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火星探測70米天線吊裝成功,可以接收4億公里外信號

對於人類來說,對太空的探索就一直沒有停止過,可能在古代還沒有什麼多大的進展,但是到了近現代,我們看到人類對於太空的探索有了突飛猛進的進展!不管是衛星還是火箭還是飛船,人類不斷做出偉大的壯舉,不管是月球還是火星甚至是太陽系之外,我們看到人類的探索一刻也沒有停止!而月球顯然是距離人類最近的星球,但是也只有美國將人類送上過月球,曾經先後6批次將12人送上月球,這一偉大壯舉至今還沒有哪國能夠做到,雖然現在多國重啟對月球的探索,但是美國依然是最有可能將人類送上月球的國家!美國依然是科技水平最高的國家,也是對火星探測取得最多成就的國家,而我們的嫦娥四號在登上月球之後,我們看到對於火星的探測已經箭在弦上!

中國火星探測70米天線吊裝成功,可以接收4億公里外信號

信號接收天線

在剛剛過去的第五個“中國航天日”(4月24日)上,備受關注的中國行星探測任務被命名為“天問(Tianwen)系列”,首次火星探測任務被命名為“天問一號”。根據計劃,2020年我國將實施首次火星探測任務,目標是通過一次發射任務,實現火星環繞和著陸巡視,開展火星全球性和綜合性探測,並對火星表面重點地區進行巡視勘查。很顯然,今年我們對於火星的探測將會成為今年最重要的事件之一,也是迄今為止我國對火星探測做出的最大舉動,但是火星探測顯然要比月球探測更復雜,難度更高!

中國火星探測70米天線吊裝成功,可以接收4億公里外信號

地球和月球

月球與地球的距離約為36~40萬千米,而火星距離地球為5600萬~4億千米,地火最遠距離約為地月距離的1000倍。發射信號的衰減與距離的平方成正比,相同發射功率的信號到達地球將非常微弱,而增大地面接收天線的口徑,也就是接收面積,是提高信號信噪比的基本途徑。所以,對於火星的探測,我們必須做好信號的接收,而接收天線就變得非常關鍵!4月25日,70米天線在天津武清成功進行了反射體的整體吊裝。該項目建成後將成為亞洲最大的單口徑全可動天線,是完成火星探測器科學數據接收任務的關鍵設備。預計到2020年10月,70米大天線能完全具備火星探測的數據接收能力。

中國火星探測70米天線吊裝成功,可以接收4億公里外信號

信號接收天線

要知道一旦70米天線完全具備火星探測的數據接收能力,那麼完全可以輕易接收4億公里外信號,這絕對是一個了不起的成就,如此之遠的距離顯然是有些難度的!70米天線建成後,將成為亞洲最大的單口徑全可動天線,能夠大幅度提高我國深空探測下行數據的接收能力,為完成我國首次火星探測工程任務以及後續的小行星、彗星等深空探測提供堅實基礎,意義非常巨大!整體吊裝完成意味著天線主體結構的基本完成。但吊裝完成後還有大量的工作需要做,後續將進一步完成外圍6圈剩餘面板的鋪設,以及伺服系統、饋源網絡和製冷接收機等設備的安裝;還要進行一定時間的系統調試、校準和試運行,能夠做到這樣的程度已經相當的了不起,世界目光今年註定會關注東方,而對於火星的探測也會成為我們今年的重中之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