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5个故事告诉你,路遥平凡的世界,不平凡的一生

什么是人生?人生就是永不休止的奋斗!只有选定目标并在奋斗中感到自己的努力没有虚掷,这样的生活才是充实的,精神也会永远年轻。"

这是路遥在他的著作《平凡的世界》中说的话,也是我抄下来贴在床头的一句话。我每天都会看它一眼,每看一次,就会更深一点明白人生的意义就是两个字:奋斗!

这5个故事告诉你,路遥平凡的世界,不平凡的一生

《平凡的世界》是路遥用生命写出来的不朽绝唱,感动了千万人,也激励了几代人!马云都说是路遥的作品,改变了他的人生。

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路遥在《平凡的世界》一书中的很多故事原型都来自于自己的经历和生活。

下面通过5个路遥的人生故事,一起来感受他平凡的世界,不平凡的一生!

这5个故事告诉你,路遥平凡的世界,不平凡的一生

路遥,原名王卫国,1949年12月3日出生在陕西榆林一个普通农民家里。

1. 被过继给远在延川的伯父

路遥家是个大家庭,父母亲是文盲,生有5个儿子,3个女儿。父亲身高只有一米五,却要挑起全家十口人的生活重担。家里十分贫困,十口人只有一床被子。

这5个故事告诉你,路遥平凡的世界,不平凡的一生

由于实在养不起这么多孩子,7岁的路遥被过继给了远在延川的伯父。

那天父亲说带他到伯父家走亲戚, 第二天一大早背着包袱偷偷出了付,就再也没有回来。

其实,那一天路遥早早就起床了,他躲在一棵大树后默默流泪。

成年后的路遥说:“那是一个非常遥远的早晨,感到十分孤独。”

也就在那一天,他成了一个大人。

2. 拼命读书迎来人生曙光

过继给伯父后,伯父不想让他读书,只想让他帮家里干农活。

路遥恳求伯父:能不能让我试着考一考?即使考上了我也不去上。

没想到,几千名考生中,路遥脱颖而出,以全县第二名的成绩,考上了当地最好的学府:延川中学。

为了让路遥上学,养母提上箩筐,拄着木棍,赶50公里山路到县城沿街乞讨。

这5个故事告诉你,路遥平凡的世界,不平凡的一生

初中几年,路遥都是学校最优秀的学生之一,1966年,路遥以优异成绩考取西安石油化工学校这所中专。

在当时,这意味着这个农家子弟从此可以摆脱农民身份,吃上“国家粮”,三年毕业后就可以成为国家干部,成为令人羡慕的城里人。

这5个故事告诉你,路遥平凡的世界,不平凡的一生

3. 造化弄人,他又被打回原形

命运总是喜欢捉弄人,就在这时,“文革”爆发了,高考制度被废除, 所有中专停止招生。升学无望的路遥只得投入那场史无前例的洪流中。

刚开始,路遥凭借他的能言善辩,大智大勇,敢作敢为,很快扶摇直上,成为呼风唤雨的人物,他全身心地投入到了那场狂欢之中。

这5个故事告诉你,路遥平凡的世界,不平凡的一生

但是,这场斗争是变幻莫测的,路遥很快跌向了深渊。他被罢免了县革委会副主任职务,1969年底被彻底赶回老家郭家沟村务农。

4.结识两位北京知青,开始了两段难忘的恋情

在农村务农的路遥,通过朋友撮合,结识了北京知青林红,从此开始了第一段恋情。

路遥是那种有献身精神的人,他愿意为自己热爱的东西付出一切。

当时,县军工厂招工,路遥争取到了一个宝贵的名额,意味着可以由农民变成工人。但路遥毫不犹豫就把名额转给了林红。

没想到的是,后来林红因为路遥的“农民身份”提出了分手,转身爱上了一个军官。

后来,另一位北京知青林达走进了路遥的生活,用爱抚慰了他的创伤。

24岁那年,路遥因为写作上展现的异凛天赋,得以作为工农兵学员被推荐,踏进了延安大学中文系的大门。大学期间,他的大多经济来源是靠林达资助的。

1970年,路遥发表了《车过南京桥》的诗作,这是他的处女作,也是他第一次以“路遥”的笔名发表作品。

在大学里,路遥阅读了大量中外文学名著,为他的创作生涯打下了深厚的基础。

1976年,路遥被分配到陕西省作协主办的文学刊物《延河》做编辑,为他的文学创作提供了必要条件。

28岁那年,路遥写出他的中篇处女作《惊心动魄的一幕》,获第一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接着,《姐姐》《月下》等几篇短篇小说也相继发表,颇受好评。

