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之文:你太善良的時候,欺負你的人最多

文 | 實用菌

01


做一個好人。


這是我們從小就被灌輸的一個觀念。


什麼是好人呢?


簡單來說,就是不傷害別人,處處能照顧別人的需要和感受。


在這方面,我們的意識中有一種樸素而美好的期望:


我怎樣對待別人,別人就會怎樣對待我;

我善待他人,他人也會善待我。


很多時候,這樣的邏輯是成立的。


但也有很多時候,事情並不會按照我們想象的那樣發展。


02


就拿大衣哥朱之文來說。


作為一名草根出身的農民歌手,他是少有的成名之後依然保持質樸本色的人。


雖然收入已經不菲,但他依然居住在農村的老家。


該唱歌唱歌,該種地種地,個人生活沒有什麼變化。


當然,作為當地的名人,他也知道名氣越大,責任越大。


對社會,他做了很多慈善事業。


這次的新冠疫情,他一口氣就捐了40萬。


對村裡的鄉親,他也出了不少力。


除了自掏腰包為村裡修路,村裡有人來借錢,他也很少拒絕。


短視頻,網絡直播的風口起來後,很多人跑到朱之文家裡拍他生活的場景,然後變現賣錢。


雖然成為了別人的賺錢工具,個人的生活也嚴重被打擾,朱之文也沒有太多怨言,笑一笑就過去了。


做個好人,保持善良。


可以說,朱之文把這點已經做到了極致。


但他因此而得到周圍人的一致稱讚了嗎?


並沒有。


03


村裡的人把朱之文當搖錢樹。


從他手裡借到錢的,覺得這是他應該做的,誰讓他掙錢多呢!


沒有從他手裡借到錢的,覺得他為富不仁,成名以後就不認親友了。


周圍的人把朱之文當流量收割機。


天天堵在他家門口,影響其日常生活也就罷了,甚至還有人踹人家大門,然後笑嘻嘻地稱朱之文也不敢把自己怎麼樣。


不以為恥,反以為榮。


俗話說,好人有好報,但在朱之文身上,我們看到的卻是:


你太善良的時候,欺負你的人反而越多。


為什麼會這樣呢?


是命運對好人太苛刻了嗎?


並不是。


04


如果你深入觀察一下的話,就會發現:


這其實也是他們“主動”選擇的結果。


當我們說一個人是好人,太善良的時候,指的是這個人能夠照顧別人的感受和利益,不會輕易的傷害別人。


但,任何事情都是有代價的。


太善良的代價是,一旦和別人發生利益衝突,他們會更多的遵循利他主義,將本該屬於自己的正當利益拱手讓給他人。


當別人向你借錢的時候,你很慷慨地借了出去,而不考慮對方的品性、信用和還款能力,那麼就必然要承受錢要不回來的風險。


當別人來你家門口拍視頻,干擾你的正常生活時,你不氣也不惱,甚至還笑臉相迎,那別人就會蹬鼻子上臉,更加的肆無忌憚。


人性就是這樣,既沒有絕對的善,也沒有絕對的惡。


每一個人都是善與惡的共同體。


你對別人的好,固然會激發一些人對你的好感,但沒有底線的好,也會激發出一些人身上惡的一面。


他們會覺得,你這個人很軟弱,好欺負。


既然這麼好欺負,而且欺負了也不用承擔什麼後果,為什麼不去欺負呢?


對別人沒有底線的,一味的好,就像油澆在惡的火苗上,只會讓惡之火焰越發的旺盛。


05


所以,善良很重要,但不能解決所有的問題。


要想讓你的善良不被辜負,你需要擁有一點攻擊性。


攻擊性可以是拒絕,也可以是憤怒。


它會讓你看起來有點兇,似乎不那麼友好,但這很重要。


適當的攻擊性就像你身體的裡的免疫細胞一樣,可以幫助你抵禦外在各種“病毒”,各種“有害細菌”的傷害。


表現出來,就是沒有人敢欺負你,至少沒有人敢輕易地欺負你。


就像那兩個腳踹朱之文家門的混子,真正讓他們以後收腳的,不是朱之文的不計較,而是拘留10天的“貼心包間服務”。


適當地展露鋒芒,展現你的攻擊性不是一種冷酷,更不是一種壞的行為,而是在這個現實生活中生存的必備要素。


這個世界不光是有好的,友善的一面,也有很多殘酷的、弱肉強食的一面。


越是不懂拒絕,不斷妥協和退讓的人,越是容易被一些品性不良的人壓榨和利用,成為人家向上攀爬的墊腳石。


所以,一個人要想在社會上生存,是要有“傷害”別人的能力的。
你可以不輕易用它,但這種能力要有,這會在關鍵的時候保護你避免受到一些不應有的傷害。


留言互動區

你如何看待朱之文家門被踹事件?

歡迎在留言區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