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種類型的企業招聘渠道分析:教你如何避免找工作的盲區

企業招人,我們找工作。明明是兔子胡蘿蔔的關係,一個想吃,一個願意被吃。但無奈兔子有時候太挑剔,胡蘿蔔也經常找不到正主,耽誤下來的結果是,兔子在捱餓,胡蘿蔔在地裡發爛。因此作為一個想在最好吃的年紀被兔子看中的胡蘿蔔,我們不能夠再像以前一樣等著被動的分配給兔子或者一生無人問津。主動出擊可以才能讓我們更有價值。

找兔子這件事涉及到的因素非常多,為了能在這一塊有更全面的準備。我們需要通過求職的不同角度,不同階段,不同對象等來分別做了解。那今天跟大家分析:如何通過正確的渠道來找到那隻飢渴的兔子?

三種類型的企業招聘渠道分析:教你如何避免找工作的盲區

三隻兔子的不同性格分析。

想要找一份心儀的工作,我們通常只需做好自身的職業規劃,加上愛好等一些因素就能做出判斷,但這份心儀的工作在哪裡能夠找到,很多人其實並不清楚。

記得我大學畢業那年,想要去一些厲害的外企工作,結果在智聯招聘,58同城等上面找了很久,也參加了幾回面試,可根本就不是我理想中的那類公司類型。當時甚至連什麼是“比較厲害”的公司的定義可能都不是很清楚,直接就是瞎子過河,自然無法走到正確的岸上來。

那針對三種類型的企業分別有哪些比較有針對性的招聘渠道呢?我們一起來看看。

國企招聘渠道。

很多人對國企工作第一印象可能就是公務員。我身邊大部分人也很少有專門提到去國企面試這類的字眼,基本就是想去國企就是先考公。這種想法還是比較片面,而且公務員每年的招收比例以及考試難度相對還是比較大,對大多數學習成績不好的小夥伴來說,是不會去做這一選擇的,那是不是就沒辦法進入到國家企業單位工作呢?今天講的就是另外的類型。

首先,國企招聘信息一般是發佈在自己的官網上。針對國企招聘有個信息比較全面的網站叫“國企聘”。上面針對各個地區大大小小的國企都有一定的介紹。想找這方面工作的,可以認真研究下里面的內容,針對自己的需求多分析。

三種類型的企業招聘渠道分析:教你如何避免找工作的盲區

國企聘官網


其次,國企招聘一般分內招和外招。用導圖表示一下。

三種類型的企業招聘渠道分析:教你如何避免找工作的盲區

簡單描述一下

從上圖一一來分析。

  • 內招的話一般是針對企業內部員工之間的崗位轉換或晉升,對外部人員而言主要是外招。
  • 社會招聘對應聘人員的要求一般很高,要求相關的畢業年限,學校,所學專業等,看好上面的介紹,如果覺得自己滿足條件就大膽的在官網投遞簡歷就行。
  • 校園招聘主要是針對應屆畢業生,一般會有專門的校園宣講會,屬於這種類型的小夥伴一定要多注意官網上關於宣講會的信息。因為一個城市不可能每個大學都涉及到,千萬別傻傻等著來自己學校了再去投簡歷,關注消息,哪裡有就帶上你的簡歷去到現場就行。宣講會一般都會有針對該單位本身情況和具體職位的一些更詳細的介紹,有利於你更好的準備簡歷上的內容以及後面的筆試面試。
  • 同時,如果有關於應屆生在官網的招聘啟事,不方便參加宣講會的同學可以先在網上投遞簡歷,但一定要在簡歷上突出自己在學校的成績,社團活動,政治面貌等等,國企比較看重這一塊。

國企也是屬於企業類型,和體制內的工作還是有一定的差別。比如說中國移動,中石油中石化等,這些企業內部的管理會更靈活,因此對人才的需求也有很大的空間。大家可以多總結自己的優勢,想在國企內好好發展的,只要自身有一定的實力是沒什麼問題的。



民企招聘渠道。

民營企業一般在當地的人才需求會很大,而且當地政府對本地企業的人才扶持力度也會很多。

因此,如果想要去民企工作,可以優先關注各縣市當地的人才服務中心,大都設有專門的人才招聘網站。

這種由當地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局主辦的人才交易工作,開啟的線上線下招聘活動都是比較新的,可以多關注。因為我大學在長沙讀的,當時就經常上長沙人力資源網,上面有很有服務,對找本地工作和企業非常方便。有一個經驗是,當地人或者學生在當地找工作,檔案都是直接落在當地的人才市場的,很多企業對這塊的信賴度也比較高,要通過一些途徑瞭解應聘者的個人信息相對而言也更方便。

