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中醫館的“笨功夫”:精細化管理

中醫館立體運營服務商·怡和泰康

正值全國兩會時間,包含中醫藥發展在內的醫療話題依舊是大家追逐的民生熱點。深化醫改、加強健康產業佈局是行業的政策利好,鼓勵中醫藥場館的創新發展更是及時的春風。

開一家中醫館,無論規模大小,我們都會不可避免遇上精細化管理的難題。

01 開館三件事:人、物、事

很多人有疑問,中醫館的內部管理,到底是管人重要,還是管事重要?

一種觀點是,把人管好,管理就萬事大吉了;另一種觀點是,把事理順,其餘的就會一個蘿蔔一個坑。

“管人理事”的哲學,如同中醫藥的深奧一樣,讓不少人一知半解。

上海的某家醫館曾聘請一家國際諮詢公司做培訓顧問,顧問小組入駐現場後,馬上了解到一個現象。老闆說:“看,這些員工愁死我了,很簡單的一個事,說好幾次他們還聽不懂。” 有趣的在後面,員工卻向顧問反饋:“我們Boss水平那叫一個霹靂,整的那些條條框框我們根本聽不明白。”

這是很多醫館的通病,不單是溝通的問題,更多是眉毛鬍子一把抓,最後都沒領會問題的要害。

成功中醫館的“笨功夫”:精細化管理

成功中醫館的“笨功夫”:精細化管理


開館三件事,人、物、事,我們首先接觸到的是人。

首先,部分中醫館的管理者是從技術崗位出身或跨界擔當,專業水平毋庸置疑,但在管理上處於“摸著石頭過河”的階段,而自己尚未意識到這種狀態的致命性。

其次,但凡涉及到中醫館日常流程和細分崗位的事物,無論是從前臺到診室,從庫房到藥房,都會涉及到責任人,也會觸及到個人的利益,有部分人抱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態。

第三,中醫館的管理規章制度越細化,越讓部分人感到不適應;或忽略深度管理的重要,或礙於情面不去點破,最終權責模糊不清。

這些癥結,有一個直接原因就是精細化管理沒有做到位。

老子曰:“天下大事,必作於細;天下難事,必成於易。”細節對任何事物的成敗都有重要影響,一家中醫館的日常運營管理也概莫能外。

成功中醫館的“笨功夫”:精細化管理

成功中醫館的“笨功夫”:精細化管理

精細化管理的淵源及在其他領域的深耕,我們在此不再贅述。去過日本的人或許會發現一個細節,漢方藥館、針灸院等源自中醫的產物,在街頭和便利店一樣普及。而他們的很多醫館,把細節和極致發揮的淋漓盡致。日本是精細化管理的沃土,他們的“漢方館”也帶著精細化管理的畫風。

唐代醫家孫思邈講,“上醫醫未病之病,中醫醫欲病之病,下醫醫已病之病”。

精細化管理雖然繁瑣,但是管理領域“治未病”的良策。《史記-貨殖列傳》中講,“賣漿,小業也,而張氏千萬。灑削,薄技也,而郅氏鼎食。”把一件小事做到極致,也可以富可敵國,古人們沒有現代精細化管理的參悟,當代管理的精神氣質卻源自於他們。


02 再出發:內養正氣

中醫館為什麼要精細化管理?求的是在大醫精誠的基礎上,儘量做到利潤最大化。只有醫館良性循環了,才能做到對客戶、對員工、對股東負責。

精細化管理的要訣在於“六精五細”,到中醫館的運營層面,“六精”就是——館文化、館模式、名家名方、道地藥材、外部精打細算、內部系統管控。

“五細”則可以這樣理解:

1、細分需求:細分醫館實際身處的市場,把握行業的變化和患者的需求,所有管理細節從此延伸。

2、細分職能:細分醫館運營中必設的職能和崗位,責權利一目瞭然。

3、細化策略:細化分解各時期的管理計劃、決策、目標、指令,具體落實到人。

4、細化流程:細化管理制度的實施、控制、檢查和激勵,讓執行能落地。

5、細算成本:隱藏在醫館人物事之後的要素是“財”,每一細項都要精打細算。

《黃帝內經》載:“正氣存內,邪不可幹”。內養正氣是中醫養生的重要學說,醫館精細化管理,也形同在醫館內部培育“正氣”,形成一家醫館的精、氣、神。

以醫館的數據管理為例,對前端的患者臨床醫案進行彙總分析,對比後端的服務管理數據,就能從中比對出管理上的不足。

如何解決這些問題,精細化管理會採集更細化、更大範圍的數據,滲透到管理的各個環節,以量化的數據作為分析評估的藍本,彙集成大數據庫,從而形成借鑑和對照,可加速為患者解決問題,最終做到人盡其才、物盡其用。

成功中醫館的“笨功夫”:精細化管理

成功中醫館的“笨功夫”:精細化管理

目前的中醫館領域尚沒有一個大行其道的盈利模式,基本都在自掃門前雪,聞著別人家的飯很香,徘徊在服務流程、質量控制、數據管理等單行道上。

因此,要克服傳統觀念上的服理不服管,精在系統,細在執行。同時,走出傳統的粗放式管理,慢工出細活兒,細中求精,才是一個成功醫館的“笨功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