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中有雅,雅中有俗,性情中人,概莫能外

一日朋友聚會,有高士雲:“雅人喜寂寞,俗人愛熱鬧。”

熱鬧和寂寞是人世間的兩大風景,風景是人們憑心性、情緒的一種選擇,選擇熱鬧者未必都俗,選擇寂寞者也不見得就雅。

俗中有雅,雅中有俗,性情中人,概莫能外

自號“青蓮居士”的李太白,該是千古第一雅人了,其“古來聖寂寞”的詩句標榜了自己的清高和不凡。然,他同樣主張“人生意須盡歡”“烹羊宰牛且為樂”,躋身唐王朝的金鑾寶殿做了李輸林後,在鼓樂笙簫中看輕歌漫舞,也曾感嘆“只愁歌舞散,化作彩雲飛‘”。。。


俗中有雅,雅中有俗,性情中人,概莫能外

熱鬧本不是壞事,愛熱鬧是人的天性。千百年來中國人津津樂道的“人生三大幸事”哪一宗離得開熱鬧?“洞房花燭夜”不是吹吹打打麼?“金榜題名時”不是鞭炮齊鳴麼?“他鄉遇故知”不也是推杯換盞的呼朋喚友麼?時至當今,每年高考發榜時,哪家賓酒樓裡的“狀元宴”不是人頭攢動,笑語喧譁,“五一”、“十ー”放長假,扶老攜幼的家家戶戶不都是往熱鬧處棄麼?

熱鬧是一杯注滿了歡樂喜悅的啤酒,抑不住情感溢漫;熱鬧是一掛儲滿了興奮熱烈的鞭炮,止不住激情渲洩!


俗中有雅,雅中有俗,性情中人,概莫能外

寂寞是什麼呢?詞典上一般的解釋是冷清、孤獨,而文人墨士們卻說它是清高、淡泊、超然、深刻。翻開卷帙浩繁的書刊報紙,費美寂寞的文章比比皆是,什麼“採菊東籬下”的寂寞,“十年磨一劍”的寂寞,“面壁十年圖破壁”的寂寞,“靜不聞雷霆之聲”的寂寞…種種宏論皆雲寂寞是“人生的大徹大悟”,“卓爾不群,視功名利祿為糞土”,“甘守淡泊不為浮名遮眼”。於是,有人對曹雪芹“機,繩床瓦灶”,“披閱十載,增刪五次”泣血書寫《紅樓夢》來嘆;有人對愛因斯坦為創立“相對論”足不出戶,不計寒暑,“將一張鉅額支票當作書籤,最後竟遺忘失落”而感慨萬千。。。。

俗中有雅,雅中有俗,性情中人,概莫能外

誠然,耐得寂寞是一種高貴的人格力量,是一種稀有的堅貞性。然而,縱觀歷史,走向寂寞的人,大多是從繁華熱鬧的境地落下來而不得不寂寞的,曹雪芹來自“花柳繁華地,溫柔富貴鄉”“忽喇喇大廈傾”後,才生出“曲終人散有誰留”的寂寥;孟浩然自少年時代就熱衷於名利,慨言“感激遂彈冠,安能守固窮”,到四十歲應進士舉落第了,還埋怨皇帝老兒“不才明主棄,多病故人疏”,最後歸隱田園才不得已吟唱什麼“只應守寂寞,還掩故園扉。”至於陶淵明,蘇東坡,鄭板橋哪個沒在官場熱鬧過一陣子?當然,也有不曾熱鬧過的寂寞者,伴青燈,甘淡泊,頭懸樑,錐刺股。然此種寂寞者“常懷猛志”,潛藏在骨子裡的東西是出人頭地,圖“大熱鬧”,所謂“十年寒窗”,為的是“一舉成名”。君不見近些年文場上上演的一幕幕鬧劇:某某人“寂寞”了幾年寫出“轟動效應”的作品後,立馬有幫閒者豬肉注水般的吹噓其如何耐得寂寞,如何棄鬧市入深山住茅舍,如何靜若深潭,專注如一,如何孤燈獨坐,喝涼水,吃燒餅就是不寫他在領獎臺上面對鮮花,掌聲,鎂光燈的得意和張揚,就是不寫他在眾多采訪話筒前大言什麼“一不小心”寫出了什麼什麼的輕薄和狂做;就是不寫他拿了獎金、版稅大宴賓客時舉著杯子大喊:“吃吧吃吧,吃我幾個標點符號”的陶醉和自得。

俗中有雅,雅中有俗,性情中人,概莫能外

看來熱鬧並不是什麼壞東西,原來吃五穀六糧的人都熱衷於熱鬧。既如此,我們的那麼多雅人藐視熱鬧、討厭熱鬧是不是一種矯情?是不是故作高深?

雅人愛熱鬧,會象俗人一樣得意忘形,俗人喜寂寞,也會象雅人一樣執著專注。山村老農,一輩子耕耘播種,不求聞達,你能說他不雅?學府教授,揹著孫兒趕廟會,屁顛屁顛的找樂,你能說他太俗?雅俗自古無界定,俗中有雅,雅中有俗,性情中人,概莫能外,故熱鬧與寂寞皆屬自然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