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史》中記載的趙匡胤做天子以前的事件

據《宋史》記載,趙匡胤並非平民出身,而是有著官場背景的。可以追溯到的他的祖上叫趙朓,在唐朝做過永清縣、文安縣、幽都縣的縣令。他祖爺爺叫趙珽,做過地方軍鎮幕府的從事官,升遷至御史中丞。他爺爺叫趙敬,做過營州、薊州、涿州三州的刺史。他父親叫趙弘毅,被朝廷封為左驍騎衛上將軍。趙弘毅作戰驍勇,屢立戰功,深得唐莊宗喜愛和信任。趙匡胤是趙弘毅的第二個兒子,誕生在洛陽夾馬營。出生的時候紅光縈繞室內,奇異的香氣整夜不散,身體呈現金色,三天不變。如此不凡的人物,日後一定要做天子。

《宋史》中記載的趙匡胤做天子以前的事件


關於趙匡胤的傳說除了出生神異之外,就是出生後的很多事都很神異了,即使沒有神異的事,史家們也要編造或者道聽途說一些神異故事編進史書。《宋史》說他容貌雄偉,氣量寬宏,風度寬大。學習騎馬射箭,超過他人。他曾經馴服烈馬,不套馬籠頭,不繫馬韁繩。烈馬帶著他跑到城頭的斜坡道上,讓他的額頭碰到了門楣,致使他摔倒在地。人們認為他撞破了頭,而他卻從容站起來,一點都沒受傷,追上烈馬,騰身上馬,直到馴服烈馬。可見,趙匡胤出生時紅光護體三天不是白護的,而是有金鐘罩鐵布衫之類的功效,能護住未來的龍體。如果不是他善於表演的話,門楣碰了頭,又跌落馬下,肯定是要受傷的。強忍傷痛,裝作若無其事,還要征服烈馬,說明他不達目的不罷休,並且善於表演,在公眾面前不丟人,他曾經和韓令坤在土屋裡賭博,門外有麻雀打鬥,他們二人爭著出來捕捉麻雀,而土屋子卻轟然倒塌,似乎有神靈護佑他。

《宋史》中記載的趙匡胤做天子以前的事件


後漢初年,趙匡胤隨意遊逛,苦於沒有機遇。他住宿在襄陽的寺院裡,有個老和尚擅長方術,用方術來推算人的氣數和命運。老和尚看著他說:“我多給你路費,到北方地區就有機遇了。”正趕上後周太祖郭威以樞密使的官職征伐李守真,趙匡胤應徵做了郭威部下。他聽了老和尚的話,終於得到機會,廣順初年,被補為東西班行首,任滑州副指揮。周世宗為京城長官的時候,趙匡胤擔任開封府馬直軍使。周世宗繼位之後,趙匡胤掌管禁軍。也就是說,周世宗繼位給了趙匡胤最好的機會,可以接近皇族,可以深入皇宮內院,還能帶兵打仗。

北漢來犯的時候,周世宗帶領軍隊在高平和北漢軍隊交戰。兩軍將要交鋒的時候,指揮樊愛能等人臨陣逃脫,軍情危急。趙匡胤指揮同一行列騎兵馳騁痛擊漢軍前鋒,漢軍大敗潰退。趙匡胤乘勝攻打河東城,焚燒城門,不幸左臂中了流箭。由此可以看到,他也是血肉之軀,而他那門楣碰頭、從馬上摔下來而沒事的金剛不壞之軀,似乎已經成了笑話。倘若迷信的人解說這件事,一定會說那是他的劫難,是他應該遭的罪,他躲不過去的。其實還是在為他打掩護,在為他“君權神授”的思想做解釋。

《宋史》中記載的趙匡胤做天子以前的事件


周世宗班師還朝之後,任命趙匡胤為殿前都虞候,領嚴州刺史。趙匡胤的官職又升了一大級,可以在皇帝身邊自由行走了。周世宗三年春天,趙匡胤帶兵征伐淮南,在渦口打敗一萬多敵軍,斬殺兵馬都監何延錫等人,又擊潰南唐節度使皇甫暉、姚風等人,堵住清流關的十五萬軍隊。趙匡胤追到城下,皇甫暉說:“人都是各為其主的,我願意把軍隊排列陣勢,來一決勝敗。”趙匡胤笑著答應他了,等皇甫暉整頓好陣勢的時候,趙匡胤抱著馬脖子直衝過去,親手揮刀劈中了皇甫暉的腦袋,連姚風也一起抓了。趙匡胤作戰勇猛,有勇有謀,屢克敵軍,深得周世宗柴榮信任。他執掌兵權,為日後做皇帝打下堅實的基礎。

