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氏真伪古董茶一招鉴别法”

“郭氏真伪古董茶一招鉴别法”

提起陈年普洱茶,市场上有所谓“号级”“印级”“七子饼”等等断代法;又有所谓“干仓”“湿仓”“高温高湿仓”“自然仓”“人工作旧”等等仓储或者叫做“陈化方式”;另外普洱茶又有“青饼“熟饼”之分;特别是在各路大神、大师、茶商的“合伙”演绎下,消费者对“陈年古董茶”就好比是“雾里看花、水中望月”,常常是“丈二长的和尚,摸不清头脑”,各种传说甚嚣尘上。

“郭氏真伪古董茶一招鉴别法”

经过鄙人近几天来对“陈年古董普洱茶”的随意研究和一般学习,可以说,已经找到了破解真伪“陈年古董茶”的密码。方法简单易学,且对所有“陈年古董茶”有效。今取名“郭氏真伪古董茶一招鉴别法”,特此布闻,以飨同好。

“郭氏真伪古董茶一招鉴别法”

郭氏真伪古董茶一招鉴别法:按正常方法冲泡;最佳品茗感受在第2泡~第4泡之间;5泡~10泡以后,茶汤逐渐转弱;15泡以后基本上无色无味。是为真“古董”。若是青饼,叶底或欠软或稍硬(陈期愈短则愈肥厚柔软)。

“郭氏真伪古董茶一招鉴别法”

需要说明三点:以耐泡度为唯一标准,不需要考虑其他因素;本“鉴别法”只针对“真伪陈茶”;由于“陈年茶”几乎全部都是港台地区或南洋一带才有,这些地区“自然仓”的“陈年茶”和“传统作旧(即入仓后再退仓)”后的“陈年茶”之间区别甚微,鄙人功力尚浅,该法可能只能提供有助于鉴别的基本信息。除此之外,凡是耐泡、有人甚至说耐泡度可达三五十泡的,都是或短期高温高湿处理、或添加化学物质的伪劣“陈茶”。

总之,鉴别真伪陈茶需要把握的一条基本原则是:年份越久,越不耐泡。道理很简单:茶保存的时间越长,总的物质含量或者说水溶性物质含量呈衰减趋势。

(注:图片源于网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