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妙可現在的境遇令人惋惜:再好的天賦,也會輸給努力!

慕課君說:


李佳琦又火了,但這次,不是因為口紅。


有網友爆料,李佳琦花1.3億買了一棟複式豪宅,跟胡歌唐嫣做起了鄰居。


房子總面積還比他們倆的都大。


林妙可現在的境遇令人惋惜:再好的天賦,也會輸給努力!


但看到最後,有這樣一句話:


“姐妹們,你們買的每一支口紅,都成了內環線大平層的磚下之魂。”


果不其然,評論區罵聲一片。


“現在錢可真好賺。”


“他一個賣口紅的,憑什麼掙那麼多錢?”


雖然幾天後,李佳琦助理闢謠說,消息是假的。


但事件本身,反映了不少人的扭曲觀念。


人家不偷不搶,憑努力賺到的錢買房有什麼錯呢?


身邊總有些人喜歡把別人的成功歸結於運氣,甚至還冷嘲熱諷。


在我看來,這不過是為自己的失敗找藉口罷了。


為人父母,教育孩子一定要避開這個坑。


否則孩子將來會吃大虧的。


每個光鮮亮麗的背後

都是你看不到的拼命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鴨子鳧水時的樣子?


通常,人們只看到鴨子在水面上的悠然安逸。


但潛入水中,你就會發現,原來它的鴨蹼一直都在拼命地划動著,一刻不曾停歇。


林妙可現在的境遇令人惋惜:再好的天賦,也會輸給努力!


著名傳媒人劉同曾說過:“你必須非常努力,才能看起來毫不費力。”


“口紅一哥”李佳琦,其實就是一個非常努力的人。

看過他直播的都知道,屏幕前的李佳琦永遠激情飽滿,金句頻出。


但每一條几分鐘的短視頻背後,都是長達幾個小時的工作。

在一次採訪中,李佳琦對記者說,來到上海的三年裡,他幾乎所有的時間都用在了直播上。

“每天晚上7點開始直播,一直到次日凌晨1點。直播結束後卸妝、總結,凌晨4點爬上床睡覺。中午12點到下午5點選品,然後繼續準備晚上7點的直播。”


林妙可現在的境遇令人惋惜:再好的天賦,也會輸給努力!


一年365天,他做了389場直播。

有一次,李佳琦在6個小時的直播中試了189支口紅,試完嘴唇痛得厲害。他說,看到口紅自己就害怕。

當有人問,你已經很成功了,為什麼不停下來休息一下?

但李佳琦直言:“不敢,也怕。淘寶現在大概有6000多名活躍主播,每天直播場次有10000場。如果一天不直播,你的粉絲就可能被其他9999場直播吸引走。”

沒有誰是能一夜爆紅的。所有的光鮮亮麗背後,都有你看不到的辛酸。

生活,其實就像水中的鴨子。


我們要告訴孩子:那些夢想成真的背後,都隱藏著你無法想象的努力和堅持。沒有誰的成功是偶然的,這才是生活的真諦。


一定要讓孩子懂得

再好的天賦,也會輸給努力


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勤奮和努力似乎已不是一個絕對的褒義詞了。


那種很聰明,最好是不用怎麼努力,就考得了好成績的孩子,總是最受家長歡迎的。


而那些付出了很多努力,取得了好成績或者差一些的孩子,收穫的卻是憐憫和不屑。


看重結果而不看過程的家長,其實是對孩子非常大的傷害。


少年童星林妙可,一直是我覺得比較可惜的孩子。


她6歲出道,9歲在奧運開幕式演唱。


林妙可現在的境遇令人惋惜:再好的天賦,也會輸給努力!


一看就是很有藝術和表演天分的孩子,好好努力將來一定大有作為。


可是她的父母並沒有這樣的意識,孩子出名後,頻繁地讓她暴露在閃光燈下。


沒有紮實的文化積澱,更沒有腳踏實地的鑽研,她走得再高,也只能像蓋樓一樣,地基是不穩的。


最後,她只能接連落榜北京電影學院、中央音樂學院這些藝術名校。


其實,行走在人世間,哪有什麼捷徑可言。

為人父母,一定要明白:平步青雲終是僥倖,厚積薄發才是人間正道。


很多我們看上去的天賦,其實拼的都是刻苦和持續不斷的努力。


林妙可現在的境遇令人惋惜:再好的天賦,也會輸給努力!


生活中,其實大部分父母也知道努力的重要性,但就是培養不出肯努力的孩子。


怎麼回事呢?


