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與猴子、野豬為伴,有人在這裡隱居八年,記者深探發現

隱士的生活是不是如大家想象的那樣清風明月、閒適悠然?


距離209國道僅4公里的官山鎮松樹溝深山裡,藏著武當山地區唯一遺存“三教合一”證物的石佛寺。寺前的兩棵古銀杏樹遮天蔽日、綠蔭婆娑,讓人流連忘返;寺後的羅漢洞,“隱士”張誠發在裡面修行8年之久,過著幾乎與世隔絕的日子。


近日,記者一行又在石佛寺牆上發現一塊大清道光二十二年牧童損壞廟宇後立下的“檢討碑”。


【十堰】與猴子、野豬為伴,有人在這裡隱居八年,記者深探發現


【十堰】與猴子、野豬為伴,有人在這裡隱居八年,記者深探發現

古寺遺址前

夫妻銀杏樹相依相偎


從六里坪鎮的“官山路口”進入209國道,前行約15公里,即可到達大明峰景區門口附近的一個路口,此處有一塊“官山鎮松樹溝”地名的牌子。過河,順著水泥公路走到盡頭,即可徒步上山。


【十堰】與猴子、野豬為伴,有人在這裡隱居八年,記者深探發現

【十堰】與猴子、野豬為伴,有人在這裡隱居八年,記者深探發現


上山的小道大部分緊挨山溪,一路上流水潺潺,鳥語花香。


【十堰】與猴子、野豬為伴,有人在這裡隱居八年,記者深探發現

【十堰】與猴子、野豬為伴,有人在這裡隱居八年,記者深探發現

【十堰】與猴子、野豬為伴,有人在這裡隱居八年,記者深探發現


隨著小道越來越窄,兩旁參天大樹越來越多,陽光透過樹林灑向地面,投射出斑駁夢幻的樹影。


【十堰】與猴子、野豬為伴,有人在這裡隱居八年,記者深探發現


佇立片刻,頓覺神清氣爽,讓人把塵囂忘卻在九霄雲外。在這樣的季節裡,探訪深山古寺,恍然之間想起了常建那句詩: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十堰】與猴子、野豬為伴,有人在這裡隱居八年,記者深探發現


徒步約50分鐘後,來到豹兒峰前。只見峭壁下方一塊佔地近千平方米的平地上,一雄一雌兩棵高聳入雲、遮天蔽日的銀杏樹,相依相偎,不離不棄。


【十堰】與猴子、野豬為伴,有人在這裡隱居八年,記者深探發現


當地林業部門掛在樹幹上的牌子顯示,這兩棵銀杏樹樹齡均在500年以上,被當地村民稱為夫妻銀杏樹


【十堰】與猴子、野豬為伴,有人在這裡隱居八年,記者深探發現

【十堰】與猴子、野豬為伴,有人在這裡隱居八年,記者深探發現

【十堰】與猴子、野豬為伴,有人在這裡隱居八年,記者深探發現


常在這一帶爬山的驢友這樣形容這兩棵銀杏樹:春天,吐露新綠;夏時,翠葉滿枝;秋天,一樹金燦,滿樹盡帶黃金甲;冬時,虯枝在風雪中傲然屹立


樹下,掩映著始建於明弘治三年(1490年)的石佛寺主體建築——三教堂,其頂部已經坍塌,四面牆壁斑駁破舊,在左右山牆及後簷下繪有壁畫、“慈航普渡”字樣。同時,遺址前後的空地上均發現大量殘破不全的石雕佛像。


【十堰】與猴子、野豬為伴,有人在這裡隱居八年,記者深探發現

【十堰】與猴子、野豬為伴,有人在這裡隱居八年,記者深探發現

【十堰】與猴子、野豬為伴,有人在這裡隱居八年,記者深探發現

【十堰】與猴子、野豬為伴,有人在這裡隱居八年,記者深探發現


當地資料顯示,石佛寺在明弘治十七年(1504年)、清道光年間、光緒二年(1876年)經歷三次重修。從清同治三年 (1864年)埋葬於此的餘道人墓碑,以及石佛寺牆壁磚上的“餘道人”刻字顯示,在很長一段時間內,石佛寺是道教人士在住持。