这5个故事告诉你,路遥平凡的世界,不平凡的一生

1978年1月,路遥与林达结婚,1979年生下女儿路远。

可是两人在生活习惯和性格上的差异也越来越凸显,短短几年,两人形同陌路。

林达多次提出离婚,路遥害怕给女儿带来很大的伤害一拖再拖。直到辞世前三个月,林达扶起病床上的路遥,他才在离婚书上签了字。

5.创作生命的绝唱《平凡的世界》

在写《平凡的世界》之前,路遥写了一部非常有名的中篇小说《人生》。

《人生》当年单行本首印13万册,上市不久即脱销,第二版印了12.5万册,第三版7200册。

就连马云都曾经说过:18岁时,我是蹬三轮车的零工,是《人生》改变了我的人生。

这5个故事告诉你,路遥平凡的世界,不平凡的一生

当时很多人都认为,《人生》将是路遥不可逾越的巅峰。但路遥不这么认为,他说,最起码在四十岁之前,要完成一部百万字的长篇小说。

1982年,路遥开始了创作《平凡的世界》的准备工作。

开始了一部被他作为礼物献给他“生活过的土地和岁月”的书。

路遥坦言:写作艰难,想起来不寒而栗。

他花了整整六年的时间去创作《平凡的世界》。

头三年到各地考察、采访,和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构思小说框架、人物、情节。他下到矿井和矿工们同吃同住同劳动,和农村大嫂聊家常,体验生活的酸甜苦辣,为创作积累素材。

这5个故事告诉你,路遥平凡的世界,不平凡的一生

他列了100多部的书单,用了一整年时间翻阅了近10年的《人民日报》、《陕西日报》、《参考消息》、《延安报》和《榆林报》,笔记做了几十本。

后三年开始动笔写。

这三年,他大部分时间呆在偏僻的煤矿或者小县城的土窑洞里。

这5个故事告诉你,路遥平凡的世界,不平凡的一生

他从来没有按时吃过饭,每天定量写三千字或者五千字。

他坚信,只有在艰苦的条件下才可能创作出好的作品。

正如他所说:“作品中任何虚假的声音,读者的耳朵都能听得见。无病呻吟骗不来眼泪,只能换取讽刺的微笑;而用塑料花朵装扮贫乏的园地以显示自己的繁荣,这比一无所有更为糟糕.....”

《平凡的世界》第一部完稿后,在北京的研讨会上,很多评论家却对作品感到失望,认为相比于《人生》是很大的倒退,给了路遥当头一棒。但他并没有停止写作。

写第一部时,路遥的健康状况已经不容乐观,但为了不中断写作,他拒绝就医。

在写第二部时,路遥的身体严重透支,口吐鲜血倒下了。

这5个故事告诉你,路遥平凡的世界,不平凡的一生

他的弟弟拼命劝他,可他却说:我要用生命去结束《平凡的世界》。

1988年5月25日,体力日见衰竭的路遥为《平凡的世界》划上了最后一个句号。

六年的文学远征,流血、流汗,拖着病弱的身体,《平凡的世界》终于在路遥顽强毅力的支撑下圆满完成。

1991年3月9日,在全国最高文学奖“茅盾文学奖”评奖中,《平凡的世界》排名第一。

1992年11月17日凌晨5时,路遥在病床上痛苦地抽搐和呻吟,大量吐血。医生全力抢救,仍未能阻挡死神无情的脚步。

上午8时20分,年仅43岁的路遥因肝硬化,消化道出血医治无效,走完了他平凡而又悲壮的人生旅程,年仅42岁。

这5个故事告诉你,路遥平凡的世界,不平凡的一生

弥留之际,仍断断续续告诉身边的弟弟:“爸爸妈妈,其实……可亲了……可重要了”!

他在最后的岁月里,还一直念叨:“如果自己的人生听老人的话,早结婚生子,孩子也该很大了。”

贾平凹后来在怀念路遥的文章中写到:他是一个优秀的作家,也是一个出色的政治家,是一个气势磅礴的人,他是夸父,但他倒在干渴的路上。

其实,路遥他还活着,只是他走得太快!

今天,精进君给大家推荐路遥用生命写出的绝唱《平凡的世界》,一方面这本书我看过了,感觉确实写得好,不好的东西我绝不推荐给大家。另一方面,这本书影响了我对于世界、对于社会、对于人生的许多看法,让我无论经受什么样的挫折和打击,仍然相信世界的美好,仍然对生活充满了信心和希望,我相信,你看过之后,也会明白为什么路遥《平凡的世界》影响了几代人。

让我们把原著捧在手心,一起感受路遥平凡的世界,不平凡的人生!

这5个故事告诉你,路遥平凡的世界,不平凡的一生

全书分第一、二、三部,厚厚的三大本,共一百多万字,仅售89元。对于很多人来说,不过是两顿饭的钱,却得到了一个和思想巨人交流对话的机会,换来一次完美的精神盛宴,何乐而不为?可以点击下方横条购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