這和家長的表揚方式有關。


如果你總喜歡誇孩子聰明,有天賦,那麼孩子會覺得聰明是更重要的事。


為了讓自己看起來很聰明,他會選擇難度小的任務,再次漂亮地完成任務。而那些他覺得超出他聰明程度的任務,他會選擇放棄,畢竟他不可能在解一道題的時間內忽然提高智力吧。


另外,有的孩子為保持看起來聰明,躲避風險避免出醜,有可能會犯錯比如通過作弊來獲取高分。面對失敗時,往往容易束手無策對自己的問題不能正確歸因


林妙可現在的境遇令人惋惜:再好的天賦,也會輸給努力!


而被誇努力的孩子,會覺得努力更有價值,更喜歡迎接挑戰,因為難題才更需要努力。


這也是影響孩子性格的一個重要環節。表揚孩子努力,他會認為,能否做好一件事取決於勤學多練與堅強的意志,這些都會慢慢轉化為自己的性格特質。


那麼,我們平時怎麼誇孩子,才能讓他覺得努力比天賦更重要呢?


分三步走。


01 表揚孩子努力,而不是聰明


其實,我發現,誇孩子最該防的,是親戚和外人。


雖然我知道他們都是出自好心。


年前,帶女兒去親戚家,她背了一首唐詩,於是親戚們紛紛拍手稱快,說女兒很聰明。


買菜的時候,女兒一下子把價格算出來了,於是阿姨就誇孩子好棒。


當朋友看到女兒的畫時,便誇孩子很有畫畫天賦。


每次這種時候,我都會重新誇一遍,更加著重孩子的努力,比如她花了不少時間背唐詩,經常練習算數,非常努力畫畫等……


02 表揚過程,而不是結果


比如女兒做數學題,有的時候她會催著我給結果,其實孩子做得很好,我也不會簡單點頭說個對。


而是先問孩子:你是怎麼算到這一步的?


等到她把計算過程說出來之後,我會說:很好,這個方法很不錯,還有什麼別的方法嗎?


孩子就開始想另外一種算法。


這種表揚方式,就是不要讓孩子過於在乎分數,而是培養她找數學規律的興趣,並且把她的注意力引導到過程上去。


這樣,她的重點不是“不能出錯”這件事情了,而是能體會數學本身的美,更樂意去學習。


03 表揚成長,而不是表現


女兒彈琴的時候,彈錯幾個音,她會很沮喪。


這時候我就會跟她說:我們是在錯誤中學習的。你上次第三小節沒彈好,這次聽了特別好,有進步。


有時候我還會和她擊掌慶祝這個進步。


我要讓她知道,遇到挫折沒關係,努力去解決都是值得誇獎的。


毀掉一個孩子

一個“懶”字就夠了


三月到了,2020年高考已經進入倒計時。


受疫情影響,很多孩子基本都在家上網課。


然而有一部分孩子卻不想上網課,只想趁著假期延長好好睡懶覺、刷手機、玩遊戲。


林妙可現在的境遇令人惋惜:再好的天賦,也會輸給努力!


這樣的孩子,不管有多大的夢想,多高的天賦,最終結果也依舊是一事無成。


而另一邊,“衡水一中學生的假期安排”上了熱搜。

林妙可現在的境遇令人惋惜:再好的天賦,也會輸給努力!

很多人都說,這屆高考考生不容易:生於非典,考於新冠。


但衡水一中的孩子們卻能夠每天5點40起床早讀,網課一節不落,一天做8套題,作息時間和在校時一樣。

這場疫情,一點也沒有擊退他們備戰高考的決心。


他們清楚:你背不下來的書,有人能背下來,你不想做的題,有人比你做的更多,你拖到明天的事,總有人今天努力做完。


那麼抱歉,你想去的大學也只能由別人來上,你想過的人生都將屬於別人。


林妙可現在的境遇令人惋惜:再好的天賦,也會輸給努力!


時間是檢驗結果的最佳標準,而走到最後的,一定是那個默默努力,咬牙堅持的人。


龍應臺說:“我希望你努力,不是為了要跟別人比成績,而是因為,我希望你將來擁有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


告訴孩子,疫情還未結束,越是特殊時期特殊環境,越是分層劃級的時機。


只有極致的拼搏,才能配得上極致的風景。


別讓孩子一時的偷懶,成為人生的遺憾。


“我命由己不由天”

無論出生如何

都能通過努力和堅持改變


近些年,總有人說:寒門再難出貴子。


不管你是怎麼想的,看完這個故事你也許會有新的答案。


故事的主角,是明朝的一位重要的思想家,叫袁了凡。


那時,算命很普及,每個人出生後都會請算命先生,命運如何,基本就給算好了。


很多人堅信命運不可改變。


而了凡,可以說是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其實,在他35歲之前,走的每一步都和算命先生算的一樣。


