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線女:一生四段情,皆為不了局,曾與趙丹相愛,迫於壓力分手

紅線女是粵劇一代宗師,她14歲從藝,為粵劇花旦的傳統唱腔融入京昆與西洋技法,創造了自成一家的“紅派唱腔”。

紅線女:一生四段情,皆為不了局,曾與趙丹相愛,迫於壓力分手

紅線女

在舞臺上,她唱足70年,與前夫馬師曾一起,將粵劇這個地方劇種發揚光大,成為聞名全國的大劇種,並與黃梅戲嚴鳳英、豫劇常香玉、越劇袁雪芬一起,被公認為國寶級的地方戲曲四大名旦。

在婚姻感情中,紅線女並不順遂,晚年她向兒子馬鼎盛承認,自己與第一個丈夫馬師曾的結合“並非自願”,與第二個丈夫、作家華山的婚姻“缺乏愛意”,其子在一次清談節目中感慨,像他母親這樣的人,感情難以圓滿,“男人最好敬而遠之”。

紅線女:一生四段情,皆為不了局,曾與趙丹相愛,迫於壓力分手

紅線女

而在趙丹女兒趙青的回憶錄《我和爹爹趙丹》中,記載了紅線女與趙丹的一段往事,50年代,趙丹婚姻面臨破裂時,曾選擇與離婚的紅線女交往,並一度同居,後來迫於壓力分手,趙丹重回黃宗英身邊,趙青曾經感嘆,紅線女比黃宗英更適合作趙丹的妻子。

紅線女:一生四段情,皆為不了局,曾與趙丹相愛,迫於壓力分手

趙丹

儘管一生四段感情都轟轟烈烈,但紅線女還是孤單半生,一顆心無處寄放,只能在舞臺上唱盡滿腔纏綿情意,直至人生謝幕。


1、20歲嫁給劇團老闆馬師曾,婚姻只有11年,舞臺合作卻長達20年


馬師曾出生書香世家,因愛好音樂和戲劇,不顧父母反對,偷偷入行,精研技藝,以“乞兒腔”一舉成名。

紅線女:一生四段情,皆為不了局,曾與趙丹相愛,迫於壓力分手

馬師曾

1929年,紅線女才5歲,馬師曾已經是名滿南洋的粵劇紅伶,年薪為全行之冠,由於他在廣州屢遭排擠,被炸彈炸傷右腳,還被警察局勒令停演半年,存身不住,只得前往香港、澳門、南洋發展。

紅線女原名鄺健廉,出身戲劇世家,家住廣州西關,1938年因日軍侵華失學,到香港拜舅母何芙蓮為師,正式學藝,藝名“小燕紅”,也因此認識了紅透香港的馬師曾,常得他教戲並點撥唱腔,學會拉腔、偷氣,後來加入了馬師曾的太平劇團,夜場演出扮丫環、宮女,日場演出時擔任一些戲份不多的配角。

紅線女:一生四段情,皆為不了局,曾與趙丹相愛,迫於壓力分手

紅線女

1941年,她當上了第三花旦,香港淪陷後,她隨團前往抗戰後方廣西一帶演出。1943年,馬師曾演出《刁蠻公主憨駙馬》時,演公主的花旦藍茵突然肚痛不能上場,就由紅線女臨時救場,大獲成功,從此成為正印花旦,正式取了“紅線女”的藝名。

1944年,紅線女嫁給了劇團老闆馬師曾,馬師曾比她大24歲,她一直將其視為師父長輩,而缺少男女感情基礎,性格也存在較大差異,因此,這對老夫少妻的婚姻生活並不是太美滿。

紅線女:一生四段情,皆為不了局,曾與趙丹相愛,迫於壓力分手

馬師曾與紅線女

婚後,他們生了二子一女,為馬鼎昌、馬鼎盛與女兒紅虹,但紅線女後來對兒子坦承,與馬師曾的婚姻“並非自願”,一語道破了自己的無奈。

但幸好夫妻二人有共同的事業,在事業上一直是良好的搭檔,在馬師曾的指導下,紅線女漸漸形成了“馬派紅腔”,以京劇、崑曲、西洋話劇的表演融入粵劇,獨樹一幟,名聲遠揚,抗戰勝利後,她在香港八年,拍了九十多部電影,其中《秋》、《家家戶戶》、《天長地久》三部入選“百部不可不看的香港電影”。