趙匡胤不僅作戰勇猛,還對自己親爹鐵面無私。當他爹趙弘毅半夜帶兵到了城門外的時候,喊著要開城門。趙匡胤說:“父子雖然是至親,但是開關城門,這是公事。”到天快亮的時候,趙洪毅才得以進城。如果不是故作姿態,那麼趙匡胤一定是心狠手辣的人,也一定是做皇帝的料子。

韓令坤平定揚州之後,南唐來支援揚州,韓令坤建議退兵。周世宗命趙匡胤帶著兩千人趕赴六合,支援韓令坤。趙匡胤下令:“揚州軍隊膽敢有人走過六合,砍斷他的腳。”趙匡胤的命令等於截斷了韓令坤的後路,韓令坤只得堅守揚州。不久之後,趙匡胤在六合東面打敗齊王景達,斬殺敵軍一萬多人,班師回朝。周世宗任命他為殿前都指揮使,不久又任命為定國軍節度使。

《宋史》中記載的趙匡胤做天子以前的事件


周世宗四年,趙匡胤征伐壽春,攻克連珠寨,進佔壽州。回朝後,趙匡胤被任命為義成軍節度、檢校太保、仍然擔任殿前都指揮使。冬季,征伐濠州、泗州,擔任前鋒。當時南唐軍隊在十八里灘設營寨,周世宗正在議論要用駱駝把軍隊渡過河灘,趙匡胤一個人跳上馬,橫穿河流過去,他的部下都跟隨他渡過去,攻破了南唐營寨。他們利用南唐戰艦,攻下泗州。趙匡胤隨周世宗沿淮河東下,連夜追到山陽,俘獲南唐節度使陳承昭,獻給周世宗,又一連攻克楚州,瓜步,平定淮南。南唐國主離間趙匡胤和周世宗,派人送給趙匡胤白金三千兩,趙匡胤全都交給內府,等於向周世宗坦白。周世宗五年,趙匡胤被任命為忠武軍節度使。

趙匡胤打仗身先士卒,出奇制勝,籠絡一大幫部下和親信。而隨著他打的勝仗越來越多,他的官也越做越大,於是,他要做皇帝的傳說就來了。

周世宗六年,世宗北征。趙匡胤擔任水陸都部署,到達莫州,先到瓦橋關,守將姚內斌投降,繼而打退數千騎兵,平定關南。周世宗在路上,閱覽各方面的文書,得到一隻皮革口袋,裡面裹著三尺多長的木簡,木簡上寫著“點檢做天子”。周世宗覺得怪異,當時張永德做點檢,莫非張永德日後要做天子?趕上週世宗生病,回到京城,他為了避諱,任命趙匡胤為檢校太傅、殿前都點檢,代替張永德。恭帝即位後,任命趙匡胤為歸德軍節度、檢校太尉。

《宋史》中記載的趙匡胤做天子以前的事件


果然是“點檢做天子”,趙匡胤做了殿前都點檢,也就做了皇帝,莫非是天意?肯定不是,而是後人編造的。這則傳說根本就不可靠,也沒有別的資料佐證,只是編史書的人道聽途說而已。

趙匡胤從出生開始就有神異事件發生,只是神異事件也不能互證或者自圓其說,仍然有很多漏洞。事實上,他帶兵打仗很勇敢,出奇制勝,有一幫出生入死的兄弟跟著他,又屢屢升官,直到掌握重兵,連後周皇帝也不能把他怎麼樣的時候,他就迎來了陳橋驛兵變,黃袍加身,搖身一變,成了皇帝。

《宋史》中記載的趙匡胤做天子以前的事件


縱觀種種事件,趙匡胤其實是一個善於表演並且心狠手黑的人,必要的時候連老爹都不認,他不能成事誰還能成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