比如算命先生就說了某年某月某日他會考取秀才,甚至連薪酬和名次都算好了。


他剛開始還說,有一個東西算命先生沒算對,本來算的是領俸米91石5鬥,他就會升官,但還沒到這個數他就升官了。


後來,這個決定又因某些因素被擱置了。


等到了凡真的升到那個官時,領的薪水剛好是先生說的那個數。


從這時候開始,了凡徹底相信了命數:“一個人一生的吉凶禍福、貧富貴賤,都是上天安排好了的,不能強求。命裡沒有的,怎麼努力都得不到;命裡有的,不用努力,自然就會有。”


升官之後,了凡也不讀書了,整天沒事就靜坐著。


一個偶然的機緣,改變了了凡的想法。


有一天他去寺廟參觀,在那裡打坐了三天三夜。


於是主持就覺得這個人很厲害,普通人沒有那個定力,是很難做到的。


結果了凡的回答讓主持很失望:有什麼厲害的,我的命運已經被算得好好的。


於是主持就開導他:“命由己立,福自己求,禍福無門,唯人自招。一個人只要真誠用功、多做善事,沒有不感應的。”


從此,了凡又恢復了以往的激情,努力讀書,工作上奮進有追求。


一年後,了凡又參加了科考。


先生算的命,了凡應考第三名。結果,了凡竟然考了第一名。


接下來,先生算的命又失靈了。


他沒算到了凡會考中舉人,結果他考上了。


於是,他更加相信命運是可以通過努力來改變的。


之後,他在官場上一路高歌,也做了很多事情,深受老百姓喜歡。


頤養天年時,他便決定將抗爭宿命的經歷寫下來,大家將其稱為《了凡四訓》。


林妙可現在的境遇令人惋惜:再好的天賦,也會輸給努力!


曾國藩讀了《了凡四訓》後,豁然驚醒,最後成了晚清中興第一名臣。


他還模仿《了凡四訓》寫了一部家書,即名動四海的《曾國藩家書》。


通過這個故事,我們要告訴孩子什麼呢?


命運確實有一部分掌握在上天手裡,比如基因、你出生的環境等。


但也有一部分,是控制在你手裡的,比如你通過自己的努力升職加薪買房買車,實現人生的理想等。


為人父母,一定要給孩子一個清晰的認知:一個人要想把生活過好,把生命價值放到更大,只有通過努力,而不是坐以待斃。


生命是一段程序,你怎麼編寫,它就怎麼運行,從來不會因為它的初始設定就被限制。


告訴孩子,沒有人能定義你是誰,除了你自己。


這段時間,網課盛行。


很多家長擔心網絡直播,暴露了家裡的環境,家境不好的會讓孩子自卑,學壞。


其實這樣的擔心大可不必,雖說物質基礎不可忽視,但真正能決定孩子未來的,其實是精神上的富養。


林妙可現在的境遇令人惋惜:再好的天賦,也會輸給努力!


前段時間,我看到一位父親幫孩子在山上找網上課。


天氣寒冷,他還特地給孩子搭了一個棚,撿了些柴來烤火取暖,然後默默坐在孩子身邊。


我想,這個孩子是多幸運呀!


有這樣一位努力給孩子創造條件,積極去尋找解決方法的父親,她又怎麼會學壞呢?


她只會覺得父親是英雄,學著父親的樣子勇往直前,努力活出自己的人生。


最好的家庭教育是

家長不偷懶,孩子不放養


前幾天,有人問我:為了讓孩子按時完成作業,用遊戲來激勵孩子,卻又擔心孩子打遊戲上癮怎麼辦?


我聽了,只能無奈搖頭。


家長一邊用最省事的方式去教育孩子,一邊又想收穫很好的效果。


怎麼可能有這麼兩全其美的事呢?


就像我們上文提到的父親,如果他偷懶,只想著如何省事,孩子就不會有一個棲身學習的好環境。


想要孩子成績好,比登天還難。


一位作家說過:做父母是有“有效期”的。


教育的黃金時期,也許只有十年!


林妙可現在的境遇令人惋惜:再好的天賦,也會輸給努力!


所以,在教育路上,千萬別放養孩子。


有研究發現:


父母越守時,孩子越會遵守紀律;


父母越嚴格,孩子成績越優秀;


父母一直陪伴,孩子幸福感就越強。


再好的老師,都比不過父母的言傳身教。


想要培養一個努力上進的孩子,請先成為努力上進的父母。


你現在拼搏向上的努力,就是孩子今後的人生賽道。


把自己活成一道光,才能盡己所能去照亮孩子。


========

老闆說

每一條評論

都給慕課君一塊錢獎金呢!

一個分享轉發兩塊!

我加班的宵夜就靠泥萌了

拜託拜託

林妙可現在的境遇令人惋惜:再好的天賦,也會輸給努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