紅線女:一生四段情,皆為不了局,曾與趙丹相愛,迫於壓力分手

馬師曾與紅線女

1955年,馬師曾與紅線女夫妻重返廣州,馬師曾任廣州粵劇團團長,與紅線女一起推動粵劇發展,受到熱烈歡迎。

而此時的紅線女和馬師曾,其實已經辦過了離婚手續。

多年後,她接受車淑梅採訪,談及當年的離婚原因,說有一天晚上在香港拍戲到深夜,搭船過海時見到馬師曾與一個女人在等船,舉止親密,後來調查得知,馬師曾與“小三”的婚外戀已經長達三年,便下定決心從這段不幸福的婚姻裡脫身。

紅線女:一生四段情,皆為不了局,曾與趙丹相愛,迫於壓力分手

馬師曾與紅線女

離婚後,馬師曾在60歲時再婚,娶了比紅線女還年輕幾歲的少妻,63歲時,馬師曾被查出來氣管癌,64歲時病故。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已經離婚分居,馬師曾與紅線女在舞臺上的合作從未因此終止,1955年至1963年,二人仍搭檔了《昭君出塞》、《關漢卿》、《屈原》等多部新劇。


2、與小生黃河相戀未果,戀情被改編成電影


與馬師曾離婚後,紅線女在香港片場認識了國語電影小生黃河,黃河身材高大、為人沉穩,與她年齡相近,因此紅線女與他談話頗為投機,戀情傳出後,香港報刊紛紛報道,稱為“紅黃之戀”。

紅線女:一生四段情,皆為不了局,曾與趙丹相愛,迫於壓力分手

紅線女

但當聽說馬師曾打算回廣州發展時,紅線女也決意回廣州這個粵劇中心,在新中國把粵劇發揚光大,她斷然與黃河分手,追隨馬師曾回了廣州,黃河極為不捨,追到廣州,也未能勸說她重回香港,失意之下,黃河曾在香港自殺,鬧出新聞,1957年,黃河還在香港報紙上撰文大罵紅線女,說她“已經死了”。

紅線女:一生四段情,皆為不了局,曾與趙丹相愛,迫於壓力分手

紅線女

60年代,黃河前往臺灣演藝界發展,曾把自己與紅線女的一段往事改編成電影。

在紅線女心中,粵劇事業比愛情更重要,這是她與黃河分手的原因,也是她一生追隨馬師曾的原因。


3、曾與趙丹結下情緣,趙丹一生心存遺憾


趙丹因在新疆坐牢數年,妻子葉露茜誤聽他的死訊而改嫁,趙丹出獄後妻離子散,此後深陷孤獨情緒中,直到1947年與黃宗英因戲生情,黃宗英與當時的丈夫程述堯辦理了離婚手續,改嫁趙丹。

紅線女:一生四段情,皆為不了局,曾與趙丹相愛,迫於壓力分手

趙丹與黃宗英

但結婚之後,趙丹與黃宗英的分歧與摩擦越來越多,特別是經濟問題和家庭生活。

趙丹與黃宗英婚後生下兩個孩子,黃宗英又收養了周璇的兩個兒子,經濟本不富裕,子女多了,更弄得貧困不堪,一家擠住在破舊的閣樓上,用裝香菸的紙箱放衣服,甚至不得不接受黃宗英前夫程述堯的資助。

