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容性遊樂區域設計之六大準則


中國遊藝機遊樂園協會(CAAPA)主辦的2020中國(北京)國際遊樂設施設備博覽會將於6月22-24日於北京·中國國際展覽中心舉辦,展會規模約80000平米,展商約800家,匯聚來自50+國家的60000+文旅行業專業觀眾,展品覆蓋主題公園、景區景點、度假區、水上樂園、城市娛樂中心、冰雪樂園/滑雪場、特色小鎮、田園綜合體等業態的文化旅遊裝備,助力文旅產業品質全面升級。

CAAPA展商推薦:康攀遊樂

展位號:E2137


《殘疾人權利公約》(下文簡稱《公約》)及其任擇議定書(A/RES/61/106)於2006年12月13日在聯合國總部獲得通過,並於2007年3月30日開放供簽署。這是21世紀第一個全面的人權條約,也是第一個開放供區域一體化組織簽署的人權公約。《公約》於2008年5月3日生效。《公約》遵循了聯合國數十年來為改變對殘疾人的態度和做法所做的工作。從把殘疾人視為慈善、醫療和社會保護的“對象”向把殘疾人視為有權利的“主體”的轉變,這種轉變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包容性遊樂區域設計之六大準則


儘管《公約》具有綜合性,但聯合國將這一進程描述為“聯合國歷史上最快的一次公約談判,參與程度空前”。這份《公約》是全球簽署範圍最廣的聯合國公約之一,也是有史以來聯合國大會開幕當天簽署人數最多的公約。


根據聯合國官網最新數據顯示:

《殘疾人權利公約》:修正/加入181個,簽署國*163個;任擇議定書:修正/加入96個,簽署國*94個。

*簽署國包括已簽署公約及其任擇議定書的國家或區域一體化組織


包容性遊樂區域設計之六大準則


這表示,幾乎所有國家都認同——不管我們的背景和能力如何,都應當享受平等的權利。


根據《公約》第七條提出的“締約國應當採取一切必要措施,確保殘疾兒童在與其他兒童平等的基礎上,充分享有一切人權和基本自由。”以及第十九條第三點提出的“殘疾人可以在平等基礎上享用為公眾提供的社區服務和設施,並確保這些服務和設施符合他們的需要。”,在進行戶外空間設計時,我們應當儘可能為殘疾兒童及有殘疾人的家庭提供便於他們進入和使用的包容性場地及設備,以確保公約中提出的內容被真正地落實,相關人士能夠擁有並享受這些權利。


01

包容性(Inclusion)的定義


2001年世界衛生組織WHO提出涉及到殘疾人士時,我們應當使用Inclusion這個用語。Inclusion的定義是什麼?下圖通過社會對於殘疾人士態度的歷史演變來說明Inclusion的意義。


包容性遊樂區域設計之六大準則


最初,社會對於殘疾人士的態度概括為Exclusion(排除),即社會將殘疾人士排除在外,沒有人在乎或關心他們的生活質量,只要他們不和我們“正常人”一起活動就行。


與前者都不同的是,Inclusion(包容)表示所有人都屬於同一個社會。大家在一起和諧生活,彼此尊重。每個人作為獨立的個體,在社會中都有其獨特的價值。這並不代表我們必須有能力做到所有事情,但我們能夠參與進行部分的活動。


包容性遊樂區域設計之六大準則

左上圖中展示了一個電動的輪椅鞦韆。對於不能使用普通鞦韆的輪椅使用者而言,它是很棒的發明。但同時,這意味著這個殘疾兒童將進行孤獨的遊戲。因為通常來說,考慮到安全性,這樣的場地是被鎖起來的,需要專人看管,甚至這個鞦韆也是需要用鑰匙打開才能使用。這種感受讓遊玩的兒童感到不舒適,因為無形之中,他被隔離開來了,他不能與其他小朋友在一起遊戲。那麼這樣的遊戲場地其實就是上述所說的Segregation,將殘疾兒童單獨放置在一個特殊的區域。


02

殘疾兒童的權利


UNICEF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每年都會對於兒童權利提出不同的主題,2013年包括殘疾兒童的權利。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認為,“對於殘疾人士能力的低估和輕視,是讓他們融入社會和為他們提供平等機會的主要障礙。”


