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挖出近4百米石龍,9條小龍作伴像“陣圖”,專家不是龍脈

龍作為中國形象的代表,過於它的傳說和故事數不勝數,關於它的存在和神秘總是讓人難以解釋。在河北省邯鄲市的一個村莊內,就有一個古石龍被發現後,挖出近4百米石龍,至今仍無法解釋其來歷,還被冠上了中國的天下第一龍的稱號。

河北挖出近4百米石龍,9條小龍作伴像“陣圖”,專家不是龍脈

它就在邯鄲市向西北十公里的一個姜窯村中,其實在1988年時就已經被村民們所發現,但因為只能看見模糊的龍首,根本無法辨別是何物,村民們只覺得附近的泥土材質極佳,於是就將其一部分泥土和石材切割下來使用,並沒有得到重視。直到2002年,國家文化研究院的專家到此考察後發現古石龍非同一般,在經過幾番考察下,才初步揭開了古石龍神秘的面紗。

河北挖出近4百米石龍,9條小龍作伴像“陣圖”,專家不是龍脈

古石龍深埋於15米的土層中,龍身由每節長1米左右、高2.5米、寬4.6米的灰白色砂岩石塊堆砌而成,全長為369米,現只有34米裸露在外,大部分仍埋藏在土中。除了大龍外,在大龍的左右還發現了9條小龍,小龍與大龍構造相同,石質一樣,龍骨直徑1米至1.5米不等,與大龍並向而臥,簇擁相隨,10條石龍在一起布成了有規則的“十龍陣型”,有當地人就猜測9條小龍作伴像“陣圖”是不是真的存在龍脈這一說法呢?

河北挖出近4百米石龍,9條小龍作伴像“陣圖”,專家不是龍脈

專家們的各種查閱下,對於該古石龍的信息記載都完全無法獲知,於是各方對其的猜測和各種說法層出不窮。在眾多的說法裡,有人為製造說,從龍體的正截面看,結構複雜銜接機關巧妙,尤其是龍骨、龍節之間,有明顯的粘接材料,這玩意是人造的。也有自然化石說:在數萬年前,石龍曾是一種巨型的爬行類脊椎動物,活動於太行山東麓一帶,因跌伏泥沙之中,才隨自然逐漸變為化石形成。

河北挖出近4百米石龍,9條小龍作伴像“陣圖”,專家不是龍脈

但不管是哪種說法,也都只是一種猜測,最後還是有專家經過考察說明情況了:那就是河道遺留下來的痕跡,並不是真的存在故事加載中的“龍脈”,其餘9條小龍也是河道改道的產物而已,至於上面的雕刻是人工的。不過然就古石龍的結構而言,能夠推理出製造的痕跡和材質,為什麼如此龐大的工程,會沒有任何相關的文獻資料記載呢? 這一點反而是未解之謎了,讓人對它的存在感到更加的好奇和覺得神奇。

河北挖出近4百米石龍,9條小龍作伴像“陣圖”,專家不是龍脈

邯鄲市姜窯村中的這條古石龍,堪稱“天下第一龍”,不論是該古石龍的規模,還是關於其存在的神秘,在瞭解一番後,都能理解為什麼能夠配上這個稱號。大家可以去邯鄲親眼見識它的真身,去感受其帶來的震撼。(版權聲明: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