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涪陵:將致富之路鋪到農民家門口

寫在前面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到2020年我國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做到脫真貧、真脫貧”。中國改革報、改革網記者從全國鄉村旅遊與旅遊扶貧工作推進大會上獲悉,我國通過“鄉村旅遊”實現脫貧人數佔脫貧總人數的17.5%。國務院扶貧辦有關負責人表示,全國通過旅遊扶貧形成15萬個鄉村旅遊特色村、300萬家鄉村旅遊經營戶,鄉村旅遊年接待遊客超過20億人次,收入超過1萬億元。鄉村旅遊已成為我國農民就業增收、農村經濟發展、貧困人口脫貧的主戰場和中堅力量。

近年來,重慶涪陵區通過發展鄉村旅遊和旅遊扶貧走上了脫貧致富之路。文化和旅遊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務院扶貧辦公室等10多個部門和單位共同制定並印發的《鄉村旅遊扶貧工程行動方案》顯示,重慶市涪陵區有11個村列入全國鄉村旅遊扶貧重點村。

桃李芬芳,油菜金黃。三月的山城被爛漫山花裝扮一新。“我們帶你到涪陵龍洞溝去看看,那裡的春天更美麗!”近日,中國改革報、改革網記者前往重慶涪陵,穿行在空氣清新、景緻如畫的美麗鄉村,聽當地老百姓講述他們依靠自力更生脫貧致富的故事。


將致富之路鋪到農民家門口

重慶涪陵探索扶貧新模式,利用閒置荒地發展鄉村旅遊,將荒山溝、灘塗、企業廢棄用地等打造成度假村,解決當地農戶就業,帶動特色農產品銷售,助力農戶脫貧致富


脫貧攻堅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必須打好的三大攻堅戰之一。重慶808個貧困村如何“銷號”?95.3萬人何時摘帽?重慶涪陵區委宣傳部一位幹部向中國改革報、改革網記者介紹,“2015年,重慶市委、市政府提出實現涪陵、潼南2個區‘脫貧摘帽’,涪陵區將舉全區之力,完成脫貧攻堅任務。這些年來,在打贏這場脫貧攻堅戰中,涪陵區‘大力實施鄉村旅遊’的這步棋,為盤活當地經濟立下了大功。”

如何佈局“鄉村振興戰略”決策定位?涪陵區委、區政府有針對性地實施農村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勇於改革創新,突破農村傳統農業制約經濟發展的瓶頸,將鄉村旅遊與建設美麗鄉村結合起來,把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銜接起來,發展“鄉村旅遊”精準脫貧。

重慶又稱“中國霧都”“四大火爐”,每年夏天,城裡人休閒避暑的納涼方式使得“鄉村旅遊”發展充滿機遇。打造重慶鄉村旅遊“升級版”,精準幫扶助力脫貧,成為涪陵區委、區政府的扶貧決策之一。

記者在重慶涪陵武陵山鄉瞭解到,“鄉村旅遊”經營戶達到145家,鄉村旅遊總收入為6136萬元。宣傳部工作人員向記者介紹,像這樣的鄉鎮還有很多,有11個村被列為“全國鄉村旅遊脫貧致富示範村”。記者在涪陵龍橋街道辦事處(原龍橋鎮)採訪獲悉,該鎮利用閒置荒地發展鄉村旅遊,在沙溪、龍洞溝,過去的荒山溝等荒灘地、企業廢棄用地,打造“溫泉度假村”,不僅節約利用了閒置土地,解決失地農民就業,而且帶動特色農產品銷售;不僅帶動了美麗鄉村創建,而且帶領村民走上了脫貧致富路。

重慶涪陵:將致富之路鋪到農民家門口

▲ 位於龍洞溝度假村的龍洞溝生態酒店 ( 汪靜 攝)


重慶涪陵:將致富之路鋪到農民家門口

鄉村旅遊“扶貧” 梧桐計劃“招才”

脫貧致富攻堅克難,人才是關鍵因素。涪陵區委、區政府打破制約瓶頸,提出扶貧需扶志、致富必有“帶頭人”的人才發展理念,用先富起來帶動、推進農業供給側改革,優化鄉村旅遊精準扶貧模式。

胡祖國是涪陵區實施“鄉村旅遊”引進人才工程引進的致富能手中的優秀代表,是本鄉本土的涪陵龍橋鎮人,常年在外打工,掌握了五金製造技能,依靠技能用打工攢下來的錢在廈門創辦恆興五金加工廠,本著誠信的理念、過硬的技術、優質的服務,小廠越做越大。經過多年的打拼,積累了一定財富,成了龍橋鎮村裡有名的致富能手。

