炸彈掛架上的馬桶與“斷箭”:中途島號“紙老虎II”行動的真相

1965年11月4日,美國海軍的中途島號航母(USS Midway)在越南外海為友軍提供支援。當時戰事吃緊,航母甲板上的艦載機起降頻繁。一般戰時狀態下,航母甲板甲板上不允許有閒雜人等長時間駐留,這樣才能保證艦載機高效地、安全地完成起降作業,可是這天的中途島號航母甲板上卻非常熱鬧。


炸彈掛架上的馬桶與“斷箭”:中途島號“紙老虎II”行動的真相

中途島號航母


該航母上的船員和飛行員們在甲板上圍觀一架A-1H型天襲者(Skyraider)攻擊機,圍觀這架A-1H的人員,似乎都強憋著一股笑意。

戰機武器掛架上驚現一隻馬桶

被人們圍觀的A-1H,編號572,是當時美國海軍第25攻擊中隊(VA-25)中隊長克拉倫斯·威廉·斯托達德(Clarence.WILLIAM. Stoddard)的座機,當時這架飛機已經完成了引擎預熱,做好了起飛準備。


炸彈掛架上的馬桶與“斷箭”:中途島號“紙老虎II”行動的真相

馬桶特寫,前方還被安裝了引信


不過,這架飛機看上去哪裡有些不對。仔細觀察,才能發現,這架A-1H右側機翼上掛載的並不是一枚炸彈,而是一個馬桶。這個馬桶上不僅畫有第25攻擊中隊的隊徽,還被一個自制的架子掛在炸彈掛架上。這架掛載著馬桶的A-1H起飛之後不久,就被越南人民軍發現,為了安全起見,第25攻擊中隊中隊長親自將這個馬桶投擲到越南人民軍控制區內。


炸彈掛架上的馬桶與“斷箭”:中途島號“紙老虎II”行動的真相

編號為572的A-1H


克拉倫斯·威廉·斯托達德將 一個馬桶掛載到武器架上,並將其投擲到敵人控制區內,是越戰中一個非常有爭議的話題。


炸彈掛架上的馬桶與“斷箭”:中途島號“紙老虎II”行動的真相

克拉倫斯·威廉·斯托達德

紙老虎II計劃和其他兩種說法

第一種說法是一個比較主流的說法,該說法認為,在這架A-1H完成對越南人民軍控制區的轟炸後,美軍在越南的投彈量就達到600萬磅了。因此第25攻擊中隊的飛行員與地勤提前商量好,讓地勤將航母上壞掉的馬桶卸下來裝載到A-1H的武器架上,然後由該中隊中隊長親自來完成這個飛行史上的壯舉,並將此計劃命名為“紙老虎II”( Paper Tiger II),從這個計劃名字上可以看出,這可能是他們第二次做這種離譜的事情了。

無疑,這種做法受到了該中隊隊長的首肯。為了不讓航母上的其他軍官將這個計劃破壞掉,地勤們甚至為這個馬桶安裝了炸彈引信,頗有些掩耳盜鈴的意味。為了確保計劃順利進行,地勤和飛行員們圍在這架A-1H周圍,避免這個計劃提前曝光。


炸彈掛架上的馬桶與“斷箭”:中途島號“紙老虎II”行動的真相

馬桶前端引信和隊徽


這種主流說法是比較可信的,但是卻不是流傳最廣的。流傳最廣的是第二種說法,這種說法似乎也有一定的道理。該說法大意為,當時由於戰事吃緊,補給艦未能將彈藥按時送上中途島號航母之上。當時美軍規定,攻擊機載彈量不到一半時時不允許起飛,但是第25攻擊中隊的飛行員急於起飛為前線的戰友們提供支援。為了矇混過關,只得串通地勤,將馬桶安裝在武器架上。

當然還有第三種說法,第三種說法可以看做是第二種說法的衍生,即因為後勤問題,第25攻擊中隊的這架A-1H左右機翼上的載彈量相差太大,導致該戰機平衡性很差,為了達到配平效果,地勤們只能臨時將航母上壞掉的馬桶安裝到A-1H上,以便該飛機起飛。


炸彈掛架上的馬桶與“斷箭”:中途島號“紙老虎II”行動的真相

第25攻擊中隊隊徽


其實經過推敲之後,第三種說法是站不住腳的。從現存相片來看,這個馬桶前端還被安裝了引信。如果情況緊急到需要安裝馬桶作為配重這種程度,那麼地勤根本沒有時間為馬桶安裝用於作秀的引信。何況,相比動輒幾百公斤的航彈,這馬桶的重量根本無法完成配平,所以第三種說法是不成立的。