三種類型的企業招聘渠道分析:教你如何避免找工作的盲區

長沙人力資源網

許多大型的民企比如騰訊,網易等,他們自身實力較強,對招聘也有很多的經驗和完善的流程。多關注相應的官網即可。當然近地優勢也是很明顯的,我一朋友在深圳大學上學,畢業之前實習的單位就是隔壁的騰訊,做的還不錯,畢業之後就直接轉正了。所以大家如果對某些大型企業情有獨鍾,可以在報考大學的時候對城市就做做選擇。如果是畢業很久的社會找工作,長期從事某一個相關行業的經驗也會對你進入大型的技術性民企很有幫助。



外企招聘途徑。

外企招聘目前的話基本是網上招聘居多。

一種是官網直接投遞簡歷。對我們求職者來說,一家一家的找官網再投簡歷,過程還是比較繁瑣,而且官網直接審核對你的簡歷要求非常高,除非附帶某人士的介紹性,會順利簡單很多。

另一種就是通過合作的招聘公司。像IBM,豐田等企業,一般都是先委託專業的招聘機構對簡歷進行初輪篩選,有時候會直接進行線下大型的篩選會,再把他們認為合適的人才推薦給到公司本部去進行後續的筆試面試環節。

有專門的外企招聘網,比如Jobedin和FESCO,兩個網站裡面都有豐富的外企資源,大家可以做參考。

三種類型的企業招聘渠道分析:教你如何避免找工作的盲區

上面是北京,下面是上海。大城市外企的需求會更多一些

進入外企工作,有一個很重要的點當然是英語要過硬。無論是英文版的簡歷還是英文的自我介紹,再加上全英文的筆試以及部分外國高管的英文面試,都需要我們提前對自己的英語技能做好準備。

這一點我作為英語專業的學生還是很有優勢的。所以畢業的時候,為了讓自己的優勢更明顯,我同學他們投遞的簡歷都會在外企這塊偏多,競爭相對會少一些。所以要應聘外企的小夥伴,之前要準備的東西可是要更多的,而且外企業看重個人能力的也很多,無論是應聘什麼崗位,讓自己變得更有特點,成功來得會更快哦。



需要了解的幾個共同點

上面說的是不同企業投放招聘信息的側重點,當然還有其他的很多渠道我們都可以去嘗試。整體來說,三類企業的招人渠道還有以下三個共同點。

(1)都注重校園招聘。

現在企業都比較注重人才的培養,更加傾向於年輕化,創新化,而這一環節少不了應屆畢業生的加入。因此每年這三類企業都會給到應屆生一定的入職名額,大家可以好好把握。

讀書的時候,我同學都說那些來校招的企業基本都是二流三流公司,沒啥去的必要。其實隨著近幾年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大公司開始注重應屆生的招聘了,所以大家不要輕易錯過了這些機會。

校園招聘一般也分春招和秋招。秋招的話以國有企業和大型民外企為主,因為這類企業一般招聘的週期比較長,需要長期的一個時間準備;春招的話以中小型企業為主,大型企業為輔。大家把時間這塊多做一些瞭解,以便在機會來之前做好充足準備

(2)都注重內招。

不僅是國企,民企和外企對於內部人員招聘也很看重。公司很多重要崗位聘用內部人員可以對人才更進一步的利用,增加員工的黏性。

這一塊的話也是希望很多求職者能夠做好在一個行業深耕的準備。畢竟每個企業培養人才都是耗時耗力的,如果你能夠把自己的才能花更多時間在同一家公司裡,公司後期給你的待遇也肯定不會差,內招也主要是給內部人才這樣的保障。

(3)獵頭公司推薦。

前幾年胡歌主演的電視劇《獵場》,裡面針對獵頭公司有過比較多的描述。

那獵頭行業在國外其實更完善一些,國內近幾年也在緊追腳步。越來越多的企業都選擇通過獵頭公司來招聘人才,一般是一些重要的高層管理人才或技術人才。

如果有一天有獵頭公司找到你,說有更合適你的工作要不要了解下,你就可以心裡偷著樂了,說明你自身能力開始有更重的分量了。我們經常開玩笑說,有人挖牆腳是好事,說明牆腳有價值。

因此越是高端的人才,企業更珍惜,但也更難得。我們也要努力磨練自己,能成為職場中“都想要”的那類人。

三種類型的企業招聘渠道分析:教你如何避免找工作的盲區

成為誰都想要的人



結束語。

我們經常說,選擇大於努力。

在找工作這件事上,如何選擇,通過什麼渠道去選擇,決定了我們是否更快的被自己心儀的公司看到並且得到珍貴的筆試面試機會。

想吃胡蘿蔔的兔子很多,不要讓自己在還不瞭解整個世界全貌的情況下就被吃掉了。如果因為缺乏正確選擇的途徑,退而求其次的找到了別的工作,面臨我們的也是不斷換工作和繼續找工作的循環。

以上就是我對招聘渠道的一些介紹。希望能夠正確的敲開我們求職路上的第一道門,給大家一些參考。



我是雨空。喜歡分享的樂趣,喜歡被分享的幸運。

(後續還會有關於面試的其他方面內容,有興趣的可以多關注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