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文学的“乌托邦”叙事不会对社会产生影响?

文学大多倾向于作家自己营造的“乌托邦”叙事,并且大批量生产,以期对社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可是,那么多“乌托邦”式的作品问世之后,为什么没有对社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呢?

为何文学的“乌托邦”叙事不会对社会产生影响?


文学世界实际上是作家虚构的艺术世界,里面有他们自己主观情感的外化形象,也有刻意加工的形象,还有各种风俗、人情、文化、政治、经济等等层面的东西。譬如小说中的世界大多采取了历史中的一段纵切面,局限在一定的时空之内叙事,营造一个作家自己的“乌托邦”世界。如果仅仅是美好的“乌托邦”,那就不用再看了,不如去看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大体都差不多。如果这个“乌托邦”是经过艺术化加工而变形了的世界,那就值得去看一看,看看有什么新鲜的东西,或者有什么痛快淋漓的东西,有什么自己不知道的事物的反面。只是,这类的作品太少了,并不是作家不能写,而是写出来不能发表。这类作品被审查官视为荒诞不经,要不就被视为只是揭露阴暗面,没有希望,或者被视为背离主流意识形态,刻意污蔑或贬损某些东西,不予发表。那么,这类作品有时还被称为“反乌托邦”类作品,虽然新鲜,有力度,有深度,也有看头,但是不能久存。

为何文学的“乌托邦”叙事不会对社会产生影响?


如此一来就知道,为什么那些“乌托邦”类作品不能影响社会了。而能够产生深度影响的却是“反乌托邦”类作品,是那些有力度的作品,譬如《丁庄梦》、《日光流年》、《蛙》、《虚构》等等,可惜的是,这些作品流行一段时间之后,立刻就销声匿迹了,好像从来没在这个世界存在过。要是现在,根本就不能发表,更何况流行呢?还怎么产生一定的影响?

为何文学的“乌托邦”叙事不会对社会产生影响?


那些“乌托邦”类文学似乎成了主流,也成了影响社会的动力,可是究竟有没有影响,很让人怀疑。究其实,还是太多,太滥了,都是一个腔调,让人不忍卒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