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讀書歷史(23)

看看上一次寫這個題目的日期,真感覺很慚愧,時間很遙遠了。今天繼續起筆再寫一篇讀書故事。

我第一次知道《古文觀止》,是從三哥高中語文課本上的一篇魯迅先生寫的文章上知道的。

現在我的重茬感冒還沒有好,記憶力還有些問題,我記不起來文章的題目了,但我記得是先生反對通讀古文的一篇文章。別人都說讀古文對寫文章有好處,舉的例子就有他的名字在裡面,於是先生說他小的時候讀古文有點多,《古文觀止》讀的有點多,腦子被各國馬蹄踩的有點亂。收穫並不多。先生覺得還是要重點精讀某些人的文章,而不是隻要是古人的文章、不管是誰的文章都讀!那就是蠢了。

看這篇文章的時候,我家裡還沒有《古文觀止》這本書,曾經我也想買這本書,但是在一個小縣城裡買一本想要的書很不容易,書也許會有,沒有資料庫可以查資料,不知道書藏在哪裡,想買什麼書,不是那麼容易,說買就能買的到的。

於是,我只能把這本書的書名記在腦子裡,希望日後遇到了這本書的時候就買下來。

這是我小學時的事。

中間我上了幾年中學,我在家又看了八年的書,然後我又在密山打了半年工,2001年春天的時候,我在密山北大營火車道附近的廢品收購站裡看到有賣舊書的,以後就去店裡找舊書買,時間長了,店主讓我進屋選書,選了好幾次書,就遇到了有好書的時候。

那時候沒有手機,說不到手機支付。就是花錢都是用紙幣,我身上不揣錢,遇到好書,好書太多了,一時就拿不出那麼多錢,就得出去到處借錢,或者去銀行取錢,身上只有當天幹活掙的錢,太零碎了,太少了,花錢買書都不方便!

那時候書店裡的書都漲價了,想買一本相中的書,身上需要準備好多餘的錢。如果多買幾本《讀者》,也得事先想好了計劃,準備好錢,到時候一手交錢一手交貨。

舊書是便宜的,但是多了,手裡沒有一百多塊錢也不行啊!

那一天,我就碰上中華書局版的《古文觀止》了!豎排,繁體字!

當然還有其他的一些書!

我和店主說好了:先留一下。

我去找錢。

店主很高興,答應了,他一下子在我手裡就賣出去了這麼多的書!

我從別人那裡借到了錢,人家一聽我說去買書,人家都很吃驚:你還看書?有那個必要嗎?

是啊,我已經不是學生了!

但是,有人愛吃,有人愛喝,有人愛抽,有人愛女人,我只愛看書。

他們都願意借錢給我,相信我,我也不擔心沒錢還賬,只要幹了活兒,還賬還是很容易的。

於是,《古文觀止》就是我的了!我把一大堆書抱回住宿的租房,同租的老李驚訝不已——這是大款啊!買這些書得花多少錢啊!這些錢得能吃多少好東西啊!

拿到《古文觀止》,我真是愛不釋手,翻翻這本,翻翻那本,晚上睡覺前都要拿出來摸摸,做夢都會笑出聲。

打開書看,我知道我在學校裡也是學到過書中的一些文章的,看來選文的人眼光都是差不多的,好文章就是好文章,別的會錯,好文章不會錯過的。

只是,有的文章因為個人的情趣和立場,有的落選了,有的蒞臨其中,佔個位置,其實,名不符實。

我在學校的時候就知道寫文章的人都以唐宋八大家的文章為祖,所以,《古文觀止》中的古文也是有很多唐宋八大家的文章,就像《唐詩三百首》怎麼不多選幾首李白、杜甫的詩?《宋詞三百首》怎麼能不多選幾首蘇軾、辛棄疾的詩?一樣的道理!

我古文底子並不好,又不是做研究的人,《古文觀止》只是看看而已,再說,現在的文章也不是都需要古文那個寫法了。古人的說話方式和寫文方式和現在的說話方式、寫作方式有很多的不同,得其意就可以了,照搬無誤那就是蠢了!

我又不是學生了,不需要篇篇背誦,我還真做不到背誦的本事了!畢竟時過境遷了!當年在學校裡背誦課文的往事真是羨慕,嚮往之,但不願意效仿之了!

這套書是上下兩冊,中華書局版的沒有任何註釋,有的都是在字裡行間有編撰人的借題發揮,也可以說這就是註釋!

中華書局版的書書紙好,也給我一種印象——買書就買中華書局的書!

但是,中華書局版的圖書貴啊!

書不是不值錢,是看什麼書,看那個出版社出版的書,如果是一本好書,又是一個好的出版社出版的書,相信價值一定會連城,一定會價值不菲,不會無人問津!

比如說《平凡的世界》,比如說《二十四史》,比如說《資治通鑑》,比如說《史記》,都不會掉價的!

那些在網上喧囂說沒人看書的人都是在賺人眼球,你店裡沒好書,人家自然不去你店裡買書看書了!

如果我要賣書的話,我相信我的眼光,我選的書都會賣出去,一本都不會剩!

不是愛書人、不是看書人,就不要開門賣書!

《古文觀止》這套書因為是古文,寫法、說話都和我的說話、寫作方式不一樣,我看的不是很多,我看古文都是在別人的文章裡看的,沒有單獨看過古文書,比如《昭明文選》,書,我有,但沒有多次看。

《古文觀止》這套書我帶到了濟南,中間搬過許多次家,但這套書一直沒有失落,一直壓箱底,這套書是我的藏書,一直藏,看的次數不多。

我在中山公園舊書市場,也看到好幾次這樣的版本,但我只買了一套回來收藏,別的都沒有買。

買的書書紙不好,但製作還算精良,還算可以,我就買了。

《古文觀止》別的版本我也買了,因為有註釋,我會時不時翻翻,看看,想想舊事。

《古文觀止》我看的很少,但是我買了不少不同版本放在家裡,沒事的時候,翻翻書,翻到了這本書,我就拿出來看看,有事了,就放下,出去辦事,反正書都是我的了,又不是學生,必須要有一個什麼結果,看書就是消遣,就是隨時補充知識儲備,不用那麼斤斤計較。

學習,就是要時時刻刻的學習,而不是當做敲門磚,用完了就扔了,那樣讀書一點好處都沒有。

現在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我都不知道這套《古文觀止》壓在哪裡,但我知道這套書我是藏著的。

雲深不知處。

我的讀書歷史(23)


我的讀書歷史(23)



分享到:


相關文章: