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女☆歌劇Revue Starlight》,在魔幻的舞臺,成就少女舞臺夢

《少女☆歌劇Revue Starlight》是由武士道、NELKE PLANNING、Kinema Citrus原作(大概是共同企劃之類)、古川知宏導演、Kinema Citrus製作的動畫。題材跟其他的企劃不同的地方,就是它是以一個跨媒體計畫誕生的作品,跟動畫同時推出的是由同一批演員聲優所演出的舞臺劇。主線講述主角愛成華戀和神樂光兒時許下約定,要一起成為明星演出舞臺劇“Starlight”,支線則講述兩人身邊眾多舞臺少女的故事。

《少女☆歌劇Revue Starlight》,在魔幻的舞臺,成就少女舞臺夢

整個作品大概可以成前後半部,前半是各個舞臺少女的個人故事,後半則開始跑主要的故事集中在兩個主角上面。從第一集中可以看出整體基調,獨創性,但結構相對混亂,在(不重要的)日常上製作普通,但舞蹈及打鬥都算水準之作。而第六集,是前半部人物塑造最飽滿的一回,香子和雙葉的部分有墮落、有衝突、有追趕、有過去和現實中的對比。拿同樣是講兩個人故事的第4集來比較,華戀和光那一回就只是一個普通簡單的憶起,只是重新確認已經知道的事實。

《少女☆歌劇Revue Starlight》,在魔幻的舞臺,成就少女舞臺夢

第七集似乎開始進入主線。這裡安插了一個時空跳躍的橋段,原來目前發生的這一切,都只是不斷重複的某事件,而幕後的主謀是大場奈奈。這一集的ED沒有人聲,或許是因為重演,或許是因為奈奈的故事尚未說完,她還沒成為舞臺少女。第八集延續未完的故事,但改從光的視角。原來小光使用匕首是因為原本的劍─光輝被奪去了一大部分。這集ED主題是小光,演唱的卻是華戀的聲優。第九集時有一段眾人第一次“Starlight”的演出,99期每一個人都有對應的罪,許多臺詞也是量身訂做,比如讓奈奈說出“啊,絕望的輪迴又要來臨了”。然後十到十二集進入最終篇章,華戀和光的對抗、光的自我犧牲、最後是華戀對光的救贖。

《少女☆歌劇Revue Starlight》,在魔幻的舞臺,成就少女舞臺夢

特別提一下第十二集,這一集十分精彩,許多埋了很久的梗終於收束起來。長頸鹿就是觀眾,所以它總是在說“想看出乎意料的事情”;長頸鹿對著觀眾說話,則是一種打破第四道牆的後設。然後摘星的意義也解出來了,星就是兩人、不是其他的願望。而進入地下舞臺時那一幕“我的再造”,其實說的是舞臺的再造,永無止境。所謂舞臺,是演員與觀眾的共謀。觀眾既監控著整個演出的結構,又期待奇蹟發生。而演員具有相對自主性,有可能促成奇蹟發生。

《少女☆歌劇Revue Starlight》,在魔幻的舞臺,成就少女舞臺夢

少女歌劇的劇本可以說是劇本結構美感的極致體現,以舞臺劇編排順序為出發將劇本分段並命名,依據所有的腳色需求去訂製腳色的性格以及劇情分配,每一個角色在動畫中都有均衡的演出,並且每人至少擔當一種經典角色取向或屬性。同時以舞臺劇的概念作為出發,每一個場景設計,大至看板立繪、小至衣服配件都做到了實質上的環環相扣,絕對經得起推敲。

《少女☆歌劇Revue Starlight》,在魔幻的舞臺,成就少女舞臺夢

作為歌舞劇類的動畫,少女歌劇的每個角色以及Revue都有它專屬的歌曲,並由該CV演唱。於是欣賞歌曲歌詞在本片中格外吃重,事實上演出九位主角的CV全部都不是傳統的聲優,而是戲劇出生,擁有雄厚歌唱功力的演員。為少女歌劇譜寫歌曲以及配樂的作曲家分別為家藤達也以及藤澤慶昌。兩位都是非常優秀的音樂人,最有印象的是前者是末日時;後者則是不久前的寶石之國的音樂擔當。兩人的搭配可以說天衣無縫,音樂完成度之高堪比偶像專輯。

《少女☆歌劇Revue Starlight》,在魔幻的舞臺,成就少女舞臺夢

幾原邦彥其風格非常明顯好認出,用舞臺劇式魔幻的演出剪接手法,配合華麗運鏡在虛實間來回切換,精湛的視覺演出只要看過一次就難以忘懷。同時導演埋藏大量意識流與隱喻在各個畫面裡,謎底和想要表達的主題往往都是在倒數幾集才解明,結局的解讀還會因每個觀眾成長與社會背景的不同,多少有點差異。他的動畫如果單純看表面會根本看不懂在演什麼,甚至整個邏輯有問題,但如果能拋棄部分邏輯觀念,並超越文字敘述進一步去想像探究那些怪誕演出的意涵,就能從中獲得到不少樂趣。

《少女☆歌劇Revue Starlight》,在魔幻的舞臺,成就少女舞臺夢

整部作品大約以一種大雜燴的形式完成,有主線、有個人故事、有掙扎、有穿越時空、有拯救,但是除了最後一集,這些元素基本上沒有串的很流暢,往往以一種突兀的方式開始又消失。不論在劇情深度、可展開性、製作,本作大約就是一部比普通好一些的動畫;不過最後數回算是有比較大的展開,若對此有興趣、或是對的上電波(古川知宏算是幾原邦彥弟子)的朋友還是可以試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