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社區等待“解禁”

本報記者 孫吉正 北京報道

4月13日,北京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領導小組召開會議,強調要有序開放快遞、中介等進入小區。而在這之前,北京的社區基本處於封閉的狀態。

面對封閉的小區,家政等產業一籌莫展。日前,商務部服貿司司長在新聞發佈會上透露,截至3月末,全國家政行業復工率僅有40%。作為疫情期間影響最大的行業之一,家政產業面臨著復工難、招工難的情況。除此之外,記者瞭解到,北京的家居裝修行業幾乎處於零復工的狀態。

北京某家政企業負責人告訴記者,目前,全國尤其是在北京地區得上門服務的行業面臨著三個大難題:一是全國各地的務工人員和家政人員由於需要隔離,不願意返京工作;二是小區居委會對外來人員採取一刀切的拒絕入內的措施;三是消費者出於安全考慮,降低了對消費的需求。“對於整個行業來說,疫情沒有徹底結束則幾乎沒有可能恢復到正常水平,而在這期間將會有非常多的家政企業陸續倒下。”

根據中國家居建材裝修協會提供的數據,每年北京家居裝修產業的規模約為400億元,且以中小企業為主,而在過去的兩個月中,家居裝修產業在北京幾乎完全處於停擺狀態。

《中國經營報》記者瞭解到,目前在上海、廣州、深圳等一線城市,已經開始逐步開放小區,允許家政服務人員進入小區。但由於北京還一直處於一級響應,大部分小區仍舊對家政服務實施一刀切,依舊沿用2月份政府下達的各類文件,對於中介、裝修、保潔人員仍舊禁止進入到小區。這使得很多家政服務人員為了工作,不得以偽裝業主進入小區以完成工作。在家政、裝修等服務行業,一線的工作者基本屬於承包制,因而在停工的近兩個月中,收入來源的喪失成為了無可奈何的事情。

被中止的兩個月

在北京的各個小區門口,外賣和快遞等容易分辨職業特性的服務人員仍舊被擋在小區之外,除了這些隨處可見的景象,家政服務也同樣被擋在小區之外。進入到4月份,除了京津冀鄂地區以外所有大陸地區均已調降響應級別,家政產業終於有了復甦的苗頭。但無論是行業協會還是家政企業,卻依舊看不到行業復甦的前景。

由於北京還處於一級響應的狀態,整個家政行業的狀況也不容樂觀。一名家政服務人員告訴記者,目前北京大部分小區還處於封閉狀態,雖然自己和很多同事早在3月份就完成了居家隔離,但目前仍舊被困於小區之外。當記者表示是否意味目前無法順利開工時,該名家政服務人員卻給出了否定的答案。“我們手裡有附近幾個小區的通行證,如果需要保潔等工作的話,提前預約一到兩天便可。”根據她的說法,在進入3月中旬之後,很多小區的監管實際上已經較為放鬆,公司通過部分社區的協調獲得了出入證,有的則是同事之間私下偷偷互換通行證。“大部分小區保安認證不認人。”“家政人員往往是需要假裝業主才能進入到小區,但如果是裝修、搬家公司之類有明顯家政公司標識的工作,幾乎是很難進入到小區的。”該名家政服務人員告訴記者。

一名房產中介也遇到同樣的問題:“經過協調,小區物業是讓我們中介進小區,可是卻不讓客戶進入,這實際還是無法正常工作。”

“很多小區也是讓我們進去了一兩個星期,突然又不讓進了,本來說是隻要有通行綠碼就可以不用居家隔離,但現在又要求返京人員均要隔離,這又打消了一部分人員返京的念頭。” 家政服務人員王靜(化名)告訴記者,其實家政公司在3月中旬就已經開始聯絡各地的家政人員返京工作,因而有一批人員開始陸續返京,但在清明節前後,相關政策的再次收緊使得復工返京再次停頓。此外,由於大部分地區的學校暫未開學,使得很多與學生相關的家政產業也遲遲不能復工。

3月末,廣州市服務行業協會向外界透露,雖然廣州早已調降響應級別,但僱傭雙方顧慮上門感染風險,致使家政行業開工率低迷,一週內全市僅有5000多人在崗,而2018年廣州市的從業人員為35萬人。

對於家政服務的工作人員來說,停業的兩個月意味著幾乎是零收入,但對於家政公司尤其是在線下的家政公司而言,承擔的各類成本損失已經非常巨大。記者瞭解到,目前家政服務人員和裝修工人與公司之間往往是屬於承包制關係,換言之,基層工作者只有工作才能換取報酬,一旦停工就意味著零收入。

一名室內設計師也向記者確認,自己所在公司已經停工超過兩個月,因為裝修工人完全不可能進入小區。根據其表述,在停業期間,裝修公司所承擔的成本也並不低。“很多建材在倉庫中存放,是需要租金的,這些都是公司自己承擔的,有的則是在年前就已經將材料準備好,但現在只能一直拖著。很多行政工作人員也只是發基本的生活費了。”

