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的靜夜思,不僅流傳的版本不一樣,床的具體指向更是不明瞭

李白的靜夜思,不僅流傳的版本不一樣,床的具體指向更是不明瞭

詩歌鼎盛於什麼時期,毋庸置疑是唐朝,而唐朝也真正的有一位頂尖的大詩人,有人說他是天子呼來不上船的謫仙,也有人稱他是浪蕩狂子的劍客,也有人稱他是遊戲人間的明白人。說起這個漂泊人間啊,我倒是想起了李白的一首詩,流傳極廣,但是估計你們見到的也只是一種版本,其實李白的這首靜夜思,版本還真不少,我下面就簡單舉兩例給你們。

李白的靜夜思,不僅流傳的版本不一樣,床的具體指向更是不明瞭

第一個版本就是我們熟知的,也是在中文教科書上的”床前明月光,疑似地上霜“這一個版本;第二個版本其實我認為準確性應該比第一個版本更強一下的,因為它是宋代人士主編收錄的,由於年代比較接近,所以真實性可靠一點,這個版本是”床前看月光,“第三局是”舉頭望山月“

李白的靜夜思,不僅流傳的版本不一樣,床的具體指向更是不明瞭

是不是感覺這兩者的差異有一點大呢?其實第二個版本更加接近原作,但是第一個版本更加的朗朗上口,這個版本出現是在明朝時期,那個時候為了推廣文化,普及詩詞,所以就有文人對這首詩進行了修改,當時不止這一個版本,但是這個版本無疑是最成功的。

李白的靜夜思,不僅流傳的版本不一樣,床的具體指向更是不明瞭

說完版本的事情,其實在這首詩裡,還有一個疑點,那就是”床前明月光“這個床,他到底代表的是什麼?是真實可見的床,還是窗,還是其他的呢?在文化界一共有五種推測,而我呢,覺得其中各有各的道理,然而李白所在的年代和我們年代實在是差距太大,我們也不能翻回去看一看李白作這首詩的真實情況是什麼。

李白的靜夜思,不僅流傳的版本不一樣,床的具體指向更是不明瞭

有一說,這個”床“其實是井臺,要不然就是井欄,為何會這麼說呢?其實這種東西有專家專門研究考證過,李白那個時代,井臺,井欄確實有被成為床的習慣。其實我們可以這麼想,如果你在屋內,在床前,你一抬頭看到的是什麼?一大片天花板。

李白的靜夜思,不僅流傳的版本不一樣,床的具體指向更是不明瞭

這種說法又延伸出了另一種說法,床可能就是窗的通假字,這種說法也能說通,李白在窗前抬頭,看到了明月,然後恍惚間看成了白霜,接著內心一陣浮動,思鄉之情不由而發,然後一股嘯氣而出,李白就寫下了這首膾炙人口的佳作。

李白的靜夜思,不僅流傳的版本不一樣,床的具體指向更是不明瞭

所以說,李白的這首靜夜思,我認為床,指代的不是床,按照古人的房間格局,李白的躺在床上還是不容易看到天空的,也只能是站在窗口,或者在外散步的時候偶有所感,詩歌這種玩意,我認為如果你刻意去尋找它,那它反而會避開你,詩歌的靈感常常都是在不經意間來到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