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欽州的古蹟遺物,見證著欽州歷史的風雨人生。


廣西欽州地處嶺南,依山傍海,交通便捷,自古以來在各地商賈、文人的經濟、文化交流碰撞中,催生了獨特的地域文化,留下了大量的古蹟文物、建築遺產。除了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民族英雄馮子材、劉永福的故居之外,有代表性的主要有這些:

坭興陶古龍窯址、廣州會館、蘇廷有舊居、馮承垿舊居、郭文輝舊居、天涯亭、欽州騎樓。

廣西欽州的古蹟遺物,見證著欽州歷史的風雨人生。

坭興陶古龍窯址

坭興陶古龍窯址

缸瓦窯村坭興陶古龍窯,位於欽州市區內的欽江東岸,子材大橋東橋頭北側。前後歷經了九座龍窯的窯火傳承,數易窯址,已有640多年的歷史。

廣西欽州的古蹟遺物,見證著欽州歷史的風雨人生。

欽州坭興陶製坯

坭興陶古龍窯承傳的特色技藝,在國內陶瓷行業中,創造了獨一無二的燒製工藝。2008年廣西欽州“坭興陶燒製技術”被國家列入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那些窯址、廟址以及各時期的陶製品等遺存,記錄了欽州坭興陶飲譽“中國四大名陶”的輝煌歷程,它是明、清至今欽州古鎮工商貿繁榮的歷史見證,是研究欽州古時經濟文化的實物資料,是欽州城區內最具重大歷史意義的遺存。

廣西欽州的古蹟遺物,見證著欽州歷史的風雨人生。

廣州會館

廣州會館

廣州會館位於欽州市中山路24號,始建於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建築坐西向東,佔地面積1180平方米,建築面積728平方米。廣州會館於道光十四年(1834年),光緒十八年(1892年)兩次重修,民國年間曾做辦學場所。

廣州會館屬明清時期廣東南雄建築風格。雕樑畫棟、古雅精緻。當時經濟實力強大的廣府人善經商,貨物以北方較稀罕的海鹽、鹹魚、海味、絲綢及嶺南佳果和洋貨為主。因此,古代往來於欽州的外地商人中以廣府人為最多,為聯絡鄉誼、方便經商,廣府商人便在欽州城商業最繁華的地段集資興建了廣州會館。

廣西欽州的古蹟遺物,見證著欽州歷史的風雨人生。

蘇廷有舊居

蘇廷有舊居

蘇廷有,欽州市平吉鎮牛江村人,民國時曾任粵軍旅長、師長和廣東南路遊擊司令,其舊居位於欽州市欽南區佔鰲巷52號,建於民國時期,現存建築面積678平方米,舊居所處地段是民國早期欽州最繁華的街區之一。

蘇廷有舊居為磚木結構,仿西式風格。規模宏大,做工非常精緻,木雕刻精美,時代特徵明顯,是欽州現存規模較大、保存較好的民國建築,對於研究民國時期的地方歷史,具有一定的價值。

廣西欽州的古蹟遺物,見證著欽州歷史的風雨人生。

馮承垿舊居(有部分後改建)

馮承垿舊居

馮承垿是清代民族英雄馮子材之孫,其舊居位於今欽州市欽南區四馬路2號,建於民國前期,緊鄰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劉永福舊居。

該舊居建築風格為當時我國南方沿海地區很流行的仿西式建築,對於研究及揭示馮氏家族歷史,研究廣西沿海地區近現代建築技術、文化演變發展史,具有重要的科研價值。

廣西欽州的古蹟遺物,見證著欽州歷史的風雨人生。

郭文輝舊居

郭文輝舊居

郭文輝,曾任陳濟棠粵軍的海軍艦長。其舊居位於欽州市龍門港鎮龍門圩邊一個小山丘上,建於民國11年(1922年),北距欽州市區約45公里,為一處院落式建築群。

該舊居對研究我國早期新式海軍的形成和發展,研究我國南方近現代民居建築的演變與發展,具有一定的價值。

天涯亭

廣西欽州的古蹟遺物,見證著欽州歷史的風雨人生。

天涯亭

廣西欽州的古蹟遺物,見證著欽州歷史的風雨人生。

天涯亭旁石牌

天涯亭現在位於欽州市中山公園內。天涯亭初建於城東平南古渡頭,相傳為北宋慶曆年間(1041—1048)欽州知州陶弼所建,因“欽地南臨大洋,西接交趾(今越南),去京師萬里,故以天涯名,與合浦之稱為海角者一也”。明洪武五年(1372年)同知郭攜遷城內東門口重建。1935年遷建今址,故又稱“宋跡三遷”。

廣西欽州的古蹟遺物,見證著欽州歷史的風雨人生。

修復維護中的天涯亭

亭為平面六角形,邊長2.5米,高5米。石柱木構樑架,攢尖頂,琉璃瓦蓋。亭南北面簷口懸掛“宋跡三遷”和“天涯亭”木匾。著名詩人田漢遊欽州也曾為天涯亭賦詩:“運河滾滾入湖來,設字危亭草滿階。自是詩人懷故里,欽州何必是天涯。”

廣西欽州的古蹟遺物,見證著欽州歷史的風雨人生。

欽州中山路騎樓

欽州騎樓

欽州騎樓建築歷史悠久,始建於清末民初。受鴉片戰爭影響,中國沿海城市被迫開設通商口岸,為了經商需要,一些華僑商人結合中西文化,在兩廣、福建、海南等地修建了大量騎樓。

欽州騎樓下半部分幹欄式建築,是我國常見的民居形式。其底部架空,用數十根木柱支撐,四周一般不設圍牆,主要用來飼養牲口或貯藏雜物。如果設牆,也是用空隙的竹篾圍起,利於洪水通過。二樓則由木柱支撐,主要用於居住。南方地區氣候炎熱,雨水充足,溼度很大,這種幹欄式建築既可以防潮、防洪水,又可防野獸,同時對場地要求不高,因此幹欄式建築成為我國南方常見的民居形式。如苗族、侗族的吊腳樓、瑤族、壯族的竹樓大都是採用這種建築形式。

廣西欽州的古蹟遺物,見證著欽州歷史的風雨人生。

欽州騎樓

欽州騎樓的另一個主要特徵是屋前出廊,其廊下具有通風、遮陽、避雨功能,樓樓廊廊相連則形成了人流通道,為騎樓的商業功能提供了交易空間。屋前出廊,本身是我國古建築的特點之一,廊上建屋構架閣樓,底層架空形成一個開敞的廊下空間,廊下空間作為室內與室外的過渡,很適合作為商鋪使用。

欽州騎樓的再一個主要特徵是其上部汲取了西方建築風格,外觀主要採取巴洛克風格的裝飾,山花和樓身的設計大多直接具有古羅馬的裝飾特徵,如羅馬柱、捲曲花紋等,但也融入了中國傳統建築的元素,比如牆體多是中式清水磚材料。

廣西欽州的古蹟遺物,見證著欽州歷史的風雨人生。

現在還在商業使用中的欽州騎樓

歷史潮流滾滾向前,永不停歇,有些遺物已被歷史塵封。挖掘、搶救人類的歷史遺產,使之在新時代裡煥發出新的光彩和價值,已經擺在了當代人的歷史使命視野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