在朝陽和通州經營家政公司的李天(化名)告訴記者,有相當多的小家政中介公司已經“關門大吉”,因為早關門意味著少虧損。

李天告訴記者,北京的家政服務行業已經暫停了整整兩個月,他的公司是在3月21日被批准復工的,但目前的行業整體狀況是非常不容樂觀的。“實際上是供需兩頭都沒有工作或消費的慾望,大部分工作人員不願意返京,原因則是現在相關部門面對家政人員的健康證明仍舊要求返京後14天的隔離,這對於家政人員尤其是沒有固定居住地的月嫂來說,14天的隔離是一筆不小的費用,因而很多月嫂不願意返京,而僱主處於安全考慮則沒有僱傭的慾望。”

僱主的憂慮

由於很多家庭對月嫂、護工等服務人員有剛性需求,因而自疫情發生後,出現了很多家庭選擇自己開車將月嫂、護工接回家中。錢剛(化名)告訴記者,在2月份以後,北京的家政公司就停止了經營,但由於自己已經開始上班無法照顧老人,因而直接繞開家政公司向此前的護工溝通,在反覆確定健康問題和佣金問題後,錢剛親自開車將一名家在河北的護工接回北京,並承擔了護工的吃住開支。

李天告訴記者,這類現象並不奇怪,家政公司對這類情況已經接受,因為不論是線上還是線下,這個時期大家都是處於“安全第一”的考慮,因此也不敢提供中介服務。“在今年春節之前,本來是有很多訂單的,但疫情暴發後,出現了密集的退單潮,對於家政行業來說,幾乎是處於停擺的狀態。”

對於家政需求,可能會因為疫情的影響而減少;但對於裝修行業來說,交易雙方都存在很大的焦慮。“在年前就交了裝修費用,但到現在還不能動工,我特別擔心裝修公司最後挺不過來而跑路了。”一名剛買完新房的業主告訴記者。記者瞭解到,北京市通州區有很多新建小區在年前完成了交房,雖然小區入住率較低,但物業依舊要求停止小區內裝修的工作。

業主們的憂慮不僅限於裝修公司跑路。記者通過部分業主瞭解到,目前很多業主是通過裝修貸款支付裝修費用。按照貸款合同,業主需要在半年內完成對裝修費用的結算,雖然部分銀行因疫情延長了一到兩個月裝修貸款的有效期,但北京市遲遲沒有明確的政策出臺,仍舊讓業主們有不少的顧慮。“不能按照預定時間完成裝修,那麼對裝修貸款就無法繼續支付費用,這需要自己現金支付裝修貸款,這對目前的生活有很大的壓力。”一名業主告訴記者。

其中,很多業主因不滿小區的長期封閉向相關部門以及市長熱線反映問題。但最終問題仍舊返回到社區和居委會,居委會方面依舊認為需要按照北京市此前下達的文件執行。

中國家居建材裝修協會秘書長鬍中信在接受記者採訪時也表示,目前在建材裝修行業,下游的施工隊屬於承包制,成本尚可忽略,但上游的建材材料商卻影響很大,建材材料商一跑了之是很現實的問題,即使頭部企業一直在線上直播宣傳,成交量都寥寥無幾,小的材料商的壓力可想而知。

王靜告訴記者,很多之前的同事並沒有選擇回到北京,主要是大家都認為現在沒有工作幹,乾脆就在老家找一份臨時工作。王靜在北京的原因則是春節沒有返回老家,因而選擇了繼續留京工作,而根據其接單狀況來看,市場整體也確實非常的冷清。

此外,根據房產中介與小區物業的溝通結果來看,小區物業方面認為,房屋裝修人員出入較多,不利於物業對關口的管理,因此出於簡化管理的需要,對裝修、搬家等服務實施了“一刀切”管理。這實際上形成了惡性循環,小區不讓進入,裝修公司就不敢讓工人們輕易返京,但工人們不返京,復工的迫切性也就並不明顯。

記者聯繫了一家家居裝修公司,該公司的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目前北京三環以內的小區幾乎不可能進入,其他的地區仍舊看小區的管理,如果小區物業同意可以提供送貨上門。對於北京不同小區的管理差異,該負責人也只能表示很難協商,在目前的大環境下,與小區物業發生衝突並不理智。

靜待復工?