我們需要注意,不要低估孩子們的能力和慾望,他們希望和其他所有人一樣,能夠嘗試更多的東西。如果一個遊樂場沒有足夠的預算,但它應當嘗試達到最大的包容性和通用性,給到最多人使用的能力。切勿輕視殘疾兒童,以及有殘疾的家長。殘疾兒童想要參與遊戲,他們的家長希望孩子們進行遊戲。


包容性遊樂區域設計之六大準則


03

平等遊戲的權利


公共區域以及兒童遊樂區域是否能夠達到上文提到的“包容性”,景觀設計以及場地規劃師肩負重任。2017年報告數據指出,超過一半的殘疾兒童幾乎不去公園和遊樂場。導致這個結果的原因就是,場地規劃以及遊戲設備的配備,不符合包容性的宗旨。


有關於戶外遊樂場是否提供包容性的遊戲及設施,全球進行了許多相關調研。KOMPAN近期針對這個主題,親自進行了一次調研採訪,並得出了以下研究結果:


包容性遊樂區域設計之六大準則


KOMPAN採訪了54個有殘疾人士的家庭,其中47%的家庭一個月最多去一次遊樂場。當我們深入調查時發現,71%有殘疾兒童的家庭,認為離他們家最近的公園根本無法進入。93%輪椅使用者認為他們附近的遊樂場的易用性低於平均水平,他們很難使用這些設備。這個數據顯示公園對於他們來說不便於造訪。進入公共區域內的遊樂場地,並在那裡玩耍,應當是所有兒童享有的權利。


包容性遊樂區域設計之六大準則


遊樂區域對於兒童來說,能夠便於進入的地面設施是很重要的,我們建議應當考慮到殘疾兒童的權利,為殘疾兒童及有殘疾人士的家庭提供更便於進入、玩耍、休憩的區域及設施。


同時,任何遊樂區域都應當包含孩子們最愛的遊戲活動,我們的調研結果顯示,兒童排名心目中最愛的遊戲是鞦韆和滑梯,(本次調研針對體育活動類型戶外遊戲設備)。


遊樂場需要包含多樣化的遊戲設施,讓整個家庭都能在這裡享受到快樂的時光。


04

聚焦自閉症譜系障礙


自閉症又稱孤獨症,有社會交往、語言溝通障礙、興趣狹窄和刻板性、重複性行為等症狀。自閉症對於當今兒童而言是一個很大的問題。冰島3.3%學齡兒童患有自閉症,2.8%美國人口患有自閉症。據統計,中國21世紀初有1300萬自閉症嬰兒,平均每100個孩子中就有一個自閉症。


自閉症有兩種不同行為模式,一個是低敏感用戶(HYPO Sensitive),另一個是超敏感用戶(HYPER Sensitive)。在規劃遊樂場地時,我們可以通過遊樂設備和場地顏色的搭配,為自閉症兒童提供更舒適的遊戲體驗。


包容性遊樂區域設計之六大準則


對於低敏感用戶而言,我們建議使用顏色亮麗、動感的遊戲來激發他們進行遊戲。旋轉的和搖擺的遊戲活動對於減少自閉症兒童的多動行為、增加語言等方面有一定作用。同時,在場地周圍需要幫助他們建立明顯的邊界信號,例如明顯的色彩、標誌。


包容性遊樂區域設計之六大準則


高敏感度自閉症兒童,他們的行為總是過於狂野,無法做到迅速停止的動作,當他們進行頭部傾斜或腳面離地的遊戲過程中,他們無法停止。腳部可接觸地面的遊戲,以及音樂面板和遊戲面板這類開發身體機能的地面遊戲活動很適合他們。


05

遊樂場規劃的六大準則


基於以上的理論研究及社會現狀,KOMPAN建議您在設計戶外兒童遊戲區域時,應當注意以下六大要點:


1. 整個遊戲區域的路徑規劃

除了遊樂場內部的路線,還需要考慮周圍公共空間的通道。在遊戲區域附近應當提供停車場、公共交通設施以及盥洗室等。鋪設便於通往和進入遊樂區域的地面及設施,避免凹凸不平的障礙物,以便於所有人都能夠進入場地遊玩。設計圍欄時應考慮到,坐在輪椅上的兒童和家長是否能夠將它打開。它必須便於使用輪椅的兒童,以及使用輪椅的家長進入場地。