“每一次回家鄉看到家鄉人渴望致富的目光,就萌發回鄉創業的想法,一個人好不是好,大家好才是真的好,一個人富不算富,大家富才是真的富。自己的奮鬥目標不是單純個人致富,要在自己富裕後,帶動村裡更多群眾致富,大家都富了就是最開心的事。”胡祖國回鄉後,打造龍洞溝溫泉度假村,帶領龍橋街道和北拱社區村民發展鄉村旅遊業脫貧致富,在當地成為佳話。如今,胡祖國成為重慶龍洞溝溫泉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涪陵區人大代表。他告訴記者,“是涪陵實施鄉村人才戰略,發展鄉村旅遊給自己帶來了發展機遇、致富契機、回報家鄉的機會,成為返鄉創業致富“十佳明星”,這是我回報家鄉的夢想和追求。”

見到胡祖國時,他正忙著給社區孤寡老人“送禮”回來,送的是他在水塘釣的魚。寡言少語的胡祖國在妻子和朋友眼中是個實誠人、熱心人,更是個實幹家。擼起袖子加油幹,這句話被胡祖國特意貼在床頭。當初很多村民對“鄉村旅遊”存在質疑,村民自主意識薄弱、文化程度不高,自然生態承受一定壓力、傳統農業根深蒂固等多方面的問題凸顯。因此,致富帶頭人很關鍵。胡祖國說:“當初很多朋友勸我,投資龍洞溝,那就是個‘荒山溝’,投資打水漂,也讓我很糾結,但一個人認定的事,必須幹下去。發展‘鄉村旅遊’,有政府政策支持,我就義無反顧去做。”帶領鄉親致富的胡祖國,被涪陵區委、區政府評為優秀黨員、返鄉創業“十佳明星”。記者瞭解到,胡祖國2006年開始創辦企業,發展鄉村旅遊;2007年當選龍橋鎮北拱街道黨委副書記、渝懷黨支部書記;2010年9月當選為龍橋街道北拱社區黨委書記、龍橋鎮第三屆人大執委、涪陵區人大代表;2011年被中共涪陵區委評為優秀黨員;2012年被評為優秀黨務工作者;2015年被重慶市司法局選任人民監督員。“是涪陵區委、區政府支持發展鄉村旅遊,給我提供了致富的機會,能夠有機會為家鄉人民去扶貧濟困,幫助家鄉近百人就業,帶領他們脫貧致富,我覺得這是一種莫大的榮幸,也是一種驕傲!”胡祖國說。

在涪陵區,像胡祖國這樣打工攢錢後返鄉創業致富的明星還有很多。全國致富能手李海林是海林生豬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開創養殖新模式,帶領鄉親致富;返鄉創業明星李承洪是涪陵區洪麗食品公司董事長,專業生產榨菜,帶領鄉親致富,被評為“農村青年致富帶頭人”。


重慶涪陵:將致富之路鋪到農民家門口

借你一片“荒山溝” 還你美麗“度假村”

昔日龍洞溝其實就是荒山溝,雜草叢生,是村民放牛放羊的地方,四周無人居住。山溝裡溝深林密,竹林雜樹荊棘密佈,山澗有瀑布飛流直下。龍洞溝離涪陵城區較遠,地勢偏僻,屬於荒山、荒溝、荒地的結合體。

農業農村部《關於積極開發農業多種功能 大力促進休閒農業發展的通知》及原國土資源部《關於支持旅遊業發展用地政策的意見》《利用集體建設用地建設租賃住房試點方案》等文件明確支持有條件的地方通過盤活農村閒置房屋、集體建設用地、“四荒地”、可用林場和水面等資產資源發展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

涪陵區政府龍橋街道辦文件顯示,2004年10月,建設用地單位重慶涪陵齊力興鐵公水聯運有限公司(簡稱齊力興鐵公司)與涪陵龍橋鎮國土建設環境保護所(簡稱龍橋國土所)簽訂《委託徵地協議書》,徵用龍橋鎮太平一社龍洞溝集體土地,按照涪陵區政府文件規定進行徵地補償,合同簽訂後,支付了徵用土地、青苗、經濟林、社民安置等費用,被徵地農轉非128人。據悉,齊力興鐵公司徵用後在龍洞溝建立貨物倉儲並開展運輸裝卸業務,後來設置攪拌站。由於經濟效益不景氣、企業搬遷等原因被企業棄用,龍洞溝就成了名副其實的“荒山溝”。

