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工作:《高效的祕密》來幫你

工作是工作,生活是也是工作,哪有時間陪家人?

還有一堆工作沒完成,哪有時間吃飯?

週末還要跟客戶吃飯,哪有時間去約會?

……


上面的場景,大家有沒有似曾相識?科技的進步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多便利,但同時也讓我們的步伐變得越來越快,事情變得越來越多,一直感覺沒時間的小夥伴是時候讀讀《高效的秘密》這本書了。

《高效的秘密》是著名暢銷書《習慣的力量》作者查爾斯·都希格的又一新作,這本書共8個章節,內容通俗易懂,繼續延續了《習慣的力量》的風格,含有大量的案例分析,為我們揭開了高效的秘密所在,高效不僅體現在我們日常的事物上面,更展示出在我們生活中做出的一系列選擇和思考世界的方式。


高效工作:《高效的秘密》來幫你


下面我們通過下面三個方面來探究高效率的秘密:

一、高效的前提:對事物的掌控能力可以激發我們行動的動力

我們重新審視效率產生的源頭會發現,有興趣有選擇權的人,對事情擁有一定的掌控能力的人做事情總是會比一般不能掌控的事情效率高的多。掌控力並不等於控制慾,而是一種對大局觀的把控,也有權威人士發表過一篇文章,上面說,掌控力是一種生理需求。

有個對養老院中的老人幸福指數的調查,調查的結果發現,那些不遵從養老院的規章制度,敢於對不符合自己心意的事情說不的人,他們的幸福指數比順從的沒有反抗能力的人的幸福指數高很多。這類人更願意按照自己的思維方式做出行動,雖然同樣會按時吃藥、運動、與家人取得聯繫,但是可以自己決定這個微小的細節讓他們更積極,行動力更強,活得也更健康,他們並不是抱著等死的心態接受別人的照顧,可以自己做出的選擇對他們來說意義非凡。

《亮劍》大家都看過,還記得什麼是亮劍精神嗎?古代劍客們,在與對手狹路相逢時,無論對手有多麼強大,就算對方是天下第一劍客,也要亮出自己的寶劍。這是對人性極大的考驗,為什麼明知是輸還要上,劇中的李雲龍每次戰前的動員大會激發了同志們的鬥志,幽默的語言,激勵的方法,讓原本就榮譽感、使命感極強的軍人們迅速動力十足,英勇殺敵。其實亮劍精神也從另一方給我們啟發:要主動而非被動。

高效工作:《高效的秘密》來幫你

那麼如何才能做到對事情的掌控力十足呢?書中也明確給我們提出了兩個方法:

1.保持自信,相信事情在自己的掌控之中,就像養老院的老人們堅信有些事情可以自己做一樣。

2.給自己的行動賦予更大的意義,就像亮劍中的同志們奮勇殺敵,保家衛國的使命感一樣。

二、高效的必要條件:構建心智模型有助於提升我們的專注力

生活和工作中有太多的事情在影響著我們的專注力,有時候越是想保持專注力,越是容易分心。書中作者告訴我們,我們的注意力就像是一盞聚光燈,光束能擴散也能集中的。我們不可能保持時時刻刻都集中在一件事情上,其實我們的潛意識是在放鬆和集中之間切換的。

如何才能做到需要我們的注意力該放鬆的時候放鬆,需要集中的時候集中呢?作者告訴我們要學會構建心智模型,他在書中說,心智模型是一種習慣性的預測方式。書中給我們舉了個例子,他分析了一些公司的高效的員工的特點:

1.他們最多同時處理5項任務,但是能創造出的價值比效率低的人多得多。

2.他們大多會選擇剛起步的項目,很少人選擇非常成熟的項目。

3.這些人的溝通能力都不差。

從這幾個特點中,我們不難總結,想要變得高效其實並不難,不要一次處理太多事物,目標明確,選擇有更大發展空間的事情做,還要學會跟不同的人交往,與優秀的人作伴,更快更好的搭建自己的心智模型。

除此之外,書中還告訴了我們更外一種方法來幫助我們搭建模型,就是講故事,事先在腦海中構建即將發生的事情的場景,在腦海中保留這些故事,香的越詳細越具體,自己在實施時會更輕鬆,不至於手忙腳亂,另一方面也提升了我們的專注力。


高效工作:《高效的秘密》來幫你


三、高效的思維方法:決斷和創新的思維模式響應著我們的效率

“成也蕭何”說的是韓信成為大將軍是蕭何推薦的,“敗也蕭何”是指韓信被殺也是蕭何出的計謀。一個人的決策能力預測著未來,但是我們也要學會去坦然接受決策的不確定性,只有去接受才能增加做事的效率,避免猶豫不決而浪費時間。我們的一生會有很多的決策,並不一定每一種決斷都是對自己有利的,學會去坦然面對這種不確定性。正如書中所說,我們不要去做“牌桌上尋找確定性的傻瓜”,要擁有概率思維,我們的確不可能確定一件事會百分之百按照自己預想的那樣發生,要學會在不確定性中快速找出答案。

創新並不是聰明人的專屬,也不是隻有牛人才擁有的能力。其實,創新只是一種思維模式,他影響我們看待問題的角度,進而影響著我們做事的效率。一家刀削麵的麵館,過去手工削麵,一中午只能賣30碗麵,然而引進了機器人來削麵後,一中午可以至少賣出100碗麵,這就是創新的思維。只要我們敢於打破安於現狀的那種思維模式,多角度思考問題,往往會做到事半功倍。


高效工作:《高效的秘密》來幫你


也許很多人會認為提高效率,做好計劃,每天打勾就行,這種行為在短時間內肯定會卓有成效,但是長遠看來,提高效率絕對不是簡單的計劃打勾行為,這是我們要學會的一種行為習慣,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還是要先解決我們思考問題的模式,我特別喜歡之前看到過的一句話:人和人之間最大的差別就在於思維方式的不同!其實今天給大家分享的這本《高效的秘密》並沒有太多的實際操作的方法給到大家,給到我們的最多的是思考問題的方向方法,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來提升自己做事的效率。

Kiki,一個從零開始探索職場更多可能,為職場賦能,努力實現財富自由的職場菜鳥。喜歡情關注 一起加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