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屍身狀態來判斷是否靈魂得救

明清天主教徒如何處理死亡問題(之三)

彌留時刻是奉教生涯中常備死候的高潮,如何跨好這天國大門前的臨門一腳,為瀕死者舉行臨終聖禮,傳教士和信徒都列為最優先級的任務。

神父常在夤夜出動或趕遠路,只是為了給瀕死者完成洗禮,有時,神父也想偷懶,對上門求治的教徒採取拖延戰術,等到天明或過幾日再動身,但當得知病人病情危重,就會立即前往。甚至在官府捉拿外國傳教士期間,神父也會易容化妝,冒著生命危險,在夜色的掩護下悄悄前往。

當病人已不具備學習教義的條件,無法答對神父對教義的考核,洗禮會走簡易程序,只要回答“我信”或以目光表示認可教義就可以了。

今日很流行一句來自倉央嘉措的雞湯句:“世間事,除了生死,哪一件不是閒事。”在當時神父和天主教徒眼中,與靈魂的救贖相比,生死卻是小事。

不過,由於太過追求在嚥氣前完成洗禮這個形式,只要承認“信”了就可以,也不管是不是真理解教義,由此種方式發展的教徒的質量也可想而知。每年有相當一部分教徒是這種搶救性受洗而來的,在華傳教士向羅馬總部彙報的發展教徒業績就有很大水分。

教友對臨終聖事的重視程度,可概括為“神父馬上就到,請務必再堅持一下”。比如,著名奉教官員李之藻(曾任光祿寺少卿,兼管工部都水清吏司部郎中事)家一名女傭,1644年時走到生命終點,她再三請求自己的家人去請神父,好為自己舉行聖禮。因為她所有的家人都不信教,沒人肯去。這位年過九旬的老媼每日就昏死幾次,垂垂欲死。每次家人都以為她死了的時候,她卻立即就醒過來。終於,某日,她對家裡人說:“既然你們不願意叫神父來聽我告解,我也只能在將死不死之間受苦。我在完成人生的總告解之前是不能死的。”家人見她這麼決絕,她也確實一再從昏死中回魂,就去叫來神父。神父到了,聽她做了臨終告解。她向神父請求終敷禮,神父滿足了她的願望。“因為心願已了,在短短的幾小時後,她就去了更美好的世界。”

從屍身狀態來判斷是否靈魂得救

意大利傳教士利瑪竇與李之藻合力繪製了世界上第一張世界地圖《坤輿萬國全圖》

天主教與異教在各種禮儀中起衝突,在臨終聖事上亦不例外,病榻前的奇異儀式常被認為打擾了患者,教徒渴慕向死而生,也與慣常該維持的沉重氣氛不符,因此臨終聖事常遇到異教徒的阻撓,比如,1639年時,杭州有個望教者想為自己快要死的兒子施洗,妻子堅決反對,認為這是在“慶祝”孩子的死亡。

但是,信者自是相信,他們尋找各種證據來為信仰作證。

神父和信徒喜歡從逝者的屍身上尋找靈魂得救的證據。今天在基督徒中仍然流傳著一種說法:基督徒去世之後,身體是軟的。

這個說法在《聖經》中沒有確切的根據,《聖經》也沒有提出相關具體的應許,而是教徒們通過“見證”得出的結論。在傳教士記載的中國教徒事例中,此類“見證”不勝枚舉,對得救者屍體狀態的描述,也不僅僅是“軟”,圍繞香氣、鮮活、異象三個方面展開。

有香氣散發的事例最多。1631年,嘉定某女教徒在徹底悔罪後去世,如果不是身體已冷,沒人認為她是死的,她的身體還散發出香氣,在場的人都聞到了,這是“天主在證明她的靈魂已經在天國。”

1658年,西安一個違背《十誡》嫁為人妾的女教徒,在臨終前痛徹悔罪,她在彌留之際,看見“聖母在許多天使的伴護中,前來迎接、安慰這悔改的靈魂。聖母以溫和、熨帖的口吻不停地對她說:‘走吧,走吧,我們一起走吧,在這甜美的良伴陪伴下。’”這表示她能得救贖,在她嚥氣之時,整個家裡都聞到了一股奇妙的芬芳,共有三次。記錄這件事的傳教士安文思引經據典、結合事件,評論這種香氣是天主恩賜其得救的證明:“哪個更難得呢?是贈送給富有的、有權勢的瑪達肋納(Madalena)以藥膏以讚許和證明其華麗的改宗信主呢,還是為了一個可憐的罪女的悔改而使天主散發天堂的馨香。”

其次,逝者面容鮮活亦被認為是得救贖的證據。1618年,南京有個叫路濟亞(Lúcia)的女教徒,曾在傳教士受萬曆朝廷驅逐期間,將衣服、首飾當了資助神父,在暑天去世三日後,親戚們本來害怕她的屍體已腐爛,氣味難聞,都不敢靠近她,後來發現她的面色紅潤,彷佛仍然活著,氣息怡人,傳教士陽瑪諾評論這件事:“我們的聖教對於真正地和完美地信奉它的人,是有效果和靈驗的,會在他們身上施展這樣的奇蹟。”

再次,異象出現也表明了靈魂得救。1630年,絳州一名病逝的奉教老媼在嚥氣時,“一些人看到了是以巨型的火與閃電的形式,從她屋頂攀上天空。”1649年,福州一名叫Martha的女教徒,勤於宣教,改嫁滿人之後,住進一個滿洲兵佔領的縣城中,堅持過著宗教生活,臨死時的表現極為敬虔,將十字架緊緊握在自己手中,還囑咐子女們,在其死後,將聖物袋和念珠壓在自己胸口。還在嚥氣之前,將手伸向聖燭,讓聖火燒自己的手,一動也不動地忍受。她的遺體火化後心髒仍栩栩如生。燒了第三次後,終於化為灰燼,但是,形狀依然不散,如白雪般光潔。

傳教士採集這些發生在屍身上的異跡,並使它們廣泛傳播,用看得見的“事實”驗證看不見的靈魂得救,甚至使一些人皈依。

而這正是傳教士大量記載此類異跡事件的原因,至於事實本身是怎樣的,是否經過誇張及誇張的程度、附會程度,恐怕就連記錄者也不一定清楚,因為就連他們也未必是親眼所見,只是道聽途說,經過了許多手塑造,每一手都按照自己的想象和願望來塑造。

從屍身狀態來判斷是否靈魂得救

天主教的臨終儀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