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開發者大會召開在即,產業鏈如何乘風起?

華為開發者大會召開在即,產業鏈如何乘風起?

處於外界壓力下的華為,依舊展現出“業績增長、技術過硬”的抗壓姿態。即將到來的華為開發者大會,是否能激起華為產業鏈的爆發?

禁令頒佈以來,華為“站上”風口浪尖

5月15日,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行政令,以國家安全為由,禁止美國公司使用華為製造的通訊設備;隨後,谷歌、高通、英特爾、博通等科技公司決定遵從美國政府貿易禁令,停止向華為供貨;5月21日上午,華為創始人、總裁任正非在深圳接受了國內外媒體的採訪,在圓桌採訪中,任正非表達了自己對華為未來發展的思考……

華為至此被推上了輿論的風口浪尖,但卻表現出相當的抗壓性。7月中旬公佈《2018年可持續發展報告》,積極佈局數字包容、安全可信、綠色環保、和諧生態四大可持續發展戰略;7月底,公佈上半年業績情況——銷售收入4013億人民幣,同比增長23.2%,淨利潤率8.7%;5G手機,以及自主研發系統等革新產品的發佈,也將繼續呈現華為過硬的技術實力。

華為開發者大會召開在即,自主研發的“鴻蒙”有望發佈

華為開發者大會將於2019年8月9日至8月11日在東莞松山湖舉行,來自全球的5000+開發者,1500+合作伙伴將參與此次大會。本次會議以“5G落地,萬物互聯升起,見證全球終端產業革命性體驗的降臨”為主題,將重點集中在5G、物聯網、AI等,聚焦全場景智慧化。

此外,鴻蒙操作系統有望發佈,重點面向物聯網領域。華為鴻蒙系統(HongmengOS),是華為開發的自有操作系統,鴻蒙操作系統可以將手機、電腦、平板、電視、汽車、智能穿戴等設備打通,統一成一個操作系統,兼容全部安卓應用和所有Web應用。

華為開發者大會召開在即,產業鏈如何乘風起?

iFinD終端目錄-宏觀行業-產業鏈中心-物聯網

中信建投指出,PC、手機端操作系統競爭格局已固化,物聯網端操作系統成為下一個戰場。目前PC端操作系統主要被海外巨頭所壟斷,主要有微軟Windows和蘋果Mac,2017年Windows、Mac操作系統市佔率分別為91.4%、6.3%。手機端操作系統同樣被海外巨頭所壟斷,主要有谷歌安卓和蘋果IOS,2018年安卓、IOS操作系統市佔率分別為69.4%、29.1%。

華為自主研發的操作系統是否能夠打破現在的競爭格局?值得持續關注。

產業鏈如何乘風起?華為消費者業務的國產替代分析

根據華為公司半年度披露數據顯示,華為2019上半年業績穩健增長,消費者業務佔比提升至55%。上半年華為智能手機出貨量達到1.18億臺,同比增長24%,在PC、可穿戴設備領域均實現了較快增長,公司消費者業務已恢復至禁令前80%水平。公司預計全年研發投入1200億元,同比增長18.2%,再創新高。

圍繞華為的消費者業務,從產品出發,主要分成:手機/平板、筆記本和可穿戴設備。進一步從組成模塊出發,主要包括:芯片半導體、顯示模塊、攝像頭、PCB等。

華為開發者大會召開在即,產業鏈如何乘風起?

具體而言,我們可以從芯片半導體顯示模組等零組件兩大維度解析華為消費者業務的國產替代情況。

(一)芯片半導體

根據iFinD終端產業鏈顯示,芯片半導體的生產流程大致分為設計、製造及封裝三個環節。

華為開發者大會召開在即,產業鏈如何乘風起?

iFinD終端目錄-宏觀行業-產業鏈中心

進一步對芯片半導體產業鏈各個環節中的國內替代供應商進行分析,如下表所示:

華為開發者大會召開在即,產業鏈如何乘風起?

整理自iFinD終端

從企業列表可以看出:

1、IP核以及EDA設計軟件等芯片設計環節,目前國外企業佔供應鏈主導地位,國產化能力與國外同行相比依然存在很大差距;

2、部分製造材料、製造設備,例如光刻膠和光刻機目前還難以完成國產替代(國產最先進的光刻機為90nm製程,距離ASML的7nm製程大約落後15-20年);

3、核心芯片華為海思半導體已經能夠自供,但是消費級GPU國內還是空白。

(二)顯示模組、攝像頭等零組件

針對各大零組件對應的國內替代供應商進行深度梳理後,可得到下表:

華為開發者大會召開在即,產業鏈如何乘風起?

整理自iFinD終端

從企業列表可以看出:

1、顯示模組、攝像頭、電池、結構件、天線、連接器等零組件,以及下游整機組裝,國產化程度高;

2、具體環節來看,彩虹股份和東旭光電已經實現G8.5代玻璃基板的生產,但是更大尺寸的仍被美國和日本企業壟斷;

3、此外,華為海外手機操作系統使用的是谷歌安卓,後續華為可通過自研的操作系統鴻蒙實現替代

由此可見,華為開發者大會的召開、鴻蒙系統的面市,以及之後每個技術難點的攻克,都將進一步助推華為產業鏈國產化替代企業迎來黃金時代!

哪些細分領域值得關注?華為生態帶動5G、物聯網、雲計算等板塊

招商證券

從中長期5G投資思路來看,建議沿著“三條明線+一條暗線”佈局。“三條明線”:

5G基礎設備建設進入高景氣週期,設備及上游元器件受益;5G帶動信息需求從消費級向工業級轉型,車聯網、物聯網、雲視頻等下游應用爆發;5G帶來全面IT雲化時代,雲計算及IDC需求確定;“一條暗線”:核心元器件實現全面進口替代,自主可控成為長期主題進行全面佈局。

天風證券

華為在操作系統、芯片級國產自主可控的努力之路上,有望帶動廣大國產軟件生態夥伴共同打造華為生態合作體系,“攜手打造中國IT產業,共鑄數字中國的底座”。

投資建議:建議關注5G和物聯網相關標的中新賽克、中科創達、四維圖新等。推薦有望受華為生態帶動的國產軟件板塊和自主可控相關標的,根據華為鯤鵬計算產業生態覆蓋的領域梳理,建議關注用友網絡、賽意信息、金蝶國際、長亮科技、太極股份、東方國信、遠光軟件、華宇軟件、中國軟件、中國長城、中孚信息、萬興科技等。

民生證券

我們認為華為作為5G網絡設備最重要的提供商,自身相關產品的發佈將持續吸引市場對5G以及5G應用端的關注。建議關注:自主可控、雲計算、車聯網板塊,相關標的用友網絡、廣聯達、四維圖新、德賽西威、中科創達。

文中研報觀點摘自:iFinD終端目錄-新聞研報-研究報告

*同花順iFinD聲明: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更多熱點行業產業鏈圖譜及可視化數據,盡在iFinD終端!

點擊“瞭解更多”獲取iFinD終端試用權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