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國獨佔鰲頭的鄂州文物

三國文化是鄂州最具影響力的文化名片。鄂州地處吳頭楚尾,是湖北簡稱“鄂”之源,是孫權襲侯封王稱帝的肇基之所,是湖北省歷史上唯一的王城兼帝都。“龍蟠鳳集”、“以武而昌”作為鄂州三國文化的底色,衍生出眾多獨具鄂州特質的文化印記、標識。有關專家認為,鄂州申報“中國三國文化之鄉”,有利於唱響城市文化品牌,提升城市整體形象。


在全國獨佔鰲頭的鄂州文物

史載,三國東吳在鄂州(武昌)經營60多年,這裡是著名的夷陵大戰的策劃地、指揮所和大後方。小說《三國演義》中,赤壁之戰6回提到鄂州(武昌)。鄂州的西山(樊山)、樊口、三江口、南屏山等地名在書中多次出現。在第120回晉滅吳之戰,再次寫到東吳末帝孫皓遷都武昌(鄂州)、武昌魚、武昌戰役等。
2001年,南京大學蔣贊初教授在《長江中下游歷史考古論文集·六朝武昌城初探》一文中說:“關於六朝武昌城是沿用了漢代鄂縣縣城舊址,或是另築新城的問題,我們以為,以前者的說法為是。鄂縣為秦漢舊縣,秦屬南郡,漢屬江夏郡,其城相傳為漢將灌嬰所築。”《輿地紀勝》雲:“吳王城,在武昌東,週四百八十步。”《大明一統志》說:“吳王城,孫吳故宮城遺址。今宮城前有御溝,後有廟。”吳王城遺址1984年被列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1992年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013年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該遺址距今1700多年,是三國六朝時期已經確知的、年代最早的古代都城遺址,具有較高的考古和歷史價值。

在全國獨佔鰲頭的鄂州文物

鄂州三國曆史遺存豐富多樣。鄂州境內有聞名國內外的三國“吳王城遺址”等眾多文物保護單位;西山風景區存有大量三國遺蹟,如“避暑宮”、“即位壇”、“試劍石”、“龐統讀書處”、“武昌樓”等;梁子湖還有“關羽磨刀磯”、“周瑜點將臺”等。這些都奠定了鄂州在三國文化中的獨特地位。
鄂州館藏青銅鏡歷史連貫性系統、數量巨大,是湖北省境內文博單位收藏數量的總和,是三國曆史時期全國四大(徐州、紹興、洛陽、武昌)鑄鏡中心之一。建國以後,鄂州市文博工作者配合各項工程建設,先後在全市範圍內通過考古發掘以及徵集戰國、西漢、東漢、三國兩晉、隋唐、宋元明清等12個歷史時期的青銅鏡500多面。鄂州被文史界、考古界譽為“古銅鏡之鄉”。
鄂州最具特色、獨一無二的幾件青瓷珍品,在全國文博單位藏品中獨佔鰲頭。經統計,鄂州境內先後發掘、清理三國六朝時期的磚室古墓葬數以千計,出土這個時期的陶瓷器、銅器、兵器、金銀器、漆木器、玉石器等文物近萬件之多,是全國三國六朝考古資料最豐富的地區之一。

在全國獨佔鰲頭的鄂州文物

三國文化對鄂州的影響深遠。歷代文人墨客從陸機、庾信、孟浩然、李白、元結、杜牧到蘇軾、陸游、楊守敬、張裕釗等,均在鄂州留下了膾炙人口的動人詩篇。尤其是,一代偉人毛澤東“才飲長沙水,又食武昌魚”的名句,更是蜚聲中外。近幾年,鄂州市三國文化研究成果豐碩,鄂州市城市建設中處處彰顯三國元素。特別是近年來,我市把西山吳王避暑宮、鄂州博物館、孫權廣場、觀音閣公園、武昌門等的建設“一線穿珠”,形成了景觀獨特的三國吳都旅遊風光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