龍橋鎮北拱社區認為,重賞之下必有勇夫,因此曾召集本村村民鼓勵開發龍洞溝荒山溝,但無人問津。

2006年,龍洞溝迎來發展機遇,齊力興鐵公司龍洞溝企業搬遷,將土地廠房全部轉讓。2008年11月,胡祖國“引來金鳳凰”,籌措資金決定發展龍洞溝“鄉村旅遊”,隨後註冊成立了重慶龍洞溝溫泉開發有限公司(簡稱:龍洞溝度假村),通過招商引資,成功與上海方力景觀工程有限公司合作,引進南方景觀苗木,把龍洞溝這個昔日的“荒山溝”打造成“度假村”。經過長達一年多設計與裝修,建成了全景式生態餐廳、鄉村農家樂度假休閒館、生態養生溫泉城。龍洞溝度假村集綠色餐飲、溫馨農家樂、養生溫泉、棋牌茶藝、登山健身、唱歌垂釣、生態景觀於一體,溫泉度假村瀕臨長江江畔,是綜合型度假村,飛流瀑布形成的溫泉是其最大特色。獨特的自然景觀,別具一格的佈局設計,大眾化的消費水平,吸引了來自重慶、涪陵以及周邊地市遊客來此觀光度假。沙溪溫泉、龍洞溝度假村、周煌舊居並稱涪陵龍橋街道三大鄉村旅遊景區,閒暇週末來這裡的人絡繹不絕,龍洞溝天然溫泉得到釋放,龍洞溝溫泉度假村成為遠近聞名的鄉村旅遊勝地。

涪陵區委、區政府實施“鄉村旅遊精準扶貧”,讓龍洞溝昔日“荒山溝”引來“金鳳凰”,昔日荒蕪雜草叢生的“廢棄地”,變成美麗的鄉村“度假村”。

龍洞溝度假村涪陵龍橋街道北拱社區龍頭港2號公路山坡的彎道處,是滾滾長江,江岸是涪陵龍頭港,鐵路、公路、水運在這裡交匯,龍洞溝度假村距離涪陵城區約10公里。蜿蜒的公路從龍洞溝度溫泉假村中間穿過,公交“龍洞溝站”就設在公路邊,交通十分便利。

龍洞溝度假村近年來發展“大事記”一目瞭然,2015年涪陵龍橋街道辦事處龍橋街道文件《關於2015年旅遊工作要點的通知》顯示,加快龍洞溝生態酒店旅遊產品開發,積極支持與鼓勵對龍洞溝旅遊產品的開發投入,加快龍洞溝基礎設施建設步伐,把龍洞溝建設成為涪陵乃至重慶具有特色和影響力的休閒度假鄉村旅遊品牌;2016年重慶龍洞溝溫泉開發有限公司與重慶今成企業上市諮詢有限公司、重慶股份轉讓中心簽訂重慶OTC掛牌上市合約,標誌著涪陵區首家鄉村旅遊企業將在重慶OTC掛牌,重慶市中小企業局、商務局、旅遊局分別給予5萬元、3萬元不等的獎勵;2017年重慶電視臺《霧都夜話》欄目組到龍洞溝溫泉度假村採風選景,籌備拍攝《放手》,講述“白富美與青蛙王子的故事”;2018年重慶農家樂等級評定委員會,將龍洞溝溫泉度假村評定為五星級農家樂(鄉村酒店);2018年涪陵龍橋街道辦《2018年工作要點》提出大力發展龍洞溝、沙溪溫泉等休閒度假、旅遊觀光、養生養老、農耕體驗等繁榮農村和富裕農民的鄉村旅遊業,在產業融合發展中提升價值鏈。


重慶涪陵:將致富之路鋪到農民家門口

鄉村旅遊“升級” 產業脫貧“致富”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龍洞溝度假村為龍橋街道北拱社區失地近百位村民提供就業,保證每月有4000多元收入。龍洞溝鄉村旅遊,吸引遊客觀光體驗、採摘、垂釣,催生了獼猴桃、沃柑、觀音茶、山野菜、香椿、山野菜、山核桃、糯玉米等土特產的銷售模式;帶動土雞、土鴨、養殖魚、黃鱔等鄉村養殖業發展;帶動鄉村種植無公害蔬菜、蘑菇、魔芋等生態農業發展;催生高山土雞、野生蜂蜜、黑豬肉等規模化養殖。在龍洞溝溫泉度假村的公路邊,農家樂休閒館將特色農產品一擺放,就被來此的遊客們預訂一空。

