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常見行為,過火了!別和法律“開玩笑”

生活中

因開玩笑釀成的禍事屢見不鮮

常有一些不懂得玩笑底線的人

做一些自以為是玩笑

實際上卻是違法犯罪的事情

如果不學習法律知識亂開玩笑

因為整人而違法甚至犯罪

會得不償失!

跟隨大司兄一起來看看

哪些玩笑不能開

打鬧玩笑需有度

因時常在手機上玩射擊類遊戲,這天張三便模仿遊戲中的場景和同學開起了玩笑,用射釘槍朝同學小王的頭部射擊,造成其頭部重傷。


這些常見行為,過火了!別和法律“開玩笑”

一起來學法

同學朋友之間嬉戲打鬧很是正常,但玩笑過度則會變成故意傷人。

《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條,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傷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

疫情信息勿亂編

張三為了開玩笑,利用微信號編造其感染新型冠狀病毒後到公共場所通過咳嗽方式向他人傳播的虛假信息,發佈在朋友圈、微信群。後該信息內容被大量不明真相的人轉發、轉告,引起群眾恐慌。

這些常見行為,過火了!別和法律“開玩笑”

一起來學法

在全國上下齊心抗疫的關鍵時期,一個玩笑,引起無數人的恐慌,這種行為構成編造、故意傳播虛假信息罪,應予以嚴懲。

《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條之一 ,編造虛假的險情、疫情、災情、警情,在信息網絡或者其他媒體上傳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虛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網絡或者其他媒體上傳播,嚴重擾亂社會秩序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嚴重後果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報警電話勿亂打

“有困難打110”,這是每個人都知道的常識。但令人尷尬的是,有時在警方應接不暇的來電中,有許多是閒聊、開玩笑、甚至惡意騷擾的無效報警電話。例如在酒後無聊,為了“好玩”,打電話報警稱有人打架鬥毆;朋友聚會為了展現自己膽量大,撥打報警電話......


這些常見行為,過火了!別和法律“開玩笑”

一起來學法

一個玩笑,一次無效報警,很可能讓一個正處在危急時刻的報警人失去被解救的機會。開玩笑、惡意撥打110或虛假報警,不僅是不道德的行為,還有可能觸犯法律,嚴重的將面臨罰款或拘留的處罰。

《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二十五條,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輕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一)散佈謠言,謊報險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擾亂公共秩序的。

肖像照片勿亂髮

張三在理髮店剪髮後很滿意,理髮師提出想與張三合影。幾天後,張三的微信朋友圈出現了自己剪髮的照片,配文“髮型棒棒的,想要擁有同款可提前預約喲”。理髮師利用合影為自己的剪髮“代言”,但事先並未徵得張三同意。


這些常見行為,過火了!別和法律“開玩笑”

一起來學法

我國《民法通則》第一百條規定,公民享有肖像權,未經本人同意,不得以營利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公民有權禁止他人非法使用自己的肖像權或對肖像權進行損害、玷汙。在自己肖像權被侵犯的時候,可以勇敢的拿起法律的武器,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民法通則》第一百二十條,公民的姓名權、 肖像權、 名譽權、榮譽權受到侵害的,有權要求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並可以要求賠償損失。

侮辱言語勿亂說

張三追求喜歡的女生沒有成功,時常被周圍人調侃,張三對此心懷不滿,便時常以開玩笑的口吻,採用刻薄侮辱的言語對被追求的女生進行嘲笑、辱罵,使其當眾出醜,難以忍受。

這些常見行為,過火了!別和法律“開玩笑”

一起來學法

有一種罪叫侮辱罪,指使用暴力或者以其他方法,公然貶損他人人格,破壞他人名譽,情節嚴重的行為。

《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條,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


電視劇情勿模仿

模仿電視裡的搶劫犯,手持刀攔住路人恐嚇讓其交出錢來,路人因害怕將錢交出後,對路人說是開玩笑的。

這些常見行為,過火了!別和法律“開玩笑”

一起來學法

搶劫玩笑不能開,或犯搶劫罪。搶劫罪指以非法佔有為目的,當場使用暴力、脅迫或者其他方法強行劫取公私財物的行為。

《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條,以暴力、脅迫或者其他方法搶劫公私財物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重要的事說三遍

如果想和他人開玩笑一定要

把握好度 把握好度 把握好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