炸彈掛架上的馬桶與“斷箭”:中途島號“紙老虎II”行動的真相

MACVSOG


那麼,還剩下兩種說法,其中第二種說法並不像第一種說法那麼詳細,但是也是有可能的。因為當時美軍已經從峴港登陸三個月了,這些美軍已經開始與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陣線(民解武裝,可以理解為通過胡志明小道滲透至南方的越南人民軍,ViteChong一詞特指該武裝)發生零星交火了,因此確實有可能有美軍在交火中陷入了困境,需要艦載機進行緊急支援——MACVSOG這種特戰單位需要支援,那麼動用航母上的艦載機倒也不是不可能。不過這種說法終歸是有些牽強。

德浪河谷“斷箭”與越南外海的美軍航母

要想了解此事的真相,那就必須結合時間來進行分析。1965年11月時,北越部隊和南越部隊圍繞越南的中央高地展開了反覆爭奪,這樣的爭奪從那年的9月一直維持到了11月,最終北越部隊佔據了上風。

不過令北越指揮官沒有想到的是,美軍騎一師即將針對此地,展開由美軍援越司令部司令官威斯特摩蘭親手執導的“搜索與殲滅”(Searchanddestroy)行動,在當時“搜索與殲滅”是一種跨時代的戰略構思,大致意為利用直升機的高機動性,迅速投放地面部隊至指定地點,然後搜索敵軍主力,再用美軍強大的支援火力對其進行集中殲滅。


炸彈掛架上的馬桶與“斷箭”:中途島號“紙老虎II”行動的真相

中央高地某處的美騎一師在執行搜索與殲滅


著名的德浪河谷之戰,就發生在1965年11月中旬的中央高地之中。當時威斯特摩蘭親自執導這場戰役,即利用直升機的機動性,突然將部隊機降至中央高地後方,然後搜索越南人民軍第66團和33團。

事情就像威斯特摩蘭看過劇本一樣,美軍騎一師在1965年11月14日上午完成機降後,很快就發現了敵人的主力部隊。但是越南人民軍第66團和33團也都是王牌部隊,很快就開始衝擊美騎一師的機降點(參與德浪河谷戰役的是美騎一師第七旅第一營,為方面描述簡稱美騎一師)。


炸彈掛架上的馬桶與“斷箭”:中途島號“紙老虎II”行動的真相

1965年11月中央高地地區的美軍炮兵


經過鏖戰之後,第二天早間,越南人民軍的這兩個王牌團,為敵除掉中心開花的美騎一師,開始向騎一師的防線發起猛烈衝鋒,試圖以短兵相接的方式抵消美軍強大的支援火力優勢。受到一波又一波的衝鋒之後,美騎一師的防線的防線不斷向機降點收縮。此時美騎一師前線指揮官已經無法有效指揮戰鬥了,只得通過無線電,向司令部傳出了“斷箭”的密語。


炸彈掛架上的馬桶與“斷箭”:中途島號“紙老虎II”行動的真相

休伊直升機是越戰的標誌之一


“斷箭”,是那場戰役中特定的密語,發送該密語表示美騎一師即將全軍覆沒,立即需要最大程度火力支援。老謀深算的威斯特摩蘭提前就做好了戰略部署,十分鐘後第一批戰機就趕到了德浪河谷之中,之後,美軍的火炮、陸基飛機和各航母上起飛的艦載機,幾乎不用美騎一師提供座標,對德浪河谷除機降點以外的所有區域進行了多輪火力覆蓋。

結論與尾聲

要想完成這種程度的火力支援,停留在越南外海的美軍航母一定會提前準備足夠的彈藥,此外在11月初,美軍航母上的艦載機就多次在中央高地地區執行火力支援任務。兩者結合來看,在11月4日時,停泊在越南外海的中途島號航母,一定不會出現缺乏彈藥情況。因此,第二種說法和第三種說法中“缺乏彈藥”的前提,是不成立的,唯獨第一種說法是說得通的——第25攻擊中隊在相對放鬆的狀態下,以投擲“馬桶炸彈”作為600萬磅投彈量的收尾紀念。


炸彈掛架上的馬桶與“斷箭”:中途島號“紙老虎II”行動的真相

A-1


值得注意的是,將馬桶投擲到越南人民軍控制區的第25攻擊中隊中隊長克拉倫斯·威廉·斯托達德,在1966年9月14日被越南人民軍的地空導彈命中而陣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