鄉村旅遊,必須在“土字”和“野字”上做足文章。土雞、土鴨、土菜、土豬肉、臘肉、紅腸等鄉村土特產,成了城裡人的家庭盛宴;野菜、野雞、香椿、野兔、野蘑菇、野果等野味成為美味佳餚。發展鄉村水產養殖業,開發鄉村旅遊垂釣餵養;發展鄉村生態農業,實施無公害種植;發展高效農業,推動村民脫貧致富,彰顯鄉村旅遊精準扶貧的魅力。鄉土資源,為鄉村振興提供了天然土壤。

涪陵龍橋所產沃柑,多汁、味甜,是名副其實的致富“金果”,是當地群眾脫貧致富的主要產業,在涪陵龍橋北拱,幾乎家家有果園、處處有魚池、戶戶有沃柑、村村有特產,鄉村旅遊帶動特色產業的銷售、採摘、體驗,形成一道獨特亮麗的風景線。來這裡旅遊,可以採蘑菇、釣池魚、摘沃柑、挖竹筍、吃野味、掰玉米、洗溫泉。

鄉村旅遊對村民的收入影響很大,在脫貧攻堅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在從事農家樂經營、鄉村旅遊服務鏈條上,農民提供自己家鄉特產和農產品,從鄉村旅遊中得到了實惠,實現增收增效。

在涪陵,像龍洞溝、沙溪、武陵、龍橋等鄉鎮村,發展鄉村旅遊,帶動鄉村特色產業發展,助力農民增收致富已成為“新常態”。涪陵區委書記周少政強調:鄉村旅遊已成為涪陵農業轉型、農村發展、農民致富的重要渠道,要進一步完善基礎設施建設,提檔升級農家樂,打造精品民宿,加強旅遊從業人員培訓,大力推進農旅深度融合,促進鄉村振興。涪陵區大力實施鄉村旅遊精準扶貧,把鄉村振興與鄉村旅遊、特色產業、社區扶貧有機融合,做大做強鄉村旅遊產業化,發展生態農業高效化、種植業綠色農業無公害化,助力農戶脫貧致富持續化。如今涪陵鄉鎮村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伴隨著鄉村旅遊,越來越多熱愛家鄉的人回鄉投資興業;鄉村旅遊,帶動鄉村種養植和農業經濟產業化發展;鄉村旅遊,將致富之路鋪到了農民家門口,為農產品生產、加工和銷售帶來了巨大商機,有力促進農民增收、農業增效;鄉村旅遊,帶動鄉村發展,助力鄉村經濟振興,有力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新時代賦予涪陵新的機遇,新的挑戰。涪陵區委副書記、區長種及靈提出,各地要結合實際和自身優勢資源,規劃重點發展的特色產業,做好“接二連三”融合,打造特色鄉村旅遊,突出集合和帶動效應;要幫助和引導鄉村旅遊項目業主積極進行推廣宣傳,做大鄉村旅遊產業。

漫步在美麗涪陵城鎮,走在涪陵鄉村田野,鄉村旅遊為這裡的人們脫貧致富插上翅膀。長江兩岸桃花油菜花競相開放,蜿蜒的公路兩旁一座座鄉村別墅拔地而起,綠樹掩映的新居、整潔有序的鄉村道路、各具特色的農家樂,處處彰顯美麗鄉村、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魅力。

幸福生活是奮鬥出來的。涪陵發展鄉村旅遊,帶動了特色產業、農業生態產業蓬勃發展;鄉村旅遊催生了城鄉一體化示範帶、涪陵榨菜古韻風味特產帶、金黃沃柑山鄉水產養殖特色產業帶、高效生態農業綠色發展生態帶,使其融為一體、緊緊相連,帶動鄉村致富;鄉村旅遊像一縷縷綵綢裝扮著魅力涪陵,編織成一幅產業優化升級、鄉村群眾脫貧致富的壯麗畫卷。

( 汪靜 中國改革報、改革網記者 王志)


重慶涪陵:將致富之路鋪到農民家門口


重慶涪陵:將致富之路鋪到農民家門口

責編/製作:張海鶯 審核:李韶輝 政審:王子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