【十堰】與猴子、野豬為伴,有人在這裡隱居八年,記者深探發現


【十堰】與猴子、野豬為伴,有人在這裡隱居八年,記者深探發現

寺後羅漢洞

隱士8年來與猴子野豬為伴


在丹江口市人民政府樹立的文物保護碑上,這裡全稱為“羅漢洞石佛寺”。


【十堰】與猴子、野豬為伴,有人在這裡隱居八年,記者深探發現

【十堰】與猴子、野豬為伴,有人在這裡隱居八年,記者深探發現


穿過石佛寺“後門”,即可看到豹兒峰峭壁底部的一個石洞——羅漢洞。洞口擺放的木柴、水桶、臉盆顯示著這裡有人居住的痕跡。


【十堰】與猴子、野豬為伴,有人在這裡隱居八年,記者深探發現


正當記者疑慮的片刻,一個留著過肩長髮、衣衫略顯破舊的中年男子從洞裡走出,主動與訪客打招呼。在男子帶領下,記者看到這是一個高2.9米、寬2.75米、深5.5米的天然石灰岩溶洞,洞內除了石雕、神臺、石碑,土灶、帳篷、鍋碗瓢盆等生活用品一應俱全。


“我在這裡修行8年了。”男子告訴記者,他名為張誠發,1969年出生於荊門。幼時,他就在家人的帶領下來過石佛寺,就此與這裡結緣。長大後,他一直從事石匠行業,也經常參與宗教建築的施工,後來出家成為全真教龍門派弟子。2012年左右,他從雲臺山出發“雲遊四方”,經過209國道旁的松樹溝時,再次來到石佛寺,從此一住就是8年。


【十堰】與猴子、野豬為伴,有人在這裡隱居八年,記者深探發現


張誠發的生活很簡單。離洞約300米的山溝裡,有一口前人留下的水井,常年不竭,自己又在洞前空地上種著一些時令蔬菜。他每天只吃兩頓飯,每月僅需要下山採購一次日常生活用品,花費在百元左右。自己除了少量積蓄外,偶爾路過這裡的驢友也會送一些錢給他。


【十堰】與猴子、野豬為伴,有人在這裡隱居八年,記者深探發現


他告訴記者,這種日子雖然在常人看來較為艱苦,但是山中清靜的環境有利於修行人靜思,自己過得怡然自得。“這幾年,我遇到過的‘鄰居’有猴子、野豬、狼,甚至還有巨大無比的蟒蛇。不過,它們都沒有把我怎麼樣……”


【十堰】與猴子、野豬為伴,有人在這裡隱居八年,記者深探發現

180年前“檢討碑”

牽出牧童破壞文物事

在這裡,張誠發還承擔著文物保護志願者的責任。“偶爾有不自覺的遊客來到這裡亂扔垃圾,等他們走後,我都會把垃圾撿起來。經常有人對這裡的歷史很感興趣,我會指引他們看牆上的文物保護‘檢討碑’,促使大家樹立文物保護的自覺性。”


在張誠發的指引下,記者果然看到寺前牆壁上鑲嵌著一塊約1米高、0.4米寬的碑刻,上面的字跡依然清晰。碑文記載了大清道光年間,當地兩個牧童破壞文物的過程和對後人的警示懲戒。


【十堰】與猴子、野豬為伴,有人在這裡隱居八年,記者深探發現


碑文這樣記載:“松樹溝石佛寺古剎也,一方福主何堪作踐?近因寺鄰饒王二姓牧童損壞古碑,碑上刻載香火地土界址關係非輕,住持餘祥蒲本欲鳴官,奈牧童之主與保甲議論勸和,情願修碑刻立永禁碑記以戒,寺上日後幾百物件作踐損壞者,決不寬恕。勒碑以誌不朽雲。”


此碑落款為大清道光二十二年(1840年),落款人除了保甲梁憲學,還有牧童王小龍、饒苟兒二人。據瞭解,這是武當山地區第一次發現因保護文物的“檢討碑”,對後人很有啟示意義。


【十堰】與猴子、野豬為伴,有人在這裡隱居八年,記者深探發現


戳下方看視頻

跟記者一起探訪石佛寺


如何前往石佛寺


地址:丹江口市官山鎮

自駕:十堰市主城區—呼北線—209國道—松樹溝—過河—順著水泥公路走到盡頭,徒步上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