“在家居裝修市場,尤其是北京的家居裝修市場,復工率幾乎接近於零。”胡中信告訴記者,“現在來看,沒有哪個物業會允許施工隊貿然進入小區。”對於政府是否會在近期內出臺相關政策支持復工,胡中信則告訴記者,目前來看,在短時間內很難有政策扶植,因為雖然建材裝修復工率最低,但行業整體盤子較小,因而很難引起相關部門的重視。

根據中國家居建材裝修協會向記者提供的數據,北京年裝修用戶20萬戶,其中二手房或者舊房比例大於新房。而平均每戶裝修費用在20萬元左右。據此估算,北京家居裝修產業的規模約為400億元。根據天眼查的數據顯示,北京市現有家居裝修企業30130家。通州區的相關企業數量最多,佔全市的20.17%。從成立時間來看,北京市有大約42.8%的相關企業成立於5年以內、大約40.4%的相關企業成立於5~10年以內。2020年1月以來,北京市共成立290家相關企業,比去年同期下降53%。平均來看,在家居裝修行業,主要是以成立時間較短的小微企業為主。“家居裝修產業的企業更替本身就很快,但疫情加速了行業內企業的更替速度。”胡中信說。

4月13日,北京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領導小組召開會議,強調要有序開放快遞、中介等進入小區。這似乎給出社區解禁的一條路徑。但是,4月14日,記者走訪部分小區,發現限制性的管控口徑仍在執行。一切顯然還需要時間。

相比之下,家政行業尚且有回覆的起色。58到家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目前保潔業務環比去年恢復50%以上,相比2月阿姨不能進小區,現在進小區情況有所緩解。保姆、月嫂、育兒嫂、阿姨從2月底陸續返回工作城市,完成隔離身體健康的阿姨逐漸安排上戶,目前業務環比去年恢復70%左右。但是依然面臨大部分家政阿姨無法返程,用戶對家政人員仍然有所顧慮。

“在3月末的時候,剛剛開始復工之後,其實還是比較忙的,但很快就相對清閒下來,可能大家還是對上門的家政服務有顧慮吧。”王靜告訴記者。

記者在北京家政服務協會的官網瞭解到,在2月29日和3月12日,協會分別發佈了《北京家政服務協會關於做好新型冠狀病毒疫情防控、復工復產指導性意見》和《北京家政服務協會復工復產倡議書》。但在政府層面的相關文件上,僅有在2月份發佈的防範疫情的指導文件,而指導復工的文件尤其是在特定的家政等服務行業的相關指導文件卻遲遲沒有出臺。但在南方的很多省份和地區,政府已經在3月末相繼下發了關於家政等服務產業的復工指導文件。

李天根據其身邊同行所反映的狀況來看,在北京已經有超過兩成的家政服務公司關閉,目前李天所在公司的統計,在朝陽區、通州區、大興區至少有8萬名家政人員的缺口。目前雖然公司已經復工經營,但阻力非常大,一方面是很多小區仍舊對非本小區的住戶實施一刀切的禁止入內,另一方面,對於家政人員的各類保證書、特殊時期的健康和隔離證明的手續非常煩瑣。“很多客戶在諮詢後,發現很多保證書和協議需要僱主配合完整後選擇了放棄,導致復工後諮詢的人很多,但成交量卻非常少。”李天說。

根據58到家方面介紹,截至目前,全國保潔業務同比去年恢復54%;保姆、月嫂、育兒嫂恢復70%以上。按照58到家方面的預測,全國市場將在月末得到進一步恢復。但值得一提的是,北京方面由於管控仍舊嚴格因而復工率會較低,“家政人員無法返京就是一個很難解決的問題”。

值得注意的是,京津冀鄂同為一級響應,但天津率先出臺政策,要求不得擅自設置超越疫情防控規定的復工營業條件,杜絕簡單化“一關了之”“一停了之”的一刀切做法。

根據商務部服貿司司長在新聞發佈會上介紹,截至3月末,全國家政復工率僅有40%。對於北京的復工率,李天認為遠遠低於全國平均水平。“北京的家政行業還是線下大於線上,現在線上可以復工,但線下幾乎還是處在停業狀態,且在停工的時間內,對於家政公司來說,幾乎處於無收入的狀態。”李天說。

“由於我們做的是全國平臺,還可以為滯留的家政服務人員就近安排工作,因而可以挽回一些損失。”一名線上的家政平臺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現在來看,很多線下的流量確實轉移到了線上,在疫情期間,平臺的訪問數量出現了明顯增多,但流量增大卻沒有帶來訂單的增加。 “只能說線上相較於線上能好一些,但目前狀態是整個行業的‘蛋糕’變小了,行業內的所有企業都不好過。”

根據多方的說法,雖然疫情影響了整個行業的整體收入,但復工之後,在服務價格方面,58到家等多方均表示,由於家政行業的收費一直較為穩定,因而環比往年沒有較大的波動。

對於未來的預期,李天的觀點認為,疫情的影響還會對行業造成一到兩個月的較大影響,且即使恢復正常後,也不會出現所謂“報復性”的消費。“家政行業的需求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是較為穩定的,尤其是月嫂、保姆其實是跟出生率直接掛鉤的,停工的時間內所造成的損失幾乎是無法補救的,因而在未來的一兩個月內,還將有更多的家政公司倒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