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想赚钱,又不想学习,人不能把好事都占了


既想赚钱,又不想学习,人不能把好事都占了


我有个朋友,过去几年开出租车,去年12月份,各种身体的不适,决定不再开下去了,准备过完年再去找工作。


今年因为疫情的原因,使得至今,仍然奉献在家。


他与我同年,大学是计算机专业。他的发小是我的大学同学,毕业后,他的发小回老家了,他留在上海,娶了个上海媳妇。


刚毕业的时候,在一家ATM机销售公司做维护,简单说就是负责ATM机的安装和调试,拿的是死工资。当时他有想过去做销售,我们几个朋友也极力的鼓动他,毕竟我们说说,完全不花力气,选择权还是在他。最后直到他离开公司也没有去做销售。


后来他又在上海一家大型连锁超市做技术支持,大概是做收银机的维护吧。做了几年,就不干了。


从这次开始,他就没有再做技术类的工作。买了一辆面包车,开始在上海各处推销他老家亲戚出产的纸巾。做了一段时间,大概觉得不足以养家,同时去做了快递员。


快递员做了一年多的时间也不做了,他说送快递,自己要开车还要搬,有的还要送到楼上,太累了。


然后想去开出租车,我劝他说,这还不如做快递呢。开出租车的人有几个胃好腰好的?这可是影响一辈子的事情。


最后他还是去开了,一直开到去年底,一直开到自己的胃肠受不了,腰部吃不消。


对于各行各业,我没有任何的歧视,我只是想说明一个问题:每个人能赚到的钱,都是他能力所及的。


回想他在前两个公司做技术,那几年他没有进行任何的进修,就是用自己在学校学的那点东西吃老本。计算机行业的更新换代多么迅速,我们都知道,我想他也知道,可是那么明显的事情成了他房间里的大象,视而不见。即便他知道,他面临的是淘汰。


能力是可以提升的,通过学习和练习,这个过程是充满了乐趣的。但是这个事情,你不参与进来,是无从知晓的。


有位科学家曾说过:当我懂得越多,我就觉得自己越无知。有一个比喻很恰当,说是一个人的知识量,只是就像一个圆。圆的里面是已知的事物,圆的外面是未知的世界。知识越多,圆就扩展得越大,但是圆周因此接触到的未知世界就越多。


“书到用时方恨少”,古时的先贤早已告诉我们这个道理。从书里获得的知识,不一定全部都会及时反映在你的收获中,它是一个不断积累螺旋上升的过程。


像我这位朋友,他第前两份工作是从事计算机相关行业,但是这个期间他没有进一步的进行深造,导致与这个行业的发展趋势有一定的脱节,使得自己在该行业与后来者没有竞争力。


我想这期间他应该有很多次,想要再去学习专业知识,可能三分钟热血,可能各种原因拖延了,最终只能黯然离场。


他的智力没有问题,我觉得有些方面还要比我聪明。打麻将,打八十分,我都不是对手,我很难摸索出那108张牌蕴含的规律。

问题还是出在是否愿意学习上,是否能持续的学习。


学习是可以扩展一个人的认知边界的,进而提升人的能力边界。

一个人的求知欲好奇心如果慢慢消退的话,跟猩猩又有什么区别?


这两年社交电商兴起,去年我在做微商的时候,有一次见面,他苦口婆心的劝我不要做这个。他说,你把朋友圈作为一个卖货的场所,那你那些朋友看了肯定会屏蔽你。


我说我利用业余时间,在朋友圈卖一款国家许可的产品又有什么问题?


路是人走出来的,机会也是自己去争取来的。一条别人走过的路,是说明可以走得通,但是自己探索出来的路,才会遇见不一样的风景。


这几年科技飞速发展,人工智能也越来越先进,长沙市就已经推出无人驾驶出租车。如果我们不与时俱进,未来恐怕难以在社会上立足。


保持求知欲,好奇心,不断学习,可能是我们在这个变化的世界里立足的唯一途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