包容性遊樂區域設計之六大準則


下圖這個場地通過不同的地形和山坡,提供多種可以進入到遊戲設備的途徑和方式。紐約市市長辦事處殘疾人士部門委員Victor Calise本人就是輪椅使用者,他認為遊樂場地最棒的設計就是讓輪椅使用者也能體驗到正常的樂趣和刺激,例如坐在輪椅中爬坡,感受到挑戰與刺激,然後瘋狂地坐著輪椅滑下山坡。他很喜歡做這樣驚人的舉動。當然並不是所有兒童都是這樣喜歡的挑戰,這就是為什麼我們提出,需要考慮到所有能力和需求的用戶,同時,不要刻意為殘疾兒童規避挑戰性。


包容性遊樂區域設計之六大準則


路徑規劃方面,還需要為兒童設置功能性的指示標誌。前文提到自閉症兒童需要標誌性的邊界,因此我們建議通過設置功能性的指示牌或地墊顏色設計,提醒孩子們邊界的概念。在具有挑戰性的遊戲設施周圍,通過點和圓形的地墊設計來表示遊戲設備的邊界和停止等信息,來避免遊戲間的衝突。在進行地墊設計時候也可以進行整個場地的鋪設,為遊戲區域和周邊公共區域進行劃分,這樣可以便於家長向孩子們要求應當在哪個區域內進行玩耍,方便家長看管。


2. 相關的地面活動


地面遊戲不僅僅是遊戲面板和音樂面板之類,孩子們需要刺激的遊戲,因此,可以在地面遊戲中加入更多刺激有挑戰的元素。


包容性遊樂區域設計之六大準則


3. 進入上層遊戲活動區域的通道


除了帶有坡道的遊戲設施,我們也可以利用圖二中這樣的攀爬結構,兒童可以通過一定的協助,匍匐攀爬,通過扶手和立柱站起來,到遊戲屋的中心遊玩。圖三中的旋轉杆也通過中間的立柱給與兒童抓握點,並讓他們可以坐在螺旋滑桿上進行遊戲。


包容性遊樂區域設計之六大準則


4. 遊戲中的挑戰


我們邀請了殘疾兒童進行充滿挑戰的遊戲。圖三中的兒童爭論了很久到底要如何將沙子拉起來,通過實踐,他們知道了要如何通過機械性的動作,拉動繩索,將沙桶提起來。爭辯和挑戰對於兒童來說很重要,他們也很享受這個過程。


包容性遊樂區域設計之六大準則


5. 提供社交互動


大家能夠一起進行的遊戲活動至關重要。兒童在進行遊戲時更容易開發社交溝通技巧以及語言能力。年幼時期的語言發展水平對於未來的生活、事業都有很重要的作用。


包容性遊樂區域設計之六大準則


6. 遊戲活動多樣性

下圖中,我們通過合適的路線規劃、地墊設計以及精心挑戰的設備,為這家癲癇醫院的孩子們提供合理的路線以參與到各個部分的遊戲中去,他們玩的很開心。當我們設計遊樂場時,多樣性非常重要,要為各類兒童提供適合的遊戲。


包容性遊樂區域設計之六大準則


對於公共遊樂區域而言,充滿刺激和挑戰的因素最能夠吸引兒童和家庭增加造訪的頻率。讓我們為全年齡段的用戶,以及所有能力的用戶提供充滿刺激和挑戰的遊樂場!


包容性遊樂區域設計之六大準則


* 本文內容及圖片版權歸KOMPAN所有,盜用必究。

* 本文引用聯合國及世界衛生組織官方翻譯,將disabled children譯為殘疾兒童。


參考文獻:

https://treaties.un.org/Pages/Overview.aspx?path=overview/sitemap/page1_en.xml

https://www.un.org/disabilities/documents/convention/convoptprot-c.pdf

https://www.un.org/chinese/esa/social/disabled/index.htm

https://www.who.int/disabilities/zh/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