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一個契機,我們一起學《詩經》

這兩天被日本捐贈物上的詩刷屏了,也確實被其用心暖到了!

1、日本漢語水平考試事務所捐贈給武漢2萬個口罩和一批紅外體溫計,物資外包裝的標籤寫著八個字:山川異域,風月同天


因為一個契機,我們一起學《詩經》

2、日本四家醫療機構聯合捐贈的物資上寫著:豈曰無衣,與子同裳!


因為一個契機,我們一起學《詩經》

酷愛古詩詞的劉大大,對於這樣的文字會更敏感的緣故。我家也因為日本捐贈物上的這些文字,開啟了每天晚上8:30全家一起學《詩經》的契機。

2月9日劉大大就跟牛哥約好,晚上8:30學習《詩經》。開始我是不知道的,那天8點半,劉大大拿著電腦,牛哥拿著手機,在客廳裡有模有樣的學習。好奇心讓我也不自覺地湊上去看個究竟,原來劉大大正帶著牛哥學習詩經中的《無衣》。

我正納悶為什麼選《無衣》,劉大大說:“在這疫情時期,日本在捐贈給武漢物資上就有‘豈曰無衣,與子同裳’,這是詩經《無衣》上的句子。”在此之前,我對於這首詩是一無所知的,以前學的詩經中印象最深的就是《關雎》。

因為一個契機,我們一起學《詩經》

剛好牛哥學校發了一份教育徵集優秀教育視頻的通知,主題就是適宜學生居家開展的體育、藝術、手工實踐、勞動教育、親子互動課程和活動。我立馬覺得劉大大帶領牛哥學《詩經》就挺符合的。

於是我就拿起手機在一旁錄起視頻來,我突然發現劉大大教學起來挺有意思的,都說認真的男人最帥,一點都沒錯。以前知道劉大大有才,沒想到還這麼有趣。

時而講到疫情是的嚴肅,時而在講解內容時的幽默,時而附上一旁牛哥的理解。這樣的場面讓我溫暖而感動。這就是父親的角色的意義吧。

這幾年劉大大經常出差在外,我們去年暑假都是由於劉大大沒法回來,而我們跑到東北跟他一起過的。但更多的是劉大大出差一個月,回家3、5天。聚少離多的日子,使得孩子們對於劉大大更加的想念,牛哥大了,表達上也比較內斂,每次電話就問:“老爸,你在幹嘛?”妞寶是女孩子,性格外向活潑,善於表達。每晚的視頻都撒嬌說:“老爸,你又在酒店幹嘛啊?我想你了!”妞寶有時候太想念了,半夜睡著了還哭著喊想爸爸了!


因為一個契機,我們一起學《詩經》

網絡上流行的一句很現實的話“我抱起磚頭就無法抱你,放下磚頭就無法養家”。所以我們都特別珍惜這段千載難逢的相聚時光!感謝劉大大每一次工作之餘的用心陪伴,讓我學著做一個溫暖的人,對於孩子們來說也是一筆珍貴的財富

劉大大對每個詞,每一句話都進行了講解,還帶讀一遍,最後的佈置的任務就是他們兩都要能夠流利的、準確的背誦並且默寫出來。

劉大大自告奮勇的先背誦,結果把“偕作”跟“偕行”弄反了,我跟牛哥有點幸災樂禍的大笑。接著牛哥躍躍欲試,首次背誦沒成功,我跟劉大大鼓笑了。我實在看不下去了,拿過手機看了一遍,回想著劉大大之前的講解,第一次背誦也是失敗的,不流利,跟劉大大犯了同樣的錯誤,他們笑得可大聲了!

吸取教訓,大家又靜下來,各自看詩句。我找了下規律,然後再次嘗試背誦,我自信滿滿的跟他們兩說:“我能流利的背出來,讓你們看下當年的學霸!”

無衣

先秦 佚名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於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

豈曰無衣?與子同澤,王於興師,修我矛戟,與子偕作。

豈曰無衣?與子同裳,王於興師,修我甲兵,與子偕行。(默寫出來的哦)

截止昨天已經學了3天了,也學了三首詩經,分別是《無衣》、《緇衣》、《麟之趾》。而我也加入正式加入了學習的隊伍,繼續發揚我“女學霸”的霸行,每次都是看兩遍,就流利的背誦出來,直接把他們兩秒渣渣,為此還贏得了這兩位男同胞的敬佩的眼神。

為此劉大大還特意建了屬於我們讀詩群,只要劉大大在家,就由他帶領學習,如果他出差在外,則由我領讀繼續下去。

至少截止到目前,雖然只進行了3天,但效果還是不錯了,這三首詩,我們三人依舊能夠準確的脫口而出。

讓學習慢慢的滲透到我們家的日常生活中,並且能夠一直延續下去!

長不大的大妞

寫作愛好者

育兒路上的探索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