,他們從考上大學的那一刻起,對於這個秘密就恍然大悟了,但他們這些人又都自覺地堅守起了這個秘密。

聽說完這個故事,我始終在被這位可敬的老師感動著。人世間還有什麼力量能超過信念的力量呢?他通過中國最傳統的方式,在這些幼小孩子的心靈裡栽種了信念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