趙丹因《武訓傳》屢遭打擊,回家看到如此落魄的生活更是滿心抑鬱,夫妻感情近乎破裂,黃宗英因無戲可演開始寫作,每年有幾個月時間外出,與趙丹幾乎不碰面。

紅線女:一生四段情,皆為不了局,曾與趙丹相愛,迫於壓力分手

趙丹與黃宗英

此時,趙丹與離婚獨身的紅線女相識並互生情愫,甚至一度傳出了同居的消息,趙丹打算與黃宗英離婚,但由於孩子還小、趙丹的處境也自身難保,在朋友們的勸說下,趙丹只得暫時打消了離婚的念頭,後來趙丹被捕入獄5年,復出不久又查出了癌症,65歲就去世了,他長女、舞蹈家趙青在回憶錄裡《我和爹爹趙丹》中說:“父親未與紅線女結合,一直是父親的遺憾。”

紅線女:一生四段情,皆為不了局,曾與趙丹相愛,迫於壓力分手

紅線女

與黃宗英相比,紅線女相貌秀麗、性情活潑跳脫,又有傳統女性的一面,還與趙丹前妻葉露茜一樣都是廣東姑娘,可能是這幾點吸引了趙丹。趙青也認為紅線女的性情與趙丹更合適。

但這段情緣註定只能是不了局,紅線女晚年對此保持緘默,從不向人提起這段往事。


4、尋覓多年未得知己,與華山閃婚欲終老,卻天不從人願


紅線女與馬師曾離婚時只有35歲,她並不想孤孤單單地一個人走完人生,因此多年來沒有放棄過覓偶的打算。

1961年,有人告訴她二兒子馬鼎盛,稱紅線女要再婚了,馬鼎盛急得趕緊寫信給母親,稱:“媽媽請你不要結婚,你結了婚,我就像哥哥一樣慘。”

紅線女:一生四段情,皆為不了局,曾與趙丹相愛,迫於壓力分手

紅線女

兒子的信讓母親動容,紅線女再婚一事就此無疾而終。

她把長子從馬師曾身邊接來,把次子送到北京讀書,後來一直沒有考慮過再婚,十年浩劫中,紅線女被剃陰陽頭、掛黑牌、被勒令掃大街,孤獨地承受著人生壓力。

紅線女:一生四段情,皆為不了局,曾與趙丹相愛,迫於壓力分手

紅線女

直到1975年,兒女們都已經長大成人,年過五十的紅線女在北京的一次文化交流會上見到了多年好友、電影《雞毛信》的原著作者、戰地記者華山,樸實的華山開門見山地提出:“鄺健廉,紅線女,你的這兩個名字真美啊,我都喜歡,請允許我交替地稱呼你好嗎?我要告訴你的是,我的孩子們都很尊重你,我也會尊重你!”

紅線女:一生四段情,皆為不了局,曾與趙丹相愛,迫於壓力分手

華山

二人閃婚後,紅線女一口一個“老伴”地稱呼著華山,心底希望能與華山白頭偕老,這是她自主的“第二春”,她渴望幸福,雖然沒有愛情的火花,卻也有朝夕相伴的充實與體貼。

兩人一起散步,一起討論劇本,可幸福的相伴時光不到十年,1984年,華山的肝病惡化,被送往醫院,長達一年的時間裡,紅線女天天送湯送藥、跑重病房,伺候得無微不至,每月340元的國家一級藝術家工資為買營養品、藥費花得一乾二淨,卻依然無法挽回丈夫的生命。

紅線女:一生四段情,皆為不了局,曾與趙丹相愛,迫於壓力分手

1985年,華山去世,紅線女又回到了一個人的生活中,剛60歲,她就已經滿頭白髮,此時,她兒女都已離開廣州,遠在海外,紅線女獨居廣州華僑新村,家中多次遭竊,有一次甚至被歹徒動手打成重傷,頭上纏滿繃帶、手上滿是傷痕。

紅線女:一生四段情,皆為不了局,曾與趙丹相愛,迫於壓力分手

2009年,紅線女榮獲首屆“中國戲劇終身成就獎”。

2013年底,89歲的紅線女與世長辭,在她輝煌的藝術成就背後,也有著難以宣諸於口的落寞與孤寂,世事難兩全,在戲劇藝術上,有句老話叫作“不瘋魔不成活”,對事業的全身心投入,讓她無法對愛情執著追求、對婚姻仔細經營,一生四段情,皆為不了局,大半人生中,只能一個人孤獨跋涉、倍嘗艱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