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判斷孩子是否存在心理疾病?注意這四個方面!

現在很多孩子都是獨生子女,家長都非常關注孩子,孩子的各個方面都受到家長的關注,在心理上我們應該關注孩子哪些問題?家長怎麼判斷出這個孩子可能存在心理疾病?也就是說心理異常的時候會發出什麼樣的信號?兒童心理專家給出幾個方法。


怎麼判斷孩子是否存在心理疾病?注意這四個方面!


從我們接觸到的一些患有心理障礙也好,心理問題的孩子,他們在早期多多少少會有一些表現,有些可能到最後很嚴重了才就診,但是翻回頭我們去問家長的時候,他在早些時候就已經有這樣那樣的表現了。這些在給我們發出異常的信號,值得我們家長去關注的。

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是性格上的變化

有些孩子出現問題,我們家長會發現這個孩子平時挺開朗,挺活潑的,愛玩愛鬧的,突然怎麼變得有點發悶了,不愛動了,內向了,膽怯了。以前這個孩子無憂無慮了,什麼事都不操心,現在變得心事重重的,變得敏感的,多疑了。以前這個孩子挺溫和的,現在動不動就發脾氣,以前對人挺寬容,挺友愛的,現在變得愛計較了,甚至嫉妒別人,甚至有些孩子出現有些報復的心理。這是屬於性格上的變化。

第二點變化是行為上的變化

孩子有些外顯行為上的變化,比如說這個孩子開始變得少言寡語了,飲食上也開始出現問題,比如厭食或者食慾不振,或者有的孩子暴飲暴食。最明顯的有些問題是不願意上學,不願意和家人或者同伴交流,甚至有的孩子連出門都不願意出了。也有的孩子表現得他比過去顯得過分地好動了,有的甚至出現攻擊性行為。

怎麼判斷孩子是否存在心理疾病?注意這四個方面!

再有是情緒上出現的變化

孩子表現得總是不高興,特別愛哭或者特別煩燥,非常地易怒,甚至有的孩子是暴怒,對很多事情不感興趣,可能以前提起來能高興的事,現在總是無精打采的,幼兒表現得是頻繁地哭鬧或者明顯地恐懼,總愛黏著大人,以前能獨立睡的,現在又要求家長陪著睡。

第四個方面是軀體上的變化

比如孩子出現明顯的體重下降或者出現睡眠的問題,經常夜驚,做惡夢,大一點的孩子會出現做惡夢,會有出現身體上的反應,比如經常這疼那疼,心慌胸悶等等。但是當孩子出現軀體上反應的時候,可能很難直接就想到是心理問題,一個軀體的表現到底是不是一個心理問題的表現,他也是有一些很重要的特點,心理問題以軀體的形式表現出來的還是有一定的特點,跟真正的器質性的疾病還是有區別的。

注意觀察孩子這四個方面有沒有發生變化,如果嚴重影響孩子的身心健康,要及時就醫,不要忽視了心理疾病,萬一出了問